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自然意识与死亡意识的双重交错

来源:作者:21级 邓金娇
时间:2023-04-24 15:46:36点击:

摘要:《少年维特的烦恼》[1]是歌德的成名作,其中关于主人公维特的描写因真实反映了当时很多年轻人的处境,而引起了广泛共鸣,在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维特热”,很多读者模仿维特的行事风格和举止,甚至有读者在恋爱失败后也模仿维特自杀的方式来寻求解脱。关于维特自杀悲剧背后的因素,有很多讨论。本文认为,维特天性中强烈的自然信仰和浓厚的死亡意识二者的交错,最终导致了维特的悲剧。

关键词:自然意识;死亡意识;自杀悲剧

一、引言

维特出身于市民家庭,是一个性格率真、感情细腻的少年。他崇尚自然,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天性的解放,因此他背离了世俗社会,栖居于幽静的村庄中。在一次聚会上,他深深爱上了有婚约在身的绿蒂,短暂地拥有了幸福。但是阿尔伯特的归来给了他当面一击。在道德伦理的约束下,他离开了村庄,前往城市工作。但是社会的庸俗又使他难以接受,选择回到村庄。但那时绿蒂已婚,对他的态度也有所变化。恋爱、事业的失败让他痛苦不堪,最终走向了自杀。他走向自杀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封建的社会制度、压抑的家庭氛围、个人性格的养成等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多数文章认为:封建腐朽的社会等外部因素最终造成了他的悲剧结局。[2][3]本文则认为,造成维特自戕最关键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他本身的自然意识和死亡意识的双重作用。

二、自然意识加重了他的苦恼

此处所论述的“自然意识加重维特的苦恼”主要是指维特在强烈的自然崇拜的驱动下,格外敏感脆弱,对绿蒂的情感无法抑制,对心中的忧郁无法排解,最终走上自杀之路的作用机制。

维特将自己视作“自然的儿子、朋友和情人”,热情洋溢地讴歌大自然,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他逃避了世俗社会的羁绊,隐居到了偏僻的小村庄里。在那里,几乎一切都是自然的:河流,大树,古井,还有人类……村庄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质朴。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感受到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溢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晨。”“那绕井而筑的矮墙,那浓荫匝地的大树,那井泉周围的清凉,这一切都有一股诱人的力量,令人怦然心悸。”在维特的眼中,大自然是上帝最伟大的艺术品,是最神圣纯洁的事物,能够给予他无穷的喜悦和欢欣。在大自然中,他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实现了精神的自由。

但是恰恰因为维特的自然意识太过强烈狂热,或者说,因为他对于自然的体察和感悟太过敏感细腻,他的情绪也十分多变。他曾坦言:“要知道你还不曾见过任何东西,像我这颗心似的反复无常,变化莫测哟,我的爱友!关于这点我对你毋须解释;你不是已无数次地见过我从忧郁一变而为喜悦,从感伤一变而为兴奋,因而担惊受怕过么?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他有求必应。”他的性格就像小孩子,喜怒无常。他对自己的情绪采取顺其自然,消极放任的态度,以致后来,曾经让他感受到幸福快乐的大自然,竟也成为了他痛苦不堪的来源。“对于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我心中曾有过强烈而炽热的感受,是曾使我欢欣雀跃,把我周围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天国;可而今,它却残忍地折磨着我,成了一个四处追逐我的暴虐的鬼魅。”可以说,过盛的自然意识加重了他的烦恼。[4]

此外,太过强烈的自然意识也深刻影响了他对于情感的表达。他反对那些“筑好堤,挖好沟”以抑制自我情感宣泄的行为,他认为一切情感的表达都应该顺其自然,任由激情的巨流冲垮人为的藩篱,掀起惊心动魄的狂涛。对于绿蒂的情感,维特最初也是如此,他率性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绿蒂的爱慕。但是,阿尔伯特的出现让他陷入了忧郁之中,“我有时真不能理解,怎么还有另一个人能够爱她,可以爱她;要知道我爱她爱得如此专一,如此深沉,如此毫无保留,除她以外,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了解,什么也没有了呵!”他不理解为什么明明他与绿蒂相互爱慕却不能在一起,他感到无比痛苦。但是,阿尔伯特是那么正直真诚,使得维特不得不限制自己的情感。在道德伦理的约束下,他尝试着抑制自己的激情,控制住对绿蒂的爱的表达。可是,当绿蒂弹奏钢琴时,维特受到了深深的感动:“每每在我恨不得用子弹射穿自己脑袋的时候,她都弹起这支曲子来,我心中的迷茫黑暗顿时消散,呼吸重新又自如了。”对于绿蒂深沉的爱使他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和忧愁,而沉浸在他独自营造的爱情的幻梦之中。于是他在这一场美梦中沉醉了——“‘我将要见到她啦!’清晨我醒来,望着东升的旭日,兴高采烈地喊道,‘我将要见到她啦!’除此我别无希求;一切的一切,全融汇在这个期待中。”维特对绿蒂的爱用“走火入魔”来形容似乎也不为过,正是他对绿蒂的爱使他继续活下去。

但是这样狂热的爱情给他营造的美好的幻梦,在他生命中最后一次与绿蒂相处中,在绿蒂明确地拒绝他时,被彻底击碎。“这是最后一次,维特!你再别想见到我了!”当他们心的距离很近,身体却不得不变得很远时,维特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像一个在沙漠中跋涉已久的旅人,以为自己看到了绿洲,拼尽全力接近希望,却还是只能看到茫茫黄沙一样绝望。

当一个崇尚自由的人被冷酷无情的铁链紧紧束缚时,这无疑是向他宣判了死刑。过盛的自然意识使维特面对社会约束时,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绪,反而采取消极放任情绪,这增加了维特对生活和生命的绝望。

三、死亡意识预示着他的自杀

维特的死亡意识主要是通过他与阿尔伯特关于“自杀”这一话题的讨论而体现的。对于投水自尽的女子,两人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阿尔伯特认为自杀是懦夫的表现,因为他认为“与坚定地忍受充满痛苦的人生相比,死显然轻松得多。”在他看来,自杀仅仅是软弱的人,在面对社会挫折时临时选择的一种逃避困难的方式;而维特却赞同女子这种以自杀来寻求解脱,实现自由的方式,“在这混乱的、相互矛盾的力的迷津中,大自然也找不到出路,人就唯有一死。”当人处于各种矛盾纠缠之中时,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找不到出路,便只能用“死亡”来结束这场绝望的博弈。

在这场关于“自杀”的讨论中,阿尔伯特是理性的代表,他认为自杀的女子不应该如此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应该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来治好她的创伤。相反,维特则是感性的象征。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局限,人们能够忍受的乐、苦、痛都有其限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人们就可能走向自杀。就像我们不能称一个因患寒热病而疼痛难忍,最终自杀的人为胆小鬼一样。在他看来,只有深入挖掘了人做出“自杀”这一举动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我们才会对这种选择予以理解和尊重——“那个唯一使她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意义的人抛弃了她。她看不见眼前的广大世界,看不见那许许多多可以弥补她这个损失的人;她感到自己在世上孤孤单单,无依无靠。被内心的可怕痛苦逼得走投无路了,她唯有闭起眼来往下一跳,以便在死神的怀抱里窒息掉所有的痛苦。”在自尽女子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维特的影子——他难道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绿蒂的爱情之中吗?他难道不是在与绿蒂的逐渐远离中而感受到自己被抛弃了吗?他难道不是感受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然后绝望自杀了吗?维特之死,在这段讨论中早有暗示,这种“死亡”意识促使他走上了自戕之路。

四、结语

梳理全文情节发展脉络可知:维特爱上了不可能有结果的绿蒂而深感痛苦,因为道德伦理而前往城市工作。但是公使平日里的吹毛求疵,对他个性的压抑使他陷入忧愁;聚会上伯爵夫人们对他地位的嫌弃更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庸俗。他难以忍受,于是回到了绿蒂生活的村庄,企图从她那里获得心灵的慰藉。最初,他确实感受到了安慰。可是,绿蒂是封建束缚下的女性,她无法不顾世俗眼光而背叛自己的丈夫。于是,发展到后来,绿蒂拒绝了维特的亲近。这让维特感受到自己被抛弃了!他跌入了深渊。后来,连他最热爱的大自然也抛弃了他!过去的菩提树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现在却布满了血污;曾经美好可爱的清溪和峡谷,如今竟都变得苍凉可怖!在维特的价值观里,大自然是上帝的杰作,是最本真、最美好状态的呈现,是他坚定的信仰。当最后能够给予他一丝安慰的大自然都令他感到痛苦时,他彻底绝望了。在这诸多矛盾的纠缠之中,他只能以死来实现自己的解脱了。可以说,维特的死是某种意义上的必然的逻辑。

总而言之,维特过盛的自然意识使他无法控制和排解痛苦,死亡意识则早已暗示了他的自杀结局。在某种意义上,维特渴望自杀,因为这样对他来说是一种自由和解脱。[5]于是,在自然意识和死亡意识的双重作用下,他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杨春叶,许美婷.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单恋之痛痛煞人——《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自杀行为之探析[J].大众文艺,2015(07)

[3]叶隽.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爱情悲剧后的青春迷惘与制度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姚琳.《少年维特的烦恼》主角悲剧原因的心理分析[J].文学教育(上),2021(04)

[5]魏朝晖,益文杰.《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死亡意识与狂飙突进运动中的民众思潮[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4)

(一审编辑 江瑾慧)

(二审编辑 杜蕊)

上一条:《诗八首》其六:爱情的永恒与消逝

下一条:“七人乐队”没有合奏一曲宏大乐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