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围城》时,我正处年少时节。某个夏日的午后,我闲来无事,从书架上翻出未拆封的《围城》,兴致勃勃地看了一下午。当时懵懂,只将故事情节看了个大概,甚至人物都记不清楚,自然不觉其中深意。如今再读,书页已经微微泛黄,而我也从只会看故事的小孩,变成了想要读懂故事的人。
虽说重读感悟深刻许多,但我仍觉得自己对故事还是一知半解。尽管如此,还是想就自己总结的两个关键词,依依来谈论我的感悟。第一个关键词是:苦难。纵观《围城》中主人公们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方鸿渐生活懒散,拿着假的博士学位归来;追求唐晓芙却终于不大不小的误会;在三闾大学里,因权术斗争,落了他人口舌后被辞退;与孙柔嘉潦草结婚后矛盾不断,引得其离家出走。苏文纨海外博士归来,本心高气傲,最后迫于利益杂合与曹先生结婚,变成走单帮贩私货头子。赵辛楣一表人才,有钱有前途,却追求苏文纨而不得。书中的他们都在遭受人生中的苦难,或大或小,每一次面对苦难的选择都改变着他们的人生。想起《黄金时代》中的一句话“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不仅仅是书中人,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具有苦难色彩。当今社会中,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依旧存在,富裕的人抑郁症也常发,可爱的面庞也许会有更多魔爪伸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而学会与苦难和解是人生的必修课。巴尔扎克曾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既然无法避免苦难,那我们就伸手迎接它。面对不如意,我们不必过分在意,也不必步步退让,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做最好的自己,让苦难成为生活的调味剂吧!
而第二个关键词,也就是书的题目:围城。书里很经典的一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变迁,他们从一个围城里逃出来,又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另一个围城,如此反复。好比主人公虽然自知身处围城中,却胆怯懦弱,遵循既定的命运,只做着自己徒劳的思想斗争,最终结局悲凉。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是围城,只不过钱钟书先生将30年代的围城具象化了,从而刻画出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我们生活中的围城却是无形中包绕着我们的。从最初的牙牙学语,到如今成长为一名大学生,再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这堵围墙会一直伴随我们,变化的是构成围城的现实映射,而不变的是也许永远无法摆脱的围城。也许是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也许是来自父母亲人的压力,也许是学业的不稳定,也许是社会的激烈竞争等等,我们被禁锢在这堵无形的围墙里,失去了精神上的自由。
方鸿渐、苏文纨以及这本书中的所有人,谁都没有走出围城,但我却想探寻出路。很幸运,在阅读《围城》的整个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我想起《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练功时达到的无我境地:心已经完全化为无,空即为无。看似高深,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达到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状态,才能练就好武功。面对“围城”,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因为它的存在而心烦意燥,扰乱自己的心绪;要坚定自我的内心选择和目标,进而专心地朝着方向前进。这样,我们才不会在还没抵达围城的出口前,便被街上关于围城坚不可摧的流言吓退。接着走出围城,还要靠我们对本心的追求。“心中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揭示了“要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知,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的道理。其实“围城”围住的是我们的本心,只要心中无山,万山可移。如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场“无所待而游无穷”的逍遥游,也是强调超脱万物,绝对自由。因此,跟从坚守本心,勇于承担自己的生活,围城也就围不住我们的精神。
电影《奇迹男孩》的结尾说:“每个人都在和人生苦战”。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在围城内外进进退退,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法做到走出围城,但至少在当下,我们依然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心中无围城,只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足矣。
(一审编辑:邓智玲)
(二审编辑:唐湘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