一般来说,李白和杜甫这对双子星中,杜甫的律诗更成熟也更出彩。李白的才情受到世人的欣赏,如果把李白的诗歌比作西瓜,李白的古体诗就是清甜水润的西瓜瓤,李白的律诗就成了西瓜籽,没有西瓜肉那么多那么清甜,但仍然可以播种种出下一代西瓜,对后世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但是在律诗真正成熟稳定之前存在变例。李白的很多律诗很明显需要被纳入变例之内。当然,我依然保持之前的看法,李白律诗写的少与存在变例的原因或许有律诗的格律此时还没有完全普及与严格,但是应该还有李白本身更喜欢潇洒不羁地挥毫写古体诗的个人选择。
(一)失粘的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入选了《唐诗三百首》当中,我想这首诗应该算是李白律诗中优秀的代表作,但是我仍然认为其与律诗的要求有不一致的地方。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开头两句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凤凰台上凤凰在游飞,但是现在凤凰台已经空却,只剩下江水空自流淌”,这种今昔对比顿生时光消逝世事变迁的历史感。凤凰作为一种祥瑞的代表已经不在,自然无情而盛世不在的沉重叹息由此叩开读者的心怀。此后两句进一步阐发自然无情世事变迁之感,曾经被评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国孙权,晋代数风流人物都已经沉睡于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但花草依旧。颈联李白不再慨叹古事,他把目光再次投向大自然,让人们从历史的厚重中走出,与自然风光相融,将律诗的情绪节奏放缓,这是李白律诗这一处转的巧思。在尾联李白将目光转向政治,他化用了陆贾《新语》中的“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我们从他的尾联中看见李白深厚的国家忧虑。诗至此处前句对自然无情世事变迁的历史慨叹变得更具现实意义。尾句“长安不见”内含远眺之义,既与题目遥相呼应,更把无限的忧思再次融于水天之景,从而使得全诗情景交融,情内见景。
但是这首律诗仍不严谨,存在两处失粘。第二句与第三句“去”和“宫”失粘;第四句与第五句“代”和“山”失粘。
(二)七言律诗《渡荆门送别》
这首律诗在我的心中也很有地位,不仅是因为它格律严谨,还因为它让我看见了年轻的李白初出家门游历山水的灵魂,是一首非常具有少年感的诗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青年诗人开笔破题写自己离家出游,已经离开荆门准备进入楚地。诗人笔下的镜头随着船只漂流的路径变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短短十个字视角流动,其中“随”字将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随着船过荆门一带逐渐变成平原旷野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流动感。一个“入”字更是写出了长江奔流、荒原辽远的开阔之景。颈联巧用比喻和想象,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将江水上变幻无穷的云气想象海市蜃楼,镜头由远及近,由原本开阔宏大的景物描写切成是长江近景的描写。尾联是青年李白对故乡的清新告别,将故乡的流水人格化,予水以情,将江水奔流看成故乡对青年出游的志子的一次不远万里的珍重的送行。虽是写水实为写人,青年李白对故乡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虽然这首诗在和故乡告别,但是这首诗清新飘逸,丝毫不含儿女情长与纠结犹豫,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心怀壮志、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憧憬的青年游子初出茅庐的兴奋。这首诗人、景、情浑然一体,意境高远,景中生情。
李白创作的律诗在他的所有创作作品中占比相对较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遗世作品中看见他对律诗的探索。而他的作品也不断地提醒世人:文有常法,文无定法。优秀的作品背后一定有鲜活的灵魂,读者们透过作者的文字已经看见他看到的世界的影子。而李白世界的影子是什么呢?我想是一袭白衣的翩翩少年。
(一审编辑:孙万枝)
(二审编辑:邓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