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郭欢:诗酒衬少年
【人物简介】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四班,现任文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曾任文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宣传部负责人、文学院演讲团副理事长、文学院体保部干事、文学院演讲团理事。2020年11月,获得湖南省第六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省一等奖、校第五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省级).2020年9月,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国家级),诗歌《写给父亲》(组诗)刊发于重点刊物《教师文学》。
(通讯员 蒋梦薇 冯曦婷 谭涪丹)有一位少年,他有着不服输的“牛脾气”,面对鸡毛蒜皮的琐事,他不骄不躁,面对繁杂的工作,他也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一件都能圆满完成。生活中的小确幸都在他的笔下化成了诗。尽管生活琐事很多,但他依然保持着少年心境。面对诗歌的热爱从未递减,坚持着纯粹的初心。这位将生活过成诗的少年就是邓郭欢。
【初心不改,细水长流】
当讲到诗歌和戏剧时,邓郭欢眼底闪着光,嘴角带着笑。他给记者们分享了他新创作的诗,语言生动,朴实却十分真挚,让记者们仿佛透过字里行间看见了邓郭欢对诗歌的虔诚与对生活的热爱,就像小孩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展示一样,心中有热,眼底有光。
当被问道为什么会选择诗歌这种文体进行写作时,他说:“因为诗歌是个人化的情绪表达,更加直接。写诗会让我心情愉悦,我会用诗歌来记录生活,言情,咏志。”他还强调了练习和积累对写作的重要。生活中的琐碎片段与阅读经验都是他的灵感来源。清晨地铁里的农民工,童年珍藏的回忆都在他的笔下化成诗篇,朴素而真挚动人。获得汤素兰文学奖一等奖的文学作品《给父亲(组诗)》的灵感来源就是自己的父亲,关于父亲的生活片段与回忆,还有他自己读过的诗。
对于戏剧,他在一开始并不感兴趣,但他有一名在楚魂戏剧社戏痴的室友。他很好奇戏剧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一个人不计回报,甚至倒贴钱,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打磨,只为一次完美的展现。他过了楚魂的面试,成为了一名演员,参演了《油漆未干》等话剧。“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很有意思,我真正的理解了戏剧的魅力。在排剧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锻炼了自己的普通话。排剧的日子虽然很辛苦,但也很快乐,很难忘。”
对于自己热爱的诗歌与戏剧,他将他们放在心上,不被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给消磨,虔诚而热烈。他将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一一记在心里,作为燃料,继续向前,无论风雨兼程,依旧珍惜坚守对诗歌的初心。这可能就是他为什么能将生活的琐碎都化成自己笔下的诗,也让他保持着少年心境,将青春谱写动人的旋律。
【执着不弃,厚积薄发】
当被问到是否会考虑比赛能否满足功利需求时,他回答地真诚而坦然:“会有功利方面的考量,没有值不值得,我有自己的功利标准,我并不在乎综测有多少,而是在乎我能得到多少经验,能否满足我的兴趣,提升能力。比如参加思政类的比赛,还有一些文学类的大赛,还有一些项目,都是我的兴趣使然。积累经验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在大学里要勇敢去试错。”
面对没有参加过的比赛,邓郭欢会请教前辈,但不会全盘招搬,也不会太看重经验,反而会根据自己的特质进行方案设计。
当记者问起比赛时的紧张,焦虑情绪,邓郭欢整个人从容又轻松,他笑着回答道:“会有一定的焦虑情绪在的,但我会想方设法地克服,不会让焦虑影响比赛,比如和团队的其他成员相互鼓励,找朋友聊聊天,这些都会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让我忘记焦虑,心情舒畅,效率迅速提升。”
在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比赛,邓郭欢有着“牛脾气”。“有希望就一定去尝试,不想要错过了再去后悔。”邓郭欢跟记者们分享了他参加师范生技能大赛的故事。在师范生技能大赛校赛后,他与另一名同学同时获得了校级一等奖,但只能有一位被选中参加省赛,他不知道自己能否被选上,他并没有想太多,转身投入省级赛的准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为省级赛做准备。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被选入参加省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当被问道“为什么不等结果出来再准备呢?万一努力白费了怎么办?”他轻笑了一声说:“不管结果怎样,我努力了就不后悔。我相信努力从来不会白费。”
在大学里,邓郭欢也参加了许多实践活动,比如“三下乡”支教活动。那是他第一次站上讲台讲课。他觉得支教对于他的意义要大于他的学生。他给记者们分享了一个在三下乡发生的小故事。班上有一位小女生,性格腼腆,总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不喜欢和同学们沟通交流。老师上课请她回答问题,她也只会选择闭口不答。邓郭欢注意到了这个性格内向自闭的小女孩。他观察了几天,发现这个小女生并不是不知道老师问题的答案,而是害怕出错,害怕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邓郭欢决定帮助这个小女孩。他在请她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在邓郭欢的帮助下,小女孩渐渐地开始和同学们交流,开始交朋友,上课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临近分别时,小女孩用心的记下了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名字,并在讲台上热泪盈眶地诉说着自己的感激和感动。邓郭欢说他在那之后深刻地意识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他也更加敬仰着老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这也激励他更加努力的去提升自己。
【担当不失,静心常在】
对于学生工作,邓郭欢可以说一切从零开始。他是空降团委的学生副书记。之前没有做过团委的工作,也并不认识几位院团委干事,对于新的开始,他表示会有迷茫与无助。他为了快速熟悉学生工作并与团队建立默契,他花费了两个星期与团委各干事交流与对接工作。身兼数职的他,对于繁琐的学生工作,没有焦虑,没有烦躁,没有怨言,只是一件件地尽力去做到最好。正是这股子不焦不燥的稳劲儿,让其他成员感到安心。记者好奇地问道:“您是如何做到面对繁重的工作却心态平和的呢?”他从容地一笑说:“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是生活的调味品。”
在团队合作中,无论是做项目还是参加比赛,还是平常的学生工作,他都会把最重的任务留给自己。在分配任务前,会自己先把工作弄清,理顺,牢牢记在心里,这样在完成任务时才不慌。在分配任务时也会充分站在其他成员的角度想问题。当被问到“这样是否会很辛苦时,他笑着说:“我宁愿自己身体上劳累一些,也想让精神上开心一些。我认为良好的团队关系与凝聚力是圆满完成工作的基础,我不愿牺牲团队关系来换自己的安逸,我是领导者,也是参与者。”
也正是这样将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邓郭欢,赢得了与他合作的团队成员的信任与赞赏。当被问到“是什么推动着你不断向前呢?”他思考了一会儿说“是我在乎的人的认可和期待吧。其实我有时也会自卑、迷茫,是一同工作的同学,把他们的期待、认可,都让我很有成就感,激励着我前进。”
案牍磨心性,诗酒衬少年。邓郭欢,一位有着诗意的少年,用他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诗歌的虔诚,对工作的不焦不燥,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他像奥德修斯一样,不惧风雨,也不会在塞壬的歌声中迷失方向,迷失对热爱的事物的那份纯粹的初心,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