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识得远方山河瀚,心怀沧海皆吾乡

来源:作者:21级 刘昌桐
时间:2024-10-19 21:07:58点击:

伴随社会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乡村逐渐在历史滚滚车轮所掀起的尘灰中被城市所替代,生活中的讯息也在互联网的加持下被信息洪流所湮没。而当我们立于城市的钢铁森林中,感慨科技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不免将视角转向诗与远方,进而淡漠了我们身旁的附近。不可否认,“附近”是连结我们同梦想之间的纽带与基石,其中与身边亲友和社区的交往对于个人的情感发展与心理健康而言至关重要,我们作为身处于社会中的个体宛若瀚海之滴水,浸没于其中而不可独善其身进而同外界隔离开来。因此,纵使现代社会发展终将带来“附近”的隐去与“远方”的亲密,其所带来的意义依旧值得肯定。

但人的视野与心灵终究是有界的,正如梁实秋所言,“人心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一经塞满便再也不能填进别的东西”。倘若生活一概被“附近”所充斥,眼前皆为一亩三分地,那又何谈诗和远方,何谈理想与未来?没有热爱与期冀的当下只不过是生命的苟延残喘。诚然,一个没有梦想与追求的人犹如失去灵魂的外壳,是工作岗位上只知拼命干活的劳动机器,是教室里只顾埋头写字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管窥之蚁,是在前进路上失去了意义而盲目流窜的飞蚊。远方,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抑或是给我们人生画的一张大饼,更是存于眼眸的一抹亮光,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意义所在。

不仅如此,远方更是对我们当下苟且生活的一种物质或精神上的补充。随着“附近”的事物为我们所熟知,其对我们带来的效用与意义便会呈现递减乃至淡漠的状态,这正与“边际递减效应”不谋而合,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则据此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因此,当附近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互联网便如同一把利剑,突破了桎梏我们的牢笼,突破了地域、财富等差距与限制,为我们带来更为广阔的天地与精神空间。我们知道,随着2019年疫情的爆发,人们被迫拘束在房屋当中,减少了线下同外界的交往,进而将视角重新投射在眼前的现实当中。然而,精神的自由远胜过身体的枷锁,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切断与远方的交往,上到国家政策与世界疫情局势,下到通过外卖来获取自身 “遥不可及”的物资,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纵我们身处各地,但仍旧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以克服这一困难,“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同样,科技发展也为我们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带来便利。在高强度生活中,固定“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将人们框定,现实中紧张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把关注度更多地转向网络世界。《乡土中国》中提及的传统社会“差序格局”在当代社会受到巨大冲击,人们个体意识觉醒,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圈向内收缩,仅仅依靠地缘与血缘支撑的社交关系显得岌岌可危,自然而然地被我们排挤疏离。这使得很多人失去了身边的亲密关系,转而在互联网的茫茫大海中找寻更加可靠的心灵慰藉。在互联网下,人们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有指向性地进行交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伯牙”无须断弦便可引来一众“钟子期”。

因此,在社会不断向前奔涌的潮流之下,“附近”在不断消失,大多数人则心存诗与远方。但我们并非以消除“附近”为目的,而是要将远方的浩瀚山河作为心中所向,将其成为新的附近然后再扬帆起航。

崇远处山河和观眼前草木,并非两极,当逐山花满满亦应观百芳于枝。诚然,无论是人性之间的亲密与关怀,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网络都始终无法代替。伯牙与钟子期也绝非因音律而成知己,更是因为两人心灵的相互碰撞与彼此相知。“附近”的消失也许是时代的一种必然,但我们不应将“附近”与“远方”相互对峙,而是在当下的奋进里永葆对未来的期冀,做一个心里有光的人。

(一审编辑:杨文怡)

(二审编辑:张艺涵)

上一条:现代的“进步”与“颓废” ——对《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精神失落的解析

下一条:风筝与人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