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斯”“是”之辩背后的问题探析

来源:作者:21级 陶蕾
时间:2023-11-17 11:10:17点击:

摘要: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争辩至少涉及古籍研究、教材出版、大众记忆三个领域,经多方面考证,正确的版本应该是“天将大任于是人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斯人”呢,“斯”“是”争辩意义何在,本文将从原版认定、讹传原因、争辩意义三个方面来探析隐藏在“斯”“是”之辩背后的问题。

键词:“是人”;“斯人”;原版;讹传原因;争辩意义

近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初中课文中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人们普遍认为原文应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许多媒体和专业人士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

不可否认的是,“于斯人也”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也存在,如宋代《壁水群英侍问会元·卷之三十一》:“诚以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元代王恽《克己斋记》:“仆为之说曰: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甚至还有其他“于其人也”“于圣明”等,但我们必须明白这只是古人写文章时引用更早的古人的文章语句的结果。就像韩愈《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对《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引用一样,这种引用没有严格的学术规范,不必说明,或直接,或间接,且具有普遍性。

因此,“斯人”还是“是人”,最权威的答案应该从原始出处中寻找。这句话本出自《孟子·告子下》,绝大多数权威古籍用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如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注)等。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开成石经》刻的也是“是人”,需要说明的是,《孟子》一书在唐代地位并不高,直至南宋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四书”,成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它的地位才凸显出来,并于清代被补刻进《开成石经》,所以可以确定清代之前官方认定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既然正确的应该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那“斯人” 的出现原因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深究。

在秦汉以及之前的古文里,“斯”“是”都有“这、此”的意思,且用法相近。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已有假借为“这、此”之义的“斯”字,如《大雅·抑》:“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论语》中也出现过很多“是”作指示代词表“这、此”的例子,如“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是可忍,孰不可忍”“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等。这说明在当时的大语境中,“是”和“斯”没有互斥关系的,可以表示同一个意义。再将范围缩小一点,《孟子》一书中既有用“斯”来表示“这、此”的如“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也有用“是”的如“是心足以王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就容易让人混淆,且到了现代汉语中,“是”常常作判断动词、副词和表“存在”意义的动词,“斯”则较少单独成词,更多的保留了文言色彩,人们在头脑中便会不自觉地判定“斯人”比“是人”更文雅,形成一种刻板印象。

一个词的频繁出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记忆,“斯人”的误用与人们接触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斯人”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如“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等,人们的生活中也常有“逝者如斯”“斯人已逝”等类似的话语。另一方面,这与学者及其他资料的误用也是有关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50年版修改本)一书中就把“是人”写成了“斯人”。作为一部论述党员党性修养的著作,它的阅读者自然不少。虽说1981年重新修订时又将“斯人”改回了“是人”,但中间有近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不能准确预估它的影响,况且这种现象不是单独存在的。加上社会上网络上很多人士使用这句话时可能不会求证原话,只是凭记忆随意使用,这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流传开来了,随着假信息增多,真信息也就被淹没了,一个之前从未接触到这方面信息的人很有可能初次接触到的就已经是被扭曲的信息了。

此外,在网络传播时代,影视剧以及输入法各种大众记忆产物远远超过课本、古籍的内容。很多影视剧在引用古文时都会出错,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就曾出现过“斯人”,而在《少年包青天》等热门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表述。

或许有人会说“斯”和“是”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没有必要泥古不化,咬文嚼字,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跟的,汉语博大精深,历来文人都注重文字推敲,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且古代汉语中存在很多一词多字的现象,若是随意替换,经典还是经典吗?一场“斯”“是”之辩是一场文化学术的集体讨论,更是公众对考据传统和求是精神的传承。

这场争辩对于如何传承文化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保持敬畏、认真的态度,让教材编写贯穿严谨,让文化传播承担起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应当再次把目光投射到“孟子”等一大批先贤圣人的典籍之中,将每一个字的意思和词的涵义理解透彻,在咬文嚼字中品味其中的深妙,在反复求证中探索其中的真意,让先贤圣人的智慧、精神、品格、操守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审编辑:邓智玲)

(二审编辑:唐湘茹)

上一条:千年古郡的那抹英雄红

下一条:心中无围城,围城不可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