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有关李白古体诗的感悟(一)

来源:作者:22级 莫雯
时间:2024-11-09 21:53:01点击:

当我开始走向李白,就有一个声音响起来:“李白很喜欢写古体诗。”这个观点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带着李白那放荡不羁的身影。相比于近体诗对于音韵、格律严格的要求,古体诗的用韵比近体诗宽松不少,杂言古诗甚至可以不遵守格律,也不需要每个句子字数一样多。我想,这样一个浪漫自由的人,他一定是更喜欢这样潇洒的方式表达自我。后来我查询的资料也确实证实了我的这一点,在李白的创作生涯中一共有1053首诗歌传世,其中五言古诗477首,占其诗歌创作的40%。

“五言之兴源于汉,注于魏,汪洋乎两晋,混浊乎梁陈,大雅之音,几于不振……唐兴,文章承陈隋之弊……李翰林天才纵逸,轶荡人群,上薄曹刘,下凌沈鲍……”《五言古诗叙目》中对李白的五言古诗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李白从来不是一个退隐避世、消极待时的纯粹文人,在他的古体诗歌话语里,他超然的才气裹挟着生命的澎湃慷慨奔涌在汉魏古体诗浑朴的艺术风貌中,他思考着自身命运的同时眼光从未从当时的时政利弊离开。

李白的五言古体诗中最典型的例子应当是《古风五十九首》。这里选取《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作为赏析例子。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里诗人叙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沉迷于追求长生不老的成仙之道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的典故。前六句描写秦始皇称霸天下的恢弘局面,极写秦始皇征战天下的勇猛果断,首句的“扫”空“六合”,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其后使用“虎视”一词更将秦始皇的“猛虎攫人之势”浮雕式地显现。紧接着顺势破竹,“挥剑决浮云”句中秦王拔剑一挥则天下大定,一个“决”字使得秦皇的杀伐果断与沙场驰骋的形象跃然纸上。“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更是通过“自天启”与“驾群才”秦始皇的统一天下说为上天赋予的超群的能力。

可是读者还没从李白描写的豪杰的英雄气概中的赞美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志得意满地巩固斩获的天下成果中走出来,李白就已经急转描写秦始皇铺张荒淫、不顾民生的状态。这种反跌之笔带来的舆论与遗憾洪流般覆没之前的功名赞扬,即使心中已有相关史实的印象,也会被这份突转惊叹。后半段李白描述了秦始皇大发徭役兴修阿房宫和骊山墓,借其一边寻求不死一边大修陵墓的行为极写秦始皇的挥霍恣肆与欲令智昏的内心世界。但即使是史实的描写,李白依旧通过夸张的语言使得秦始皇射鲸充满奇幻的色彩。“赫然浮现海面上的长鲸好似一尊山岳,它喷射水柱时水波激扬,云雾弥漫,声如雷霆,它鬐鬣张开时竟遮蔽了青天。”诗歌的最后寻仙的少男少女最终未归、秦始皇的遗体长眠骊山脚下的深土,这份平静的结果的叙述反而更加凸显这份瑰丽和奇特,并将前诗大开的气势彻底盖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叹息。

从这首五言古体诗中我们可以看见李白遣词用句的浑然天成,这份气势和浪漫主义洋溢在李诗,即使是一件非常常见的古事,李白进行再创造依然可以为其镀上一层奇幻的色彩,仿佛我们看的不是一个历史故事,而是一卷色彩鲜艳的壁画上记录着的让人敬畏惊颤的传说。历史题材的古体诗用历史典故作为诗歌主要内容的确典型,但是这首古风内容做到了忽翕忽张、具有动荡开合的气势,读来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它带着着《过秦论》般铺张叙事后极致的遗憾规劝时人,读者自然会想到当时由原本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变得骄侈无度、迷信方士妄求长生的唐玄宗。

李白在我心中的形象常常是先进的古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白他激进、夸张、放荡而不羁,但是当他冲到时代的前面、冲到理想的面前,现实的镜子里照映的是他儒道交融的身影。这份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精神必然是古的,而这份古的传承,自然质朴,因而令人感动。

(一审编辑:陈早)

(二审编辑:蒋鑫)

上一条: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下一条:写作与真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