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怡:心之所向 甘之如饴
【人物简介】:杨心怡,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19级学生,中共党员。曾担任校青年传媒中心新媒体部副部长、文学院朝暾文学社理事、文学院2019级资助助理等职务,担任文学院辩论队队员,参与校级官媒“湖师小团子”的运营,并主编朝暾文学社年度社刊。曾获得团中央202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报道团队”奖,戏剧作品获得“戏剧中国”2021年度话剧类潜力剧本奖,摄影作品入选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本科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得校级三好学生、百优共青团员、十佳学生干部、优秀青年传媒干部等6项荣誉称号。在《安徽文学》《青年文学家》等省级刊物发表过文学作品若干篇。现已保研至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意写作专业。
(通讯员 刘佳妮 蒋梦薇 冷冉)当树枝再次萌出新芽,被雨水冲刷过的鲜花更加艳丽,惊蛰雷鸣、万物复苏。在这个春天,迎着温柔的春风与和煦的阳光,最绚丽绽放的花朵是杨心怡的梦想之花。
【厚积薄发,别具匠心】
因为自身的热爱和他人的启发,杨心怡很早就明确好自己创意写作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多读多写多练,不是有一句话叫,‘无他,唯手熟尔’嘛。”当被问到自己写作的经验时,杨心怡这样回答。写作对于她来说就像是人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这样自然而然的事,只要有感触有想法,她都会坚持写下来。平日里,她也大量阅读经典大家。几年积累下来,她的作品总字数达到了惊人的十万多字,读过的文字数不胜数,这些小小的文字汇聚起无限的能量,推动着她驾驶船儿离梦想的大陆越来越近。
杨心怡还乐于创新。在科研选题方面,她喜欢选择新颖的题材来挑战自己,喜欢研究发现新视角,或是自己创造新的命题,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善于陈中出新,让朽木开花。
她是善于默默积累的智者,也是乐于创新的勇者。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杨心怡的内心如花木一般,存有浪漫,“故事的本质是生活,”她说,“所以我一直也追求生活的丰富充盈。”在学习之余,她参加过很多实践活动、各类比赛还有担任各种职位,去到许多地方旅行游玩,喜欢拍照记录生活;而对于写作对自己的意义这一话题,她也有自己浪漫的理解:写作是生命中不可缺乏的事物,是一个目标,也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通过写作,能给世界留下或多或少的东西。
同时,她的内心又如花木般永远追随阳光,当问到失败,她大方从容地谈到她也失败过很多次,比如投稿失败,和很多人不同的是,她一直坚信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一次次的失败正是积累经验教训的好机会,只要自己更加努力,成功的机率一定会越来越大,所以她不惧怕失败,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以最好的心态迎接未来,像小太阳一样乐观积极。
她这如花木一样浪漫而向阳的心,温暖着她梦想的种子,为实现梦想保驾护航。
【坚持不懈,立身行己】
“一直想感谢自己能坚持走下去,想感谢无数个自己坚持下去的瞬间。”杨心怡是这样回答“在大学中最想感谢的瞬间”这个问题的。保研绝不是一帆风顺,有人在漫长的保研之路上倒下,而她选择永不言弃地奋斗,坚持到底。她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小习惯:每天坚持记备忘录来安排一整天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行事,以此促进学习生活的效率变高。
随着大学时光的流逝,杨心怡发觉在大学环境中自己是非常自由的,她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样几乎没有外界约束的环境下依然能做到严于律己,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放纵自己。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当日事当日毕,当接到一项任务时,她一定尽量在当天完成,就算截止日期不是当天,她也绝不拖延。
她坚信着坚持和律己的力量,而坚持和律己也给了她巨大的实力去实现梦想。
采访的最后,杨心怡送给学弟学妹们的话是:“珍惜光阴,勇敢尝试,多多积累。”她在宝贵的大学生涯中一直坚定着自己的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也甘之如饴,她的汗水滋润着梦想,她的勤勉浇灌着梦想,梦的花朵也终于迎着徐徐春风越来越嫣然美好。
编辑:谭星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