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岂效穷途之哭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6级查媛媛
时间:2019-08-31 13:33:29点击: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摘自鲁迅在《彷徨》中所做的序,怀着一种沉默读完这两本书,在那过程中,看着当时弊病丛生的中国社会,我只觉得有种莫名的忧伤,是对当时愚昧麻木的国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是一种对当时身处其中的鲁迅先生的同情。也许同情这个词,用在这里并不妥切,但我确实认为,一个不愿同流合污清醒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的人远比一个被世界同化了的愚昧麻木不仁的人,活的要辛苦的多。我所说的前者,自然便是生活在当时的大时代潮流当中的鲁迅先生。

  浅谈《呐喊》

  说到呐喊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一幅名画——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作品: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人物表面狰狞,向天空中发出不甘的呐喊,而在远处,火山灰把天空都染红了。

  后来在读这整本书的时候,我一直都在回想着的就是这幅画。鲁迅在序中提及他弃医从文的经历。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而他本身,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在《呐喊》的序中,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麻木”,这是鲁迅在文中一直反复表达的一点,当时社会中,麻木,构成了大部分人的心理。它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鲁迅的文章中显示出的人物——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那些在革命烈士被杀害时站在一旁窃窃私语甚至于大呼杀的好的围观群众们,那个拿人血馒头去喂重病的儿子的华老栓,豆腐西施杨二嫂……麻木成为她们的一种伪装色,她们用麻木来面对这个残忍的“吃人”世界,然后渐渐的,她们也变成了那个“吃人”的人。

  我感触最深的是《药》。很简短的一篇小说,带给我内心的触动久久不能平息。就像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所提及的,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但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关于《药》的主题,我便觉得,可能是诸如:“华夏的挽歌”,“群众不觉悟状况对革命者革命活动的制约作用”,又亦或是“中国希望和绝望的两面” 

  提及华老栓花钱拿到了染血的馒头,所有人都祝贺“真是好运”,当谈及那个死去的青年在临刑前向狱头宣传先进的革命思想,所有人又都纷纷表示“疯了”。在这一段里,有一个出现了两次的人物,作者称呼他为:一个二十多岁的人。

  之所以说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贯来说,思想受到传统的禁锢会较之老年人轻且对于新的思想,也会更容易接受理解,他本身应当是作为与当时在麻木不仁的谈论夏瑜的“该死”时提出异议的人,可实际上,他是在康大叔说到夏瑜劝牢头造反,第一个做出反应的——“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了气愤的模样。读到这里,我只觉得深深的悲哀,作为青年人尚且如此麻木冷漠,实在可谓是民族的穷途。

  奋起呐喊,又是否能撼动那些早已麻木的国人的内心呢?

  沉思《彷徨》

  每个人都有过彷徨的时刻,左右摇摆不定,不知前路如何,抬起脚,不知道下一步究竟是该迈向远方,还是该默默地后退。

  路是远的,而前面又看不见路;依稀有路时,却看不见光。想挣扎着走出一条路来,却是遍体鳞伤,毫无结果。只能是“荷戟独彷徨”了。

  所以,以《彷徨》命其名,也是至名。

  我想,这其实是鲁迅在那个时代,自己的内心最为真实的写照了。他曾经弃医从文,对当时中国的现状担忧不已,他拿起笔杆,坚定的想要唤醒麻木的人们的内心。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文章的用意,一次又一次的学生运动,一个又一个革命者的牺牲换来的,麻木的群众依然麻木,被封建礼教蒙蔽的思想也没能彻底的改观,在这个时候,他很彷徨,他也不能理解,自己前方的路,究竟应该怎么样才能继续的走下去。

(一审编辑:潘茜)

(二审编辑:于一博)

上一条:中西爱情主题诗歌比较

下一条:顺德杂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