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勿以暴力抗恶,化以博爱渡人

来源:作者:22级 邹佳冰
时间:2024-10-13 19:03:31点击: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被列宁誉为“俄国的一面镜子”和“天才的艺术家”。这位文学巨匠在时代生活的湍流风浪中紧张探索,并把自己的精神血肉深深地融入艺术创作与追求之中,为世界文学留下珍贵的作品。其中,托尔斯泰众多恢宏开阔的史诗性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为底色,他将人道主义融入宗教信念之中,以彻底否定暴力的方式,建构起“托尔斯泰主义”。本文将结合他的具体作品,从他对人性、道德、信仰三个层面的探索拯救人类的灵魂,分析其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托尔斯泰主义

博爱是基督教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它的核心是爱与宽恕,跨越时空、种族、性别和世间的一切障碍,去爱自己、爱他人、爱世间的一切美丑善恶。托尔斯泰一生苦苦探索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永恒的宁静的且充满爱的世界,因此他的作品内容聚焦在人的存在、发展和前途命运上,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博爱理念和精神。同时列夫·托尔斯泰将人道主义与他的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博爱”摆渡丑陋,宽恕恶劣,忏悔罪恶,实现“拯救魂灵”的终极关怀问题。

一、探索人性的复杂万千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最真实的俄国生活图画,他透过一个个主人公的视角,有忏悔的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有物质穷精神富的桑娜和西蒙,有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安娜·卡列尼娜等等,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俄国社会的种种弊端:贫富差距的悬殊、法律的腐败、道德的沦丧、性别的歧视······社会问题的一座座大山挑战着人性,有人被利欲蒙蔽双眼,有人犯错过后忏悔重生,有人即使处在天天啃黑面包的生活底层也操守人性的底线,托尔斯泰笔下展现的纷繁复杂人性,最终归为高尚与鄙陋两类,即使作品的结束有时是一个个人、社会与时代的悲剧,但作品的内核依旧是人道主义思想,善良是一条可以隐藏但绝对不会熄灭的火焰,悲剧的意义也是为了更好地警醒后人。

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首先基于对人性的探索,看清人性问题根源从而对恶批判、对弱同情、对善弘扬。“托尔斯泰主义”人性观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探索,他坦然接受人性复杂的问题,谴责文明社会的虚伪和冷漠,并苦苦寻求让人类回归爱与善良的途径。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对国家的文明平等,贵族绅士的道貌岸然处处讽刺,在《卢塞恩》中,社交场合的三教九流造作虚礼伪善,对于流浪歌手的乞讨无动于衷甚至嘲笑;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上流社会狼狈为奸,将安娜束缚在他们所谓的道德规范间接结束了她的生命;在《复活》中,官僚机构腐败溃烂,把无辜的玛丝洛娃误判为谋财害命,托尔斯泰笔下的现实黑白分明,人性善恶分明,那些罪恶人性固然值得他批判斥骂,但托尔斯泰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到那些疾苦农民身上,“虽然自己是一个“富人家的孩子”,依然是从心底里与那些贫穷的人感同身受,希望能够用一己之力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托尔斯泰发现往往人性富的人命运却穷,这些真实的见闻刺激了他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开始探索认识“人”和构建“仁”的道路。

二、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托尔斯泰人性观的基础之上,他提出了“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这是他对构建人道主义的探索方式,也是他人性观的延伸发展。这是他站在一个笃实的宗教信徒、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一位仁慈的博爱者的立场提出的不切实际的温良方法,与俄国当时的国情背道而驰,他无法在现实中践行这种想法因此作品中大量呈现。最为典型的就是《复活》,托尔斯泰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经历展示了道德完善的可能性。他在《复活》中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聂赫留朵夫实现了从一个“兽性的人”到一个“精神的人”的转变,其转变途径就是宣扬悔罪从而追求道德自我的完善来拯救灵魂,他在救赎玛丝洛娃的过程中也救赎了自己,抛弃了原有的利己主义,投身到利他主义中来。

托尔斯泰认为的道德自我完善,首先在于真正认识自己内心的二重性,即“精神的人”和“兽性的人”,并时刻进行自我斗争和反省才能克服兽性。道德的自我完善只会出现在理想世界中,个体结构的差异性和社会国情的复杂性决定了此路不通。“他对小时生活过的宗法制庄园的留恋使他看不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自然不能同意俄国资本主义的改良道路。他更无法理解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他除了从宗教教义中寻找出路之外,别无他法。”【2】,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看到了尽管俄国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破坏,但人们依旧在苦难中寻求希望,黑暗中总会有那么些人向光明前行,享受至高道德的无上欢娱。

三、践行信仰的博爱精神

终其一生,托尔斯泰都行走在构建爱与美好的路上,在他晚年的自传性作品《忏悔录》中,他回忆自己的过去,从童年到成年,展现了他对人生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他在书中表达了对生命的困惑和绝望,以及对上帝的渴求和信赖。他在与人类伟大思想家的共鸣中,践行信仰的博爱精神。纵使深陷漩涡,他告诫人类也要有爱自己的勇气,像安娜一样敢于向世界宣战追求自己的幸福;要有爱他人的决心,如《穷人》里的桑娜和西蒙一样再苦的日子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要有爱世间一切万物的能力和感知爱表达同情的能力:这包括个体对家庭、朋友和国家的爱,也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救赎。

面对人性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冲突,自私与博爱之间的矛盾斗争,托尔斯泰始终保持对人类普遍爱与同情心的追求和渴望。结合俄国农奴制的现实情况,托尔斯泰认为,“要推倒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彼此阻隔的高墙,唯一的办法是人们都从 “ 爱 ” 出发 ,贵族老爷减少对农民的剥削,少收地租,或者放弃私有财产,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农奴也 “ 不以暴力抗恶 ” ,他们之间便可和睦相处。”【3】,这种践行平等的话语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男性与女性的等级差异,地主与农奴的剥削程度,贵族与贫民的社会待遇等等,托尔斯泰都以博爱精神囊括其中,追求永恒与爱的理想宗法世界。

三、结语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在探索人性万千复杂的基础之上,进而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和践行信仰的博爱精神。他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种语言之上的东西--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思想与博爱精神就是一种人文关怀,纵深历史去挖掘灰霾里的人性之光,把众生追求爱、自由、平等、和平的思想传递给读者与世界。

参考文献

【1】任志华.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体现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26-27.

【2】【3】杜春荣.简论托尔斯泰的“博爱”[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32-35.DOI:10.16856/j.cnki.52-1141/c.1991.01.007.

(一审:杨文怡)

(二审:张艺涵)

上一条:汪曾祺作品中渗透的美学意蕴

下一条:珠玑不御的恋爱日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