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巍巍听枫晚,湘水泱泱赏橘黄。与星城相拥,看芙蓉国里今朝醉。岳王亭前,文渊楼里,有这样一位老教授,德高望重却平易随和,晚辈领导教师尊其为“孙老”,学生则愿亲昵地唤他一声“孙嗲”。他将半生岁月献给了文秘教学,献给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如今虽已退休,但他的身影仍活跃于院校内外。
他就是文学院孙春祥教授。
沐雨栉风 ,缘结三尺讲台
孙春祥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公务员家庭,家庭的文化环境对他之后从事公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春祥刚念初中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段“错误”的岁月中,他被分配下放到农村,远离城市,遍尝辛酸,汲取知识可谓极其不易。也正是在那段下乡的岁月里,他亲眼目睹了农村知识之匮乏,教育之落后贫瘠。执笔三尺讲台、粉末沾衣,就此成为了他一生心之所向。高考恢复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努力考上了大学。心之所向,身之以往,大学毕业后的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从助教到讲师再到教授,孙春祥的每一步都走得掷地有声。
作为一名“老长沙”,孙春祥教授见证着“网红”城市的崛起和发展。这座新兴而历史深厚的城市以如日初生般的蓬勃生命力,吸引着年轻人纷至沓来。当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时,孙老并没有遭遇想象中的代沟,他的内心深处仍有着少年般的热忱和欣喜。他喜欢和年轻学生们在一块儿,至今仍和许多学生保持着联系。于学生而言,他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亦是善解人心、忠实可靠的长辈。因为熟悉,学生们给他起了个可爱而亲切的外号——“孙嗲”。以真心感动真心,以灵魂触动灵魂。或许,这也是他之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并始终满怀热爱的初衷与归属。
传道授业,师承薪火相传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执尺讲台四十余载,孙春祥教授的教学生涯几乎都献给了文秘专业。文秘专业,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其中的学问也十分深奥。不仅对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有着高要求,不同文种还有着特定的格式要求。身担教育之重任,孙春祥教授丝毫不敢怠慢。传授知识,执教文秘专业多年,他指导学生文学创作与公文写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孙春祥教授的学生中,有调查报告获得全国第一名,选择参军读研攻博的。有最后接过教学的薪火,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莘莘学子的故事如今都成了他的回忆。对于学生与教学,孙春祥教授自有一套奉为圭臬的独家办法。每次讲评作业后,他都会带着文章写得好的同学一起去饭店“下馆子”,以激励学生们在竞争中奋发向上。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师生间的情谊也慢慢建立。
“表演不好的演员,没有观众捧场,教学不好的老师,没有学生听讲。”孙春祥教授精心设计的课堂是很少有人逃课的。有时候做讲座,人甚至多到需要挤在一起听课。退休近八年,孙春祥教授谈起当年的文学院感触颇多。那时的学院,老师们拧做一股绳,无话不谈,很是亲切。大家一见面就互拉家常,彼此问候。
退休后的孙春祥教授,仍活跃于教学的讲台,只是从教师窄窄的四方讲堂换到了面向全省的授课会堂。湖南省省厅单位和公务机关,都能看见精神矍铄的他继续为领导干部们传授专业知识。如今,孙春祥教授的女儿也站在了父亲伫立四十余载的讲台,继承其衣钵,传道授业,师承薪火相传。
初心不改,胸怀伟大时代
党员与教师的双重身份也给予了孙春祥教授更加重要的责任与担当。“先是党员,再是高校教师”这是孙老对自己的定位。“不玷污党员身份,时时自律自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自己的品质和原则。虽然不能冲锋陷阵,但是洁身自好,不让人戳脊梁骨”这是孙老内心的坚守与执着。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以党员模范的标准要求自己,亦这样教育学生。百年栉风沐雨,孙老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他说:“纵观我国历史,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有如今这么伟大,从来没有哪个政党,能媲美我们共产党如此的成就,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时代的发展为孙老造就了机遇,“感恩党与时代”这是孙老历经千帆的初心与感慨。
回顾自己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数十载,孙春祥教授唯有欣慰与感恩。孙老今年六十八岁,他说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在退休后继续为学院和学校尽心尽力。退休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带着好奇向孙老提问。他笑着向我们展示了两张手机拍摄的照片。照片里两个孩子嬉笑打闹,对着屏幕作出鬼脸,天真而可爱。这是孙老的两个外孙,如今他们也已经走进小学的校园。卸去工作中的光环,步入晚年的孙老在生活中坚持着自己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保障自己的身体,外加照顾两个上小学的外孙。晚辈的孝顺让孙老的退休生活丰富而充实。闲暇时候,女儿女婿便会带着孙老和妻子一起出门旅游,在与自然贴近的过程中他到怡然自得。对时政热点的关注是孙老多年的习惯和爱好,一谈起来,孙老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变得滔滔不绝。不仅分析得有理有据,还能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代更迭的步伐从不停歇,而他始终与时代同行。
孙春祥教授将半生岁月倾注在文秘教学,奉献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文载道,以情育人,是德高望重的师者,亦是坚守初心的党员。木兰又吐花蕾,他的故事,不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