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于美的巡礼中品尝“三味”

来源:作者:20级 何芊慧
时间:2023-06-26 11:12:29点击:

美是面向未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条漫长的时间线上,美的形式层出不穷,有如商时青铜文明,秦时理性启蒙,楚时浪漫洪流,汉时拙朴文化...它们在各自的时间点上各显姿态,风格迥异,异彩纷呈,从鸿蒙之初再到明清之末,站在现代这个时间点上的我们就好似观赏了一场历史开办的美的巡礼。但仅仅作为旁观者,是无法体会到这场巡礼的珍稀的,走近美,走进美,品味出一番意味来,留给未来以余地,才可以真正的有助于美走向未来,人能够认识自我,人类对统一共通的愿景才可以得以实现。

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提出的诗词有所谓“三境”,宋元山水画也有其“三境”,我将我的阅读感受凝结为自我审美的“三味”即韵味、鲜味、人情味,它们源自书,但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吸取了外界的因素。没有曲解了先生的本意,就是我最大的希冀了。

审美三味其一:韵味

韵味是隐秘的、含蓄的,如中国古典语言艺术一般,藏在外在形式之下,若不去真正揭开面纱,则永远不能体会其芬芳。

它可以是浓郁的,沉淀在原始龙飞凤舞的图腾之下,成为一种崇敬自然,畏惧未知的庄重。去观赏一个图腾,便是站在一个氏族最为神圣的代表的面前,去品味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的积淀。在这样的过程中,好似能听见来自远古时期的声音,他们敲击下自己的标志,成为了后人眼中的文化历史。曾有“人面鸟身,践两赤蛇”之言,这是作为蛇的夸大与神化后的“龙”与作为鸟的重构与神化的“凤”的两派相争,而久远的原始时代也因这龙的飞舞与凤的盘旋重现出活跃—— 凝结着原始人的信仰与精神的图腾已然成为了原始文明的代表,蕴含着原始社会特有的韵味。流动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变换的图形,各成其态,半坡期的蛙状憨态可掬,半山期的拟日纹已有了太阳图式的雏形。我曾在湖南省博物馆遇见了辛追墓的T形帛画,画中充满了神奇怪异的意象,金乌栖日,嫦娥奔月,强烈的神话浪漫主义气息扑面而来。它正与原始的图腾遥相呼应,一张汉代墓室里的T形帛画却蕴含着原始的幻想与追求,这种一拍即合,穿越时空的传递继承又为这种韵味增添了几分超脱之感,让人慨叹,也让我沉迷于这种言不尽,道不完的神秘感觉之中。你我都能从那无穷的想象的背后,发现蕴藏于表面之下的是原始人对自然类似“求天祈雨”的崇敬意识,奇异的表象底层深埋了人类对未知的害怕恐惧,这些意识观念凝聚为曲折的线条,拙劣的模拟,在这一起始阶段,飘逸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超脱性。

再沿着时间走到了夏商,韵味又变化了形态,附着于狞厉的青铜器物与灵动的文字艺术之上,转而成为神秘的崇高感、压迫感与生动的生命感、力量感。各种卦书、卜辞兴起,不成体系的礼仪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规范,这种巫术礼仪俨然变为了文化工具。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青铜工艺品被赐予形态怪异,恐怖惊骇的纹饰,一抛之前图腾所具有的原始纯朴,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压迫感与刻意拔高的崇高感。艺术的崇高,是一种需要克服人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才能感受到的间接的愉悦感,青铜器上狰狞着的怪兽是未知,是一种无法把握住的表象,给人带以力学的压迫,力量的冲击迎面而来。近距离去观赏商代时期的人面鼎,虽有人形,却已换上了肃正的神态,给人以真实的压迫感,不敢在其面前言说不恭。我能看到这个时期锻造出的饕餮保留了原始的拙朴,有着粗糙的线条,但我也能看到一个有几分人的模样却狰狞着面目的动物在向我吼叫,这是张狂与暴力,是宗教中具有暴力色彩的一部分。但我无法否认,在这样一个面临着争夺斗争的阶段,这些所谓可怖的青铜器却凝聚了独属于这一时代的韵味——神秘又崇高,威吓且压迫,与命运、历史对抗的力量。同样承载了这样的使命的是那一个个线条——文字。在现实的考据中,你能看到,可能是因为需要镌刻在厚实坚硬的青铜器壁上,此时的文字具有一种其他时代可能鲜有的力量感,一撇一捺都显示出刀工的凌厉;可能是因为其承载内容的庄严性,文字也更显得庄正、有力,一笔一划构成了严正的字体结构。这些线条如同音乐一般,点圆是停顿的节奏,横竖是起伏的韵律,它们便在这种音乐美之中给人带来形式上的愉悦感。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些线条也逐渐地被固化为了规范,从而成为了往后长久不息的线条文化中的一部分。从文字的一笔一捺中,我又能窥见这个时代的另一种风貌——活跃的灵动感、运动感,迸发的生命感、力量感。

兜兜转转,时代更迭,韵味又萦绕在了唐朝的诗词文赋之上,此时此刻,淡淡的是隐世超脱,豪放的是吐纳百川,沉郁的是关怀民生,绝望的是放浪形骸,温婉的是沏茶品酒...且杂且不一而足,韵味也便不能全然概述,就随他们一同在诗境、词境、曲境中徜徉吧——接近初唐,你能感受到少年般的朝气与青春迎面而来,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赏析的《春江花月夜》一样,对时间的哲理思考化为了“尚未涉世的这种少年空灵的感伤”(李泽厚《美的历程》),再变换为建功立业的壮志,这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歌唱,为个人的勉励而迸发。理想的盛唐,素有”盛唐之音“一说,原以为是约定的俗称,但只要看见那条诗与乐交联着的纽带,这样的说法便成了巧称。异域的来访,文化的交流,唐朝拥有着无数现代人都渴望的繁荣,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配合唐朝的诗词文赋合而为乐。去倾听“秦王破阵”、“霓裳羽衣”,在想象的空间里,有身形在舞动着,舞者在踩跳着节奏,与此同时,甚至能于梦中听见乐班吟唱着如韵律般美妙的乐词,这种浑圆给我以宏大的诗乐美的切身感受——先天的联想串联起音乐的旋律,点缀着一个个的意象,身形是虚幻,但感觉是现实的真实。可惜中唐、晚唐,他们已不再显示出原有的超脱与豪放,转而沉郁,以至于绝望。处于乱世的唐朝,显然在原来华丽的外壳上划了几道狠烈的伤疤,风格突变的背后是一个个悲伤的灵魂。有杜甫沉郁于心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关怀包容,有李商隐感叹的“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悲哀无奈,还有白居易竭力刻画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残酷荒唐。于文人笔墨之中,可品尝出人间百态,一段朝气,一段豪迈,一段沉郁,一段末日之淡漠,韵味就这样萦绕在齿间,冷暖盘旋在心间。

审美三味其二:鲜味

古人曰:“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诗)清淡的欢愉是真正的味道,需要一段短暂的与现实世俗的脱离,去撷取美凝聚而成的露珠,在清淡中浸润着真正的欢愉——这是我阅读书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但是,身处于资本文化冲击的时代,一些现代的产品的出现成为了文化的“利用者”,他们借以文化名义进行商业的引诱,攫取资本的同时暴露了其作为“文化对抗者”的本质,让我在书中习得相关的美的观念的同时,切身品尝到了跨越时代,清新淳朴的鲜味,留下的余味却促使我转身后不断进行审视反思,在否定中重新认识。

鲜味是一种在与现代怪奇扭曲的神话、奇幻影视作品的对比下,感受到的来自楚汉奇幻想象的浓淡适宜的浪漫。很多由现代商业推动的影视作品都刻意接近具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如电影《封神传奇》、电视剧《上古情歌》等,他们都是根据神话小说或者古籍改编,但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与真实的神话相差万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破坏了原始神话所具备的历史底蕴。奇异的服装,怪奇的面饰,似乎不需要考虑整体形态的美感,只要满足“人面鸟身”、“状如马而白首”(《山海经》)等这些语言的描述即可,这就算是“符合原著”了。在为了获取票房与流量的时候,这些“文化工作者”却忽视了语言的含蓄性与形象的真实性的差别,对神话背后的内涵不加以深入的探索,才会导致“神不神,鬼不鬼”的后果。我想回到书中将真实历史还原。楚汉这样一个浪漫洪流涌动的时期出现了屈原、宋玉等名家,又拥有着极富有想象力的汉赋,拙朴之美尽显的汉雕,充满动态美的汉画,原始神话中那种传统浪漫与这一刻相连结,不是怪异,而是奇幻。《离骚》吟唱“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的是一位不容于时的高洁之士,他有着理性的觉醒和人格高尚的情操,“琼枝”“幽兰”“芳草”等优雅清新的意象成就了意境的美感,又引领了现实的时尚风俗,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汉大赋、汉小赋中瑰丽的辞藻成宏大之气象,“溃渭洞河”“控引淮河”“神池灵沼”(《两都赋》)信手拈来,夸扬现实,奔赴飞腾着的想象;雕塑古朴,却因粗糙与拙笨沉淀了历史的厚重感,从幼稚的线条构图中盛开出生命之花...这种浪漫是天真而狂放的,既继承了远古时期的传统想象之纯朴,又激发了关注现实,与神仙同乐的审美趣味,满目琳琅的意象给予我以神仙世界的新意,不再局限于恶神恶鬼的“奇世”之中,捡拾资本蚕食后的残碎。

鲜味还是一种推翻现代流行的男女情爱,恩怨情仇的滥制套路之后感受到的理性之美。现代的明清剧聚焦于什么题材呢?最流行的莫过于宫斗剧、家庭剧,大部分拥有着相同的套路,好似是相似的情节,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朝代,重新配置了一套服装而已。这样同质化的影视作品给文化带来的破坏便是固化观众对于明清时期历史的刻板印象,将他们的目光都凝聚在历史长河中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物情爱上。《红楼梦》、《桃花扇》等作品的确是以人物的爱情故事为主,可与当代影视剧不同的是,人物之间的爱恨离愁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人物最后的悲剧结局直接揭露了社会黑暗的现实,将矛头指向对一些不公的现实的批判,这才是他们作品的内核,这种极高的文学价值是当代的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短短三句话,却刻画了一个人从功成名就到狼狈落场的人生轨迹,这种人生空幻之感和浓郁的悲剧之美,读者可以从文字的纹路之中体会到一种似有似无的惆怅,继而,回过头去理解那一段时期的历史。明清市民文艺的这种批判现实的倾向深受当时的理性启蒙思想的影响,因此,与社会黑暗抗争,与禁锢对抗的人性光辉在这一刻闪耀着,而现代明清剧对这一闪光点的忽视在我看来是很可惜的,这并不是要贬低爱情,否认爱情的价值,而是作为文化很深层次的一部分,人的觉醒,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也是需要被注意到的一部分,甚至在泛娱乐化的现代显得更为重要,更有作为警铃的意义。目光狭隘于商业利润只会使文化引诱的价值增殖,而不会带来文化审美价值的重新发掘。只有重新拾起真实的历史,拿起真正的文艺作品去品读,才能感受到心灵滋生的鲜味,它是水到渠成的,不需要矫饰,不需要披上其他性质的外衣。

审美三味其三:情味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严谨地按时期时间线来展示每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美的形态,其实,我也从中寻找到了一条有关于“人”的线索,那是一条从启蒙到成熟,从卑微到抗争,从疏远到亲密的人世长河。我将从这条河流所汲取到的水珠称之为“人情味”,可以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初次建立时的陌生,也可以是人与人关系成熟时的亲密,还可以是人与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起追求一个目标的认同。一切都将跟随“人”的脚步,去再次经历一遍人类自我锻造的“美”。

原始鸿蒙,万物苏醒,人并没有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而是与动物、植物等外界融为一体。“人”,在这一段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出现。我们能够窥见“人”的,是在图腾文明之中。图腾对于外界物体的模拟,神化的色彩,神话、传说的相继出现,已逐渐从这些形态中显现出了人的影子,但人此时的姿态是敬仰自然的,畏惧未知的,是自我将万物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最原始的姿态,“它”还是颗有待萌芽的种子。再到封建社会的建立,人占据了主要的舞台,但依旧没有抛弃原始的神话传说,继承了巫术礼仪,依旧崇敬神灵,探索未知。惊骇的青铜工艺品上依旧萦绕着神秘的色彩,“人”依旧被“天道”所压制着,直到有一日,迎来了一股时代的思想潮流的冲击。

春秋战国,世代剧变,百家齐起,各自张扬着自己的旗帜,这时候,人已经成为了主导者,各种经过人脑思考后凝结的思想进行激烈的碰撞,有“仁”者,有“兼爱”者,他们转而关注于人本身,摆脱巫术宗教的传统也成为了这场理性思潮的目的之一。这里产生了影响力极深远的儒家、道家,他们的思想主张将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这个时期,人成为了观照的对象,人生观、价值观加入了这场理性的斗争,在口唇相争中得到发展与完善,如何成就自我成为了很多人的毕生追问。无论是“本立而道生”的务实还是“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超脱,都是个人的选择,自我选择存在的方式。

楚汉时期浪漫色彩再次成为主流,但是此时已经不再是照搬原始的神话观念进行呈现了,而是依旧将所谓“人”纳入其中,人与神相望,虽有距离,但各自欢愉,天上地下皆可同乐,生趣盎然,就如汉时的山东嘉祥画像一样,人不再孤立,不再以下跪的姿势面对所谓想象出来的神灵。“人”并没有消失,它也将在时空的迁移,社会的变化中逐渐积蓄着自己力量,达到高潮。

魏晋时期是“人”这一观念意识显现的高潮。门阀乱世,许多才子佳人深感世事不公,纷纷走向了绝望的境地,在深渊边品味人生百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人们吟唱的都是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诗词,追求的都是建立在宏大的人生观下的理想,悲叹着人生如梦,时时刻刻都向外倾泄着最真实的情感。“人”是觉醒的,与现实对抗,质疑所谓权威,而肯定自己的人格价值,不用寄托于神灵以求平安,因为现实中已经看不到希望。当人开始质疑,开始摆脱原有的拘束,就是开始在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重新探索人生的意义,由此带来文学上的自觉。“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它们无不尝试接近最为深处的规律——文人将文学拔高到“道”的境界,在宇宙中探索,将寄情于天地,宛如陶公淡淡的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中蕴含着宇宙的奥秘与生活的超逸。这个时期大大地烙印下“人”的足迹,人不断探索外界,不断发现内心,找寻自我与外在的统一。

南北朝稍有隐藏“人”的迹象,但到了隋唐,又迎来了新一阶段的“人”的发现。诗词文赋,各显风骚,自我意识得以觉醒和体现,感悟生活,抒情壮志,各种表达都是一个个才子佳人的创作,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命运不同,生活不同,感悟不同的人。有豪迈的岑参、李白,一支笔绘万千江山,思想上天入地,具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气,也有沉郁的杜甫,心怀天下,将众生疾苦置于眼眸,胸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包容,还有奇异的李贺,身弱却不能阻碍其才气的施展,一诗堪泣鬼神,有着“女娲炼石补天初,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奇想...各展其才,各言其志,每个人都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他们带着自己的诗词,向世人呐喊出自己的名号,可谓人才济济!再到宋元,山水画气韵非凡,引申“三境”,关注于山水气象,“人”再次隐秘于山水之后。

可再转明清,此时已经到了时代末尾,“人”再次迸发出了自己的力量。世俗人情是这一时期的核心,关注于底层生活,社会风习成为了文艺的倾向,市民文艺由此诞生。话本、小说等文体不断兴起,内容所包含的浓浓的现实人情味是人们对于世俗的玩味和内心欲望的表达,此时,由李贽所带领的理性思潮也在冲刷着庸俗腐朽的传统落后思想,为市民文艺更加增添了现实批判的底气。这一时刻,是人与人互相联手,一起抵抗所谓社会上层对下层的思想捆绑与禁锢,他们为自己争夺合情合理的权力而进行抗争,大胆揭露黑暗,抒发自己的真实欲望,有如“不正经”的《西厢记》、《牡丹亭》一般,用暴露的男女性爱来解放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从而真正地解放思想,解放“人”。

“人”的历程是曲折的,在整个过程中有突发,有低谷,也有长时间的循环往复。在发展历程中,“人”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拥有一举一动,政治、经济也在这一过程中也直接、间接地影响到所谓“美”的产生,所谓“人”,所谓“美”,都是和这些因素断然是不可以分离,息息相关的。

那么之所以想要去找寻“人”的脚步,是因为我以为,当主客体意识进行了分离,才有了真正所谓的审美的开始,才产生了无关利害的美感,可以在联想中畅游,在意象中徜徉,所以我尝试去发现人,跟随人,了解“人”的历程,也是在了解积淀在我的原有文化基础里的“自我”。

“有意味的形式”是美的形式,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各种美的形式随着历史这条发展线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他们所展示出来的内容是不同的,美的赐予也是不一样的。我在其中品味出的“意味”可以概括为韵味、鲜味、人情味。在这一条发现的美的路径上,我无法缺少了这三种“味道”的维度,即从过去中品味韵味,从现实对比中发觉鲜味,从未来的探索中发现人情味。发现美,挖掘美,成就美走向未来的道路,也是我的理想,在路的尽头,我希望能够看到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所谓的间隔,而是找到了共同的基础去进行平等的对话,我们将会拥有审美平等,进行平等的沟通,而不再受物欲的驱使,一切回归原始的人性。

愿将来能够再参与一次美的巡礼,回过头,转过身,也许,意味将会重新进行构建,思想将会重新迸发出新的力量。

美是面向未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条漫长的时间线上,美的形式层出不穷,有如商时青铜文明,秦时理性启蒙,楚时浪漫洪流,汉时拙朴文化...它们在各自的时间点上各显姿态,风格迥异,异彩纷呈,从鸿蒙之初再到明清之末,站在现代这个时间点上的我们就好似观赏了一场历史开办的美的巡礼。但仅仅作为旁观者,是无法体会到这场巡礼的珍稀的,走近美,走进美,品味出一番意味来,留给未来以余地,才可以真正的有助于美走向未来,人能够认识自我,人类对统一共通的愿景才可以得以实现。

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提出的诗词有所谓“三境”,宋元山水画也有其“三境”,我将我的阅读感受凝结为自我审美的“三味”即韵味、鲜味、人情味,它们源自书,但也受到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吸取了外界的因素。没有曲解了先生的本意,就是我最大的希冀了。

审美三味其一:韵味

韵味是隐秘的、含蓄的,如中国古典语言艺术一般,藏在外在形式之下,若不去真正揭开面纱,则永远不能体会其芬芳。

它可以是浓郁的,沉淀在原始龙飞凤舞的图腾之下,成为一种崇敬自然,畏惧未知的庄重。去观赏一个图腾,便是站在一个氏族最为神圣的代表的面前,去品味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的积淀。在这样的过程中,好似能听见来自远古时期的声音,他们敲击下自己的标志,成为了后人眼中的文化历史。曾有“人面鸟身,践两赤蛇”之言,这是作为蛇的夸大与神化后的“龙”与作为鸟的重构与神化的“凤”的两派相争,而久远的原始时代也因这龙的飞舞与凤的盘旋重现出活跃—— 凝结着原始人的信仰与精神的图腾已然成为了原始文明的代表,蕴含着原始社会特有的韵味。流动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变换的图形,各成其态,半坡期的蛙状憨态可掬,半山期的拟日纹已有了太阳图式的雏形。我曾在湖南省博物馆遇见了辛追墓的T形帛画,画中充满了神奇怪异的意象,金乌栖日,嫦娥奔月,强烈的神话浪漫主义气息扑面而来。它正与原始的图腾遥相呼应,一张汉代墓室里的T形帛画却蕴含着原始的幻想与追求,这种一拍即合,穿越时空的传递继承又为这种韵味增添了几分超脱之感,让人慨叹,也让我沉迷于这种言不尽,道不完的神秘感觉之中。你我都能从那无穷的想象的背后,发现蕴藏于表面之下的是原始人对自然类似“求天祈雨”的崇敬意识,奇异的表象底层深埋了人类对未知的害怕恐惧,这些意识观念凝聚为曲折的线条,拙劣的模拟,在这一起始阶段,飘逸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超脱性。

再沿着时间走到了夏商,韵味又变化了形态,附着于狞厉的青铜器物与灵动的文字艺术之上,转而成为神秘的崇高感、压迫感与生动的生命感、力量感。各种卦书、卜辞兴起,不成体系的礼仪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规范,这种巫术礼仪俨然变为了文化工具。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青铜工艺品被赐予形态怪异,恐怖惊骇的纹饰,一抛之前图腾所具有的原始纯朴,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压迫感与刻意拔高的崇高感。艺术的崇高,是一种需要克服人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才能感受到的间接的愉悦感,青铜器上狰狞着的怪兽是未知,是一种无法把握住的表象,给人带以力学的压迫,力量的冲击迎面而来。近距离去观赏商代时期的人面鼎,虽有人形,却已换上了肃正的神态,给人以真实的压迫感,不敢在其面前言说不恭。我能看到这个时期锻造出的饕餮保留了原始的拙朴,有着粗糙的线条,但我也能看到一个有几分人的模样却狰狞着面目的动物在向我吼叫,这是张狂与暴力,是宗教中具有暴力色彩的一部分。但我无法否认,在这样一个面临着争夺斗争的阶段,这些所谓可怖的青铜器却凝聚了独属于这一时代的韵味——神秘又崇高,威吓且压迫,与命运、历史对抗的力量。同样承载了这样的使命的是那一个个线条——文字。在现实的考据中,你能看到,可能是因为需要镌刻在厚实坚硬的青铜器壁上,此时的文字具有一种其他时代可能鲜有的力量感,一撇一捺都显示出刀工的凌厉;可能是因为其承载内容的庄严性,文字也更显得庄正、有力,一笔一划构成了严正的字体结构。这些线条如同音乐一般,点圆是停顿的节奏,横竖是起伏的韵律,它们便在这种音乐美之中给人带来形式上的愉悦感。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些线条也逐渐地被固化为了规范,从而成为了往后长久不息的线条文化中的一部分。从文字的一笔一捺中,我又能窥见这个时代的另一种风貌——活跃的灵动感、运动感,迸发的生命感、力量感。

兜兜转转,时代更迭,韵味又萦绕在了唐朝的诗词文赋之上,此时此刻,淡淡的是隐世超脱,豪放的是吐纳百川,沉郁的是关怀民生,绝望的是放浪形骸,温婉的是沏茶品酒...且杂且不一而足,韵味也便不能全然概述,就随他们一同在诗境、词境、曲境中徜徉吧——接近初唐,你能感受到少年般的朝气与青春迎面而来,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赏析的《春江花月夜》一样,对时间的哲理思考化为了“尚未涉世的这种少年空灵的感伤”(李泽厚《美的历程》),再变换为建功立业的壮志,这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歌唱,为个人的勉励而迸发。理想的盛唐,素有”盛唐之音“一说,原以为是约定的俗称,但只要看见那条诗与乐交联着的纽带,这样的说法便成了巧称。异域的来访,文化的交流,唐朝拥有着无数现代人都渴望的繁荣,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配合唐朝的诗词文赋合而为乐。去倾听“秦王破阵”、“霓裳羽衣”,在想象的空间里,有身形在舞动着,舞者在踩跳着节奏,与此同时,甚至能于梦中听见乐班吟唱着如韵律般美妙的乐词,这种浑圆给我以宏大的诗乐美的切身感受——先天的联想串联起音乐的旋律,点缀着一个个的意象,身形是虚幻,但感觉是现实的真实。可惜中唐、晚唐,他们已不再显示出原有的超脱与豪放,转而沉郁,以至于绝望。处于乱世的唐朝,显然在原来华丽的外壳上划了几道狠烈的伤疤,风格突变的背后是一个个悲伤的灵魂。有杜甫沉郁于心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关怀包容,有李商隐感叹的“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悲哀无奈,还有白居易竭力刻画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残酷荒唐。于文人笔墨之中,可品尝出人间百态,一段朝气,一段豪迈,一段沉郁,一段末日之淡漠,韵味就这样萦绕在齿间,冷暖盘旋在心间。

审美三味其二:鲜味

古人曰:“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诗)清淡的欢愉是真正的味道,需要一段短暂的与现实世俗的脱离,去撷取美凝聚而成的露珠,在清淡中浸润着真正的欢愉——这是我阅读书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但是,身处于资本文化冲击的时代,一些现代的产品的出现成为了文化的“利用者”,他们借以文化名义进行商业的引诱,攫取资本的同时暴露了其作为“文化对抗者”的本质,让我在书中习得相关的美的观念的同时,切身品尝到了跨越时代,清新淳朴的鲜味,留下的余味却促使我转身后不断进行审视反思,在否定中重新认识。

鲜味是一种在与现代怪奇扭曲的神话、奇幻影视作品的对比下,感受到的来自楚汉奇幻想象的浓淡适宜的浪漫。很多由现代商业推动的影视作品都刻意接近具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如电影《封神传奇》、电视剧《上古情歌》等,他们都是根据神话小说或者古籍改编,但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与真实的神话相差万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破坏了原始神话所具备的历史底蕴。奇异的服装,怪奇的面饰,似乎不需要考虑整体形态的美感,只要满足“人面鸟身”、“状如马而白首”(《山海经》)等这些语言的描述即可,这就算是“符合原著”了。在为了获取票房与流量的时候,这些“文化工作者”却忽视了语言的含蓄性与形象的真实性的差别,对神话背后的内涵不加以深入的探索,才会导致“神不神,鬼不鬼”的后果。我想回到书中将真实历史还原。楚汉这样一个浪漫洪流涌动的时期出现了屈原、宋玉等名家,又拥有着极富有想象力的汉赋,拙朴之美尽显的汉雕,充满动态美的汉画,原始神话中那种传统浪漫与这一刻相连结,不是怪异,而是奇幻。《离骚》吟唱“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的是一位不容于时的高洁之士,他有着理性的觉醒和人格高尚的情操,“琼枝”“幽兰”“芳草”等优雅清新的意象成就了意境的美感,又引领了现实的时尚风俗,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汉大赋、汉小赋中瑰丽的辞藻成宏大之气象,“溃渭洞河”“控引淮河”“神池灵沼”(《两都赋》)信手拈来,夸扬现实,奔赴飞腾着的想象;雕塑古朴,却因粗糙与拙笨沉淀了历史的厚重感,从幼稚的线条构图中盛开出生命之花...这种浪漫是天真而狂放的,既继承了远古时期的传统想象之纯朴,又激发了关注现实,与神仙同乐的审美趣味,满目琳琅的意象给予我以神仙世界的新意,不再局限于恶神恶鬼的“奇世”之中,捡拾资本蚕食后的残碎。

鲜味还是一种推翻现代流行的男女情爱,恩怨情仇的滥制套路之后感受到的理性之美。现代的明清剧聚焦于什么题材呢?最流行的莫过于宫斗剧、家庭剧,大部分拥有着相同的套路,好似是相似的情节,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朝代,重新配置了一套服装而已。这样同质化的影视作品给文化带来的破坏便是固化观众对于明清时期历史的刻板印象,将他们的目光都凝聚在历史长河中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物情爱上。《红楼梦》、《桃花扇》等作品的确是以人物的爱情故事为主,可与当代影视剧不同的是,人物之间的爱恨离愁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人物最后的悲剧结局直接揭露了社会黑暗的现实,将矛头指向对一些不公的现实的批判,这才是他们作品的内核,这种极高的文学价值是当代的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短短三句话,却刻画了一个人从功成名就到狼狈落场的人生轨迹,这种人生空幻之感和浓郁的悲剧之美,读者可以从文字的纹路之中体会到一种似有似无的惆怅,继而,回过头去理解那一段时期的历史。明清市民文艺的这种批判现实的倾向深受当时的理性启蒙思想的影响,因此,与社会黑暗抗争,与禁锢对抗的人性光辉在这一刻闪耀着,而现代明清剧对这一闪光点的忽视在我看来是很可惜的,这并不是要贬低爱情,否认爱情的价值,而是作为文化很深层次的一部分,人的觉醒,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也是需要被注意到的一部分,甚至在泛娱乐化的现代显得更为重要,更有作为警铃的意义。目光狭隘于商业利润只会使文化引诱的价值增殖,而不会带来文化审美价值的重新发掘。只有重新拾起真实的历史,拿起真正的文艺作品去品读,才能感受到心灵滋生的鲜味,它是水到渠成的,不需要矫饰,不需要披上其他性质的外衣。

审美三味其三:情味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是严谨地按时期时间线来展示每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美的形态,其实,我也从中寻找到了一条有关于“人”的线索,那是一条从启蒙到成熟,从卑微到抗争,从疏远到亲密的人世长河。我将从这条河流所汲取到的水珠称之为“人情味”,可以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初次建立时的陌生,也可以是人与人关系成熟时的亲密,还可以是人与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起追求一个目标的认同。一切都将跟随“人”的脚步,去再次经历一遍人类自我锻造的“美”。

原始鸿蒙,万物苏醒,人并没有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而是与动物、植物等外界融为一体。“人”,在这一段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出现。我们能够窥见“人”的,是在图腾文明之中。图腾对于外界物体的模拟,神化的色彩,神话、传说的相继出现,已逐渐从这些形态中显现出了人的影子,但人此时的姿态是敬仰自然的,畏惧未知的,是自我将万物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最原始的姿态,“它”还是颗有待萌芽的种子。再到封建社会的建立,人占据了主要的舞台,但依旧没有抛弃原始的神话传说,继承了巫术礼仪,依旧崇敬神灵,探索未知。惊骇的青铜工艺品上依旧萦绕着神秘的色彩,“人”依旧被“天道”所压制着,直到有一日,迎来了一股时代的思想潮流的冲击。

春秋战国,世代剧变,百家齐起,各自张扬着自己的旗帜,这时候,人已经成为了主导者,各种经过人脑思考后凝结的思想进行激烈的碰撞,有“仁”者,有“兼爱”者,他们转而关注于人本身,摆脱巫术宗教的传统也成为了这场理性思潮的目的之一。这里产生了影响力极深远的儒家、道家,他们的思想主张将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这个时期,人成为了观照的对象,人生观、价值观加入了这场理性的斗争,在口唇相争中得到发展与完善,如何成就自我成为了很多人的毕生追问。无论是“本立而道生”的务实还是“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超脱,都是个人的选择,自我选择存在的方式。

楚汉时期浪漫色彩再次成为主流,但是此时已经不再是照搬原始的神话观念进行呈现了,而是依旧将所谓“人”纳入其中,人与神相望,虽有距离,但各自欢愉,天上地下皆可同乐,生趣盎然,就如汉时的山东嘉祥画像一样,人不再孤立,不再以下跪的姿势面对所谓想象出来的神灵。“人”并没有消失,它也将在时空的迁移,社会的变化中逐渐积蓄着自己力量,达到高潮。

魏晋时期是“人”这一观念意识显现的高潮。门阀乱世,许多才子佳人深感世事不公,纷纷走向了绝望的境地,在深渊边品味人生百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人们吟唱的都是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诗词,追求的都是建立在宏大的人生观下的理想,悲叹着人生如梦,时时刻刻都向外倾泄着最真实的情感。“人”是觉醒的,与现实对抗,质疑所谓权威,而肯定自己的人格价值,不用寄托于神灵以求平安,因为现实中已经看不到希望。当人开始质疑,开始摆脱原有的拘束,就是开始在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重新探索人生的意义,由此带来文学上的自觉。“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它们无不尝试接近最为深处的规律——文人将文学拔高到“道”的境界,在宇宙中探索,将寄情于天地,宛如陶公淡淡的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中蕴含着宇宙的奥秘与生活的超逸。这个时期大大地烙印下“人”的足迹,人不断探索外界,不断发现内心,找寻自我与外在的统一。

南北朝稍有隐藏“人”的迹象,但到了隋唐,又迎来了新一阶段的“人”的发现。诗词文赋,各显风骚,自我意识得以觉醒和体现,感悟生活,抒情壮志,各种表达都是一个个才子佳人的创作,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命运不同,生活不同,感悟不同的人。有豪迈的岑参、李白,一支笔绘万千江山,思想上天入地,具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气,也有沉郁的杜甫,心怀天下,将众生疾苦置于眼眸,胸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包容,还有奇异的李贺,身弱却不能阻碍其才气的施展,一诗堪泣鬼神,有着“女娲炼石补天初,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奇想...各展其才,各言其志,每个人都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他们带着自己的诗词,向世人呐喊出自己的名号,可谓人才济济!再到宋元,山水画气韵非凡,引申“三境”,关注于山水气象,“人”再次隐秘于山水之后。

可再转明清,此时已经到了时代末尾,“人”再次迸发出了自己的力量。世俗人情是这一时期的核心,关注于底层生活,社会风习成为了文艺的倾向,市民文艺由此诞生。话本、小说等文体不断兴起,内容所包含的浓浓的现实人情味是人们对于世俗的玩味和内心欲望的表达,此时,由李贽所带领的理性思潮也在冲刷着庸俗腐朽的传统落后思想,为市民文艺更加增添了现实批判的底气。这一时刻,是人与人互相联手,一起抵抗所谓社会上层对下层的思想捆绑与禁锢,他们为自己争夺合情合理的权力而进行抗争,大胆揭露黑暗,抒发自己的真实欲望,有如“不正经”的《西厢记》、《牡丹亭》一般,用暴露的男女性爱来解放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从而真正地解放思想,解放“人”。

“人”的历程是曲折的,在整个过程中有突发,有低谷,也有长时间的循环往复。在发展历程中,“人”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拥有一举一动,政治、经济也在这一过程中也直接、间接地影响到所谓“美”的产生,所谓“人”,所谓“美”,都是和这些因素断然是不可以分离,息息相关的。

那么之所以想要去找寻“人”的脚步,是因为我以为,当主客体意识进行了分离,才有了真正所谓的审美的开始,才产生了无关利害的美感,可以在联想中畅游,在意象中徜徉,所以我尝试去发现人,跟随人,了解“人”的历程,也是在了解积淀在我的原有文化基础里的“自我”。

“有意味的形式”是美的形式,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各种美的形式随着历史这条发展线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他们所展示出来的内容是不同的,美的赐予也是不一样的。我在其中品味出的“意味”可以概括为韵味、鲜味、人情味。在这一条发现的美的路径上,我无法缺少了这三种“味道”的维度,即从过去中品味韵味,从现实对比中发觉鲜味,从未来的探索中发现人情味。发现美,挖掘美,成就美走向未来的道路,也是我的理想,在路的尽头,我希望能够看到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所谓的间隔,而是找到了共同的基础去进行平等的对话,我们将会拥有审美平等,进行平等的沟通,而不再受物欲的驱使,一切回归原始的人性。

愿将来能够再参与一次美的巡礼,回过头,转过身,也许,意味将会重新进行构建,思想将会重新迸发出新的力量。

(一审编辑:刘瑶平)

(二审编辑:欧阳蔓)

上一条: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蕴含的民间俗语思想

下一条:自然与人的合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