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十一这个拥挤的日子拜访桂林,匆匆一瞥,而今回味竟然忘了大半,我甚至记不得总共去过哪些地方,但有些记忆,我想会终生铭记在脑海。向来没什么逻辑,我只是将记忆的片段联缀而已。
太闻名的地方总会烙上商业的痕迹,有些古老的街巷被改造得商业气息太浓反而没了感觉。亭台池榭,河底油油招摇的水草,古典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哪里都能买到的物件,不一样的感觉却触动不了内心。比如秦皇宫。倒是见到了临水文昌阁,隔河遥遥一望,极明瑟之致,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星云灿魁斗,钟灵处定非偶然。
都说大圩古镇无感,相比秦皇宫我倒是更喜欢这里。百把年的历史建筑仍然留存,仍有老人居住于此。爬满时光的沧桑建筑里堆放着平日难得一见的老物品,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照进屋里的阳光下望着门外来来往往的游客,一动也不动,恍若一幅逼真的画,时光静止的错觉。沿着坑坑洼洼的小路走入巷子深处,在门口闲置的藤椅上轻轻坐下,万分小心,就怕惊扰了时光。窝在藤椅中,孩提时代的记忆浮现眼前,仿佛听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呼唤声,童年,一去不复返,不算是怅惘的叹息悄然滑落唇齿间。
夜宿阳朔。震撼于山峰与街道相融合的景色。有种住在山里的感觉,但又不是被绵延的山围住。很平常的建筑,一抬头蓦地就能发现一座不算高的陡然山峰,尤其是在夜晚,各色灯光不小心眷顾了那些山峰,流光溢彩,惊叹万分。都说去了阳朔就要去看看西街,老外钟情的西街,那就去吧。站在高处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在赶集,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有种念头,其实老外是来看看中国人人多是个怎样的光景吧,说笑了。转入少有人至的一条小街,夜色中的柳枝轻拂水面的浮光,坐在石头上看波光里的月影,隐隐听到谁在吹埙,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缠绕在记忆中挥之不去。
漓江,漓江,千盼万盼,从小学时语文课本中粗糙的插图中走来,她终于在我身边,那么近,那么不可思议。十里画廊,漓江之美,我不介意用最华美的词语赞叹,怎奈何词穷。远处的山峰层层叠叠,深深浅浅,偶尔山腰一抹白,总有种行进在水墨画中的感觉。满眼满眼的山,近的苍翠,远的,像极了古代女子双眉的颜色。各异的形状连在一起,加上人们丰富的想象,各种名称跃然眼前,睡美人,鸳鸯吻,月牙湾……一不小心被竹筏子激起的浪花溅了一身,拉回漫漫思维,低头一瞥,深绿如浓汤,又宛若游在一片会动的翡翠石上。一抬眼,这翡翠石又换成了反光镜,晃得人眼花不能直视又按耐不住而呆呆地盯着它看。漓江,你怎么就这么美,让人不由痴,不由叹,不由忘了时光忘了自我。
来了这沾了点热带风貌的桂林,就不得不去看看溶洞,这被各色灯光装扮得色彩斑斓之地,这处处泛着水光的地方,千万年岁月才得以形成的景象,失敬了。相机都留不下你的美。这感觉,这颜色,这形状,只能留存在脑海。无怪乎很多人推荐说,如果有机会就一定要去看看喀斯特地貌,果真名不虚传,果真不枉此行。只是这形状,比起漓江畔的山群更考验一个人的想象能力。
如果说漓江给我的震撼是山水之静美,溶洞给我的震撼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色彩交错之美,那么这儿,聚龙潭上某座山里的人们,则是给我内心深处的一种敲击。图腾古道,甑皮文化,距今12000-7000年。感谢历史遗留了2000余先民在这个时代,让现代人得以窥见自己的婴幼儿时期,这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虚幻了的场景,真真切切呈现在眼前,古老的歌谣,古老的舞蹈,古老的仪式,一阵一阵敲击着灵魂。是该感谢历史阴错阳差的遗留,还是感叹与时间脱节的悲?出了寨子,恍若隔世。
桂林,匆匆一瞥,看不尽你的美,倘若有机会我定当再次拜访,因为就仅仅是这样匆匆一瞥,就足够让人倾心,让人难忘,让人不忍离去。
(此文获第二季“文学院在线携手红网”大型征文活动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