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人物 >> 正文

【讲座实录】东西:“智慧之光”文学名家系列讲座——灵感从何而来

来源:作者:邹志蕾 杨韵雯 刘叶 黄玲慧
时间:2020-11-17 22:54:53点击:

【个人简介】东西:东西(1966 - )原名田代琳,笔名东西。广西天峨县人。1985年毕业于河池师专中文系。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广西作家协会主席。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中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讲座全景

东西开授讲座

(通讯员 邹志蕾 杨韵雯 刘叶 黄玲慧)

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同学们,晚上好!感谢主持人的详细的介绍。感谢湖南的作家们、老师们、同学们,用珍贵的时间来和我们交流。也感谢我们广西来的几位嘉宾。因为湖南师范太有名了啊,我们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在这里办了一个学习班,就是广西“四个一批”来了一百零一人。我们从一号到五号都在你们传媒学院那里学习。所以我们这几个嘉宾也是学习班里的班员,今天来捧场。为什么到湖南师范大学来学习,因为你们这个学校的传统非常好。我们总书记刚刚参观了岳麓书院。你们的领导说:“酒在你们这边,瓶子在那边。”岳麓书院真正的材料都在你们大学。还有师大文学院的传统也非常深厚。我非常尊重的少功兄长,今年上半年还给我写了一篇文章,还有何立伟兄长,都是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甚至是发起人。还有诗人张枣。你们的艺术学院也出了一些名人,比如说李谷一、陈思思,还有大兵。大兵跟我是朋友,他的那些小品很犀利,原来是从你们这里出去的,开始我还不知道。你们还有很多老师写作,例如汤素兰老师等等。所以我觉得这个学校我们来交流是非常好,我这种讲课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你们身上可能会感受到这种非常深厚的文化气息。看了你们的历史,好像钱钟书和他的父亲都在这里待,所以三闾大学肯定是写你们的。

那么为什么想到这个题目呢?其实写作呀,谈来谈去都是那些话题,都听烦了,什么结构啊,主题啊,语言啊,细节啊,怎么塑造人物啊,这种技术层面上的事情,其实每一个老师都会讲,但是很多老师不敢讲灵感。为什么?这个就是考验那个老师真不真诚,敢不敢讲真话,而且怕讲得不好。这个话题我也是试着讲一下,主持人他问我讲什么,我想了一下,那就结合自己的创作谈谈灵感吧。因为这个话题是不好谈的。我们知道在这个古典文学时期,这些作家们都有书信往来。比如说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他们那个时期,他们一写小说写到激动的时候,他们会写信给他们的情人。告诉他们的情人说他们最近写了一部很好的小说以及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他们会长篇大论地去谈他们的灵感,这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就看福楼拜写给他的女朋友,说他是怎么写包法利夫人的。你们如果认真地观察的话,你们就会发现他里头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这很奇怪,为什么作家们都喜欢把自己的灵感和情人倾诉。因为那时候的读者又不能面对面,信息又不像今天那么发达。我们今天有手机,只要一添加微信或者微博,我们发一个短信,完全可以和陌生的人谈上,甚至视频都可以。但那个时代,一定跟他最喜欢的人。甚至有的人还跟他的母亲,跟他的夫人来谈这种创作起源。他的灵感是可以找得出来的,我们可以找得出他为什么创作这部小说。

可是今天这个时代,首先是我们作家们都很封闭,他不敢袒露自己。不敢袒露自己就因为要弄得很神秘。我看网上说为什么那些学霸他都说自己不太认真学习。但是你信不信?他越说他不认真他就越要显示他天才的那一面,好像他就是天才,所以他不认真学习也能成学霸。那么我们作家呢,他也不讲真话,他说我这是随便写的。你说他不认真写的,随便写的。你想他随便写的就能写出一个名著了,那他认真起来那还了得?所以他们也不真诚。我们现在要去追寻作家这种真正的灵感是很难了,包括我自己在谈创作的时候,可能我会有好几种说法。但是每一种说法可能都是真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生研究,它有挑战。你比如说韩少功先生写《马桥词典》,我们如何去追寻他的灵感?他自己也不会告诉你的,对不对?你就是把他灌醉了他也不会告诉你。可是有的评论家说他是模仿哈雷尔的。我觉得不是的他肯定有自身的东西在里面,但是他肯定有启发。那么可能最真实的启发来源于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在看九十年代初期少功翻译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这个版本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马桥词典》小说中间部分就有一个“媚俗”“瑕疵病”等等的解释。那么会不会是少功先生他在翻译的时候受到了这些单词的影响。所以这些东西很神秘,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那么,同学们,我讲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跟很多大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会说一个事情:“老师,我想写,但我不知道写什么。”这个可能是困扰你们最大的问题。我也想做作家,但是灵感在哪里?我找不到。这个是你们的当务之急吧。如果你有灵感,你又有写作才能和激情的话,那你不就是作家了吗?所以这是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话题。

那么我们看早期的小说。《红与黑》司汤达,我最近重读了这部小说。1830年出版的,相距我们190年。我觉得文学没有进步啊,同学们。我们还写不过一个190年前的作家。为什么?他写得确实好啊!他怎么来的呢?他是根据一个新闻事件,说的是一个家庭教师跟雇主家的太太发生私情。后来太太为了摆脱他的纠缠,家庭教师就把她杀死了。这是一个新闻事件,当时就登在司法诉讼的一个简报上。司汤达看到这个故事后就觉得很有意思,想写一部小说,于是才有了《红与黑》这部名著。那么我们可以说灵感来自于哪里?灵感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一个故事,一个新闻报道。

那么我们再看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我们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为什么这么称呼我们等一下再讲。《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拓展了现代小说,是“自然主义小说之父”,这是左拉对他的评价。他写《包法利夫人》是因为他父亲在医院工作,遇到一个自杀的妇女。父亲在抢救这个女人的过程中没抢救过来,因为是情伤自杀。他就把这个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知道这个故事,他觉得应该写一篇小说,那么就有了《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这个还是来自一个社会新闻,来自一个生活事件。

我们再看《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他写《安娜卡列尼娜》,是源于他周边五公里有一个妇女因为感情的问题,就是情人爱上了别人要抛弃她,然后她就投身于一个货车的车轮之下。这个事情震惊了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就写了《安娜卡列尼娜》,一部伟大的著作就这么诞生了。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他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生活的事件,来自于他的邻居。这个是不用怀疑的,他们自己都这么谈的。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些作品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灵感。《老人与海》是有原型的,在海岸边《老人与海》有一个老人打到一只大鱼,后来拉回来只剩一个骨架。海明威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后来写成。所以我们就发现在那个时期的作家们,他们大多取材于生活事件。所以我们不否认灵感是多方面的,但好多作家灵感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某个事件对他的撞击。

那我自己也想结合我的小说谈一谈,因为谈我的小说是真实的,谈别人的都是揣摩或者听说的。从我的身体发生出的小说,比较真实。比如说我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写一个父亲为了改变孩子的命运,然后把自己的儿子定点投放到一个富人的家庭,他就做了十三年的影子父亲,因为他是一个打工仔,改变不了命运。第一次的灵感来自这里,我想写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品,我就在我的书房里徘徊。我就想现在的阶怎么改变命运。假如我现在没有因为读书从乡村走出来,我怎么改变我的命运。如果我不是因为读书写作走出来,怎么办?我经常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们八九十年代是要努力读书,那时候就业压力没这么大,我们只要考上一个中专就可以工作了。可是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很多。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他怎么改变?当然有很优秀的,他们读博士,他们有创意,他们出成果。但是还有一部分在乡村里的人怎么办?那么我最早想到“拼爹”这个词。这个“我爸是李刚”引发了中国的一个大讨论,我也会注意这些新闻。我们作为一个没有社会关系的人怎么去改变?我就想,有一个很投机的方法,如果自己真的改变不了,就把他投放到富人家里去。这是把你认同到很低很低位置的时候。我就看到我回乡村的时候,我的同学们经常找我帮他们孩子找工作。我就想,这是一个非常不道德的做法,但是他确实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现实故事。由此有了这个灵感之后,我才去写小说,写小说之后才产生了他父亲在招工时被人冒名顶替了。然后才会产生他的高考被顶替了。当他进城打工觉得实在改变不了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才想了这个办法。前面两次是别人篡改,最后一次是自己篡改。当他的小孩长大以后做了警察,发现自己的父亲是这样一个父亲,还活着,并且高考被顶替了。一查下去他自己才知道父亲是要他享受今天这个成果,于是他把他的档案自我又篡改了一次。那么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在完成一个改变命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主张奋斗才是常道。不是主张按故事里的人物的方法干。但这个非正道,就提醒我们在今天这个社会还存在着固化,存在着改变之艰难。今天我们同学们要通过努力去改变,不要通过这种歪门邪道去改变。这个篡改的灵感就是这么来的,基本上来自我对世界的关注。我并不是说看了高考被篡改之后才写的,我是想怎么去改变而又不能,才想出这个办法。我才写出这个小说。前几个月,不是山东发现两百多个类似的故事吗?所以余华给我发短信说网上都是被篡改的命啊。但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原来就知道有这么一些人。这个就是我写作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我对现实的考虑。其实啊,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来自于生活,灵感也是这样。

那么还有一些什么方法让我们获得灵感呢?比如思考!我觉得思考也是获得灵感的重要渠道。最典型的是荒诞作家卡夫卡写出的《变形记》。你说他这个灵感是来自现实中的故事吗?所以我们小说有多种写法。有很多作者是在生活中找故事。这里发现一个离奇的故事我就去写一写,有很多这样的。但你不一定写得好,因为今天生活都比虚构还精彩的时候,你写不过来。我昨天吃饭还在想,有一个事,是一个博物馆馆长退休以后用假的画换真的画,换出去一卖才知道他的前任早就换过了,他用来换的画就是假的。你说这个虚构都虚构不出来,有的小说都没有这么好的虚构。这样的故事你还写小说吗?当然要写,但是你这么写是不行的,你要有思考。我认为像卡夫卡,他写《变形记》,有的作家做梦他也不明白,我觉得一定是这个社会刺痛了他,是某一件事刺痛了他,然后他产生了一种思考,把人变成甲虫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一直就想把自己变成人。可是他变成甲虫还是很善良的,想着怎么请假,家人怎么善待他。可是家人觉得这是一个丢脸的事,父母嫌弃他,妹妹开始还照顾他,后来也烦了,慢慢就死了家人就把这只虫扫到垃圾桶里丢出去了。那这个我们讲生活中是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事情,卡夫卡这个灵感我认为是思考的结果。

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思考的结果,你比如说余华他多次谈到《许三观卖血记》。他和他的夫人走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看见一个人在哭。他们俩就猜那个人为什么哭,是亲人走失了吗?还是被骗了?讨论的时候就想到他们家乡曾经有一卖血的人。他就想那个人会不会是卖血卖不出去,拿不到钱啊?于是他才写出《许三观卖血记》。但是我觉得这种,他这种是从那个哭泣的老头身上得到的灵感,看到他哭产生联想思考得出的结果,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不是这个老头告诉他是因为卖血卖不出去而哭。那这就是一种思考的结果。

因为我是住在广西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河池。我的祖籍是在怀化,但我们已经过去九代人了。在我家的族谱上都写着来自于哪个地方,在我祖父的碑上从哪里来的,很清楚。我当时对这个记录表示很怀疑,但是当你们湘西的作家田耳,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到广西工作的时候,因为我们同姓,我就跟他对字辈,发现我们竟然是一代人,而且是一只。我才相信我的族谱和这个墓碑上的记录是真实的。那么我们生活在广西这种偏远的地方去写作,如去找我们的创作灵感,而且还要突破,很难。你湖南还好一点,湖南八十年代湘军很有名的,出了很多文学大家,什么古华呀,现在王跃文啊,何顿啊,数都数不过来,还有在座的各位,先想好笔名。所以呢,我们在边远省份啊,我们天分要很高,才能写得出来。

那么我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品叫做《没有语言的生活》。这个灵感他是怎么来的,我结合谈一下。因为我生活在那个地方很闭塞我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说我的家乡很落后,很封闭,“刀耕火种”。我觉得是啊,有道理,可是,它很美啊,它的山水很漂亮。但我八十年代读书那个时候那叫落后。那你们呢,你们湘西也很美啊,那时候叫不叫落后呢?因为有沈从文,你们把落后变成了美。所以落后的地方是可以变成美的,但这里必须要出一个伟大的作家,否则它还是落后。我看了沈从文的小说之后我才觉得我的家乡跟它一样漂亮,我不觉得它落后,我觉得它很美,所以我产生一种创作的欲望。但是我写作我要想,如果我写得不好,我不独特,那别人照样还是不读你的小说。

所以有一年我回家乡过年,我的姐姐说我们村里来了一位聋人。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他要找谁,他要去哪里我们都不知道,这是哲学问题啊。但是他很勤快,他住在这个村里面,他帮大家干活他帮谁家干活呢,谁家就给他饭吃,给他酒喝。唯一有个问题是,你发出一个指令,他的反应不准确。比如说你叫他去砍柴,他去锄地。你喊他去割菜,他去割草,他听不懂。但是他做了半个月之后他就离开村庄走了。我想,这可以写一个小说,这是生活给我的一个灵感。我的灵感蹦出来的是它很像我们中国的政治。那时候我们中国下一个文件,比如说“打预防针”,到了省里面就变成“打针”,到了市里面就变成“打”。它那个信号在层层减弱。那么他这个听不见不就反映了这么一种现实嘛,很有意思的。

我要写小说,于是我就想叫《哑密》。我想好了这个标题写了两千多字,我突然觉得不行,我绝望,我说么写下去还不是一个好小说。所以我从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如何思考弥补。我就在我的书房里走,我喜欢写不出的时候就在书房里走,转圈。我想到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他写盲人之间,师傅带着徒弟,告诉徒弟拉一千曲子,就能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有装着治疗眼睛的方法。后来陈凯歌改成了电影叫《边走边唱》,很悲惨,只卖了一个拷贝。因为那个时候正是中国文学青年大量流失的时代,但其实这是一个好作品。后来这个盲人一直到处走拉着琴,当他终于拉到师傅要求的曲目数量时,琴弦突然断了,于是徒弟拿出那个药方,请那些能看得见字的人“你告诉我,这个药方是什么。”所有的人都说那是一张白纸,没有药方。但是他很感动,他觉得虽然不是药方,但是他活着的一辈子都在希望之中,这是他师傅给他的。诶,我说我写一个《哑密》能超过这个小说吗?太难了。我一个耳聋的人我能超过史铁生写的《命若琴弦》吗?显然超不过。史铁生,高手啊!

那我又想到了韩少功的《风吹唢呐声》,拍成了一部电影,写城里的哑巴吹唢呐,用唢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哥哥了一个媳妇,他哥哥不珍惜这个嫂子,经常打骂。这个哑巴就经常关心这个嫂子,他嫂子就在这个哑巴的身上得到了一种温暖。后来这个哥哥出事了,嫂嫂改嫁,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地离开村子,嫂嫂告诉村里的人要善待这个弟弟。诶,我说我写这个小说能超过《风吹唢呐声》吗?

那么唯一没有人写的就是聋人嘛,聋哑很多时候就是同时的。所以我就停下来了,我就想我这么写下去《哑密》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好小说,它不会是一个有特色的小说。所以我的灵感在这里遇到了阻隔,我就在我的书房里徘徊,彷徨,大约一个星期之后灵感突然降临。当时我在写作之间明显感觉到灵感的到来,因为我在写的时候明显地记得墙的颜色,灯的颜色,夕阳西下时线怎么照进来我都记得。我走到门口我一拍手,为什么不能把盲人、聋人、哑人放在一个家里,这个时候灵感来了。所以我这个《没有语言的生活》就是父亲是个盲人,儿子是个聋人,儿媳妇是个哑巴。他们生活在一个家里,首先这样一个设定,就给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怎么交流,他们怎么生活,它要传递什么样的主题。但是那个灵感降临的那一刻,我是清醒的,那么就改变了我这个小说。我把前面写的废除了,重新开始写。

1995年的春天,大概是一月份,我写到3月15号写完,把这个小说从河池邮电局的邮筒投进去之后,我就到南宁的《广西日报》上班。因为当时他们要调我,我说:“你们先不要调,给我写完我这个小说之后我再走。”这个主任也是个作家,他就多给我二十天时间给我写好。我知道如果我不写完就离开,这小说就写不好那么从此这个小说就改变了我的命运。就是这个灵感太重要了,我得感谢这个灵感的到来。你们中文系的同学,你们在阅读世界名著也好,古今中外的作品,你们看见过这样的结构吗?看见过这样的小说吗?如果你没看见过,那我这个灵感就太棒了。后来改编成电影《天上恋人》。董洁演哑巴的儿媳,刘烨演聋人,还有冯恩鹤演那个父亲在我的家乡拍的。后来又改成了舞台剧,叫《天上恋曲》,获得了国家重点工程。然后又改成电视剧,刘威、唐嫣主演的,在央视八套播出。就是因为这么一个构思改编了,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电影、舞台剧、电视剧获奖。那么下一次改成舞剧,它一定会获奖。你想,一个聋人一个哑人一个盲人,三个人在一个舞剧中表达故事,它不获奖是不可能的。你觉得是写残疾人吗?是写沟通吗?鲁迅文学奖的评语是“他们的身体虽然残疾了,精神确健康的”。那么他们同时每个人利用了对方健康的器官达到了有效的沟通。那么他还是我们一状态,一种我生活在边乡村那种看不到听不见说不出的那种状态。所以它是综合的,下面我会谈这个问题的。

所以这种小说它是靠思考。你比如说我喜欢的法国作家罗布·格里耶,他写的《去年在马里安巴》,我太喜欢这小说这部电影了。很难看,就是很闷,你们看不下去。但是有理想的人你去看一下。他写男主人公在度假的圣地,突然碰到一个很漂亮的女的,然后这个男主角就不停地跟她说:“我们去年在马里安巴认识的,我们俩个好上了的,你是答应我们今年要在这里见面然后要私奔的。”那个女的一头雾水,想着我都不认识你,但是这个男的不停地跟他说,还说出了无数的细节。这个女的慢慢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她自己的记忆问题。这个男的不断加强强调去年在马里安巴,最后这个女的离开了她的男朋友,真的就和这个人私奔了。你说这个灵感它来自哪里?我不知道,我无从去考察罗伯格里耶,但我喜欢去探索。所以我们今天讲灵感从何而来不是去告诉你所有的灵感我们都清楚。我们只是好奇地去探索那些文学大师们他们的灵感可能从何而来。我觉得这是教你们一个写作方法,同学们。我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就去揣摩那些好小说,好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然后我怎么样写出自己觉得好的作品,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不知道,罗布·格里耶他碰到这样的故事吗?我不知道,但是这一定是一个思考的灵感。那么刚写作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小说好在哪里,但是就知道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忽然发现这小说太好了,它有点“洗脑”,也有点像“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它同时还有一点就是人是可以控制另一个人的,它又有新的选材,它同时还有什么?它还有也许这个女的是真的失忆了,对不对?也许她是真的失忆了,所以我看这些现代主义的小说多了,我的写作就开始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是尽量地去思考,从思考中培养灵感。

我在2003年写过一篇小说叫作《请勿谈论庄天海》,思考了这个,当然也有现实的努力刺激。因为福楼拜说过,他的学生叫莫泊桑,他晚年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就是《项链》那个作者,《羊脂球》作者——莫泊桑。他开始写作时说:老师,我写了个小说,你帮我看一下!很兴奋地给福楼拜看,福楼拜说:你不要写这个小说,你现在就骑着马出去转一圈,把你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后来莫泊桑就骑着马真的在巴黎街道上走了一圈,把他的所见、所思、所想写了一遍,觉得真的比他的小说要好,所以从此以后莫泊桑就不开始急着写小说,而是锻炼自己观察力,锻炼自己记忆准确的这样一种能力,所以福楼拜说,他的灵感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他的灵感是怎么来的?他的灵感是靠勤奋得来的,是靠我们所谓的“沉重的屁股”,一个作家都有一个“沉重的屁股”,他要坐在书桌前写作才能得来。

那我们也是这样,我觉得我身边有很多人很好玩,他是不能谈论的,那我们年纪的时候又喜欢谈论别人,你知道人在人面前喜欢谈论别人这是人性,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不是人,知道吧?但是当你谈论一个朋友的时候,你的话题传过去的时候,他又非常生气,说:哪个人背着我说话坏?这个事情对我有点刺激,我就写了一部《请勿谈论庄天海》,我就设计了一个人物,他叫庄天海,这个人是不能谈论的,你一谈论这个人就倒霉。但是,你的任何好事情都是他给的。比如说这个女的谈恋爱,她说是庄天海介绍的,于是一个大龄女就去找这个女孩,她说你介绍我认识一下庄天海,我现在找不到对象,听说你现在这么幸福,是他做的媒人。她说:狗屁!我的男朋友都跟我吹了,我不认识什么庄天海!她刚骂完这句话,回到家里电脑就被偷了,然后就很紧张,一个警察发现她把不雅照片全部都在网上发了,然后她的父亲很紧张,就说你缺钱跟我说啊,怎么把照片都卖到网上去了。然后这个警察就跟她去找电脑,找回来以后警察就告诉她说这个警察的脚也跌断了,然后警察去住院,他们两个产生了感情,骂了一下庄天海,接着他的骨头就错开,重新动手术。所以最后谁都没见过庄天海,个个都怕庄天海,这不能说他了,最后她怀不上孕,就说是不是我们骂了庄天海。后来都去上香拜,说庄天海啊,庄大人啊,让我怀上孩子,然后还警告警察老公说你不要再骂了,于是最后终于怀上了。怀上以后孩子生下来后不会说话,还是对庄天海不敬,于是去叫他,去公园里叫他,怎么都不说话,到一两岁都不会说话,尤其是有人在公园里逗他的时候一股风从后面刮过去,孩子惊呼地喊了一声:庄爷爷!它就写出了一个人的不自信吧,我们所有的失败都可能要找个借口,可能是别人害我们,可能是不恭敬,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它形成于不可见的力量,所以接下来你们写小说要注意。它也有可能是一股我们看不见的力量,对吧?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所以很多评论家就说,你写这庄天海,我哪儿懂啊?小说家他不知道的很清楚,但是它有意思。

就说我们思考,你像《等待戈多》,我们等待了一天也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他永远也没有出现,那我这个小说也是受它的影响。接下来我将讲讲另一种灵感的到来,所以没有一种灵感是一劳永逸的,它是综合的,所以我们谈灵感的时候有一点伪命题的味道,我们不是说同学们一看到这个标题得到灵感就可以写出来好的作品,那是没有的。这种作品,“思考”是和你的学雅、你的见识、你的生活综合起来,思考得到的灵感,然后你来写。我们很羡慕那些作家的这种灵感,而全世界有很多作家有相同的灵感。《我们的父亲》当时在拍摄的时候,那个导演就是《平凡的世界》那个导演毛卫宁,他拍过《我们的父亲》,他说东西你看一个电影叫做《战场上的布谷鸟》,他说如果是国内的导演导的我就怀疑他是受那个《没有语言的生活》启发,但是欧洲的导演我就觉得肯定是没有看过你的作品。其实构思是类似的,写二战时期,当然不是我这种构思,不是盲人、聋人、哑人,它是二战时期一个苏联红军一架飞机跌落在了一座芬兰的岛上,然后一个芬兰的德国的雇佣军他要当逃兵,他就一路爬到了岛上。第三个人是这个岛上的一个寡妇,芬兰人,一个寡妇,她说的是芬兰土语,就说土话,我们说湖南话和普通话的区别。那么这三个人就在这座岛上发生的故事,讲战场上的布谷鸟。首先,苏联士兵说的是俄语,芬兰的志愿军说的是芬兰官方话,那个女主角说的是芬兰的土语,他们三个人谁都听不懂谁说什么话,两个男人都爱上了这个女人,然后产生了很多误会。到最后战争结束了,因为天上撒下来一张传单说二战结束了,苏联士兵就掏枪向天空庆祝,因为他看到传单,但是这个芬兰士兵认为他要开枪打死自己,首先就向他开了一枪,然后苏联士兵同时向他开了一枪,两个人就死掉了。最后,这个女人就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双胞胎。

这样一个故事,它和《没有语言的生活》在意蕴上有些相似,就是说沟通的艰难。所以构思的巧合,我觉得一个作者应该幸运,我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知音,在另外一个地方还在跟我想同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美的事情。所以今年上半年邵峰给我写了一篇文章,上半部分就写到我们隔着一路湾,互相捡石子,对方的文字,想想这也是写作的温暖。欧洲有一个导演在跟你思考同一个问题,但是他的故事和你不一样,你就相信这种相似的灵感很多的。还有第三个在阅读中得到的灵感,在阅读中得到的灵感很多了,作家写作,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来得到启发。就是看别人的作品我们再来写这个作品,这种事情是很多的在作家身上。我就产生一些想法,在1830年,司汤达出版了《红与黑》,他写了一个家庭教师爱上了市长的夫人——得·瑞纳夫人,然后写这个女人——得·瑞纳夫人的心路历程,然后写于连的成长过程,后来于连到了巴黎,又爱上了玛特尔,这是一个出轨的故事,对不对?也许一个男人雄心勃勃地想打入上层社会的故事。那么我们再看《包法利夫人》,1857年,他也是法国作家,他会不会受到司汤达的影响呢?会不会受到他的启发呢?阅读过他的《红与黑》吗?,他写包法利夫人,对她的丈夫查理不满,然后爱上了罗多尔夫,爱上了莱昂,最后自己服毒自杀的故事。可是司汤达小说的结尾,当于连被砍头之后。得·瑞纳夫人也带着孩子也服毒自杀了。有很多故事很巧合,但是他们不会承认他们受到这些影响,但是这些巧合我们去追随一下会不会是一种阅读启发。然后我们再想20年之后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他会不会受到司汤达小说或者是福楼拜小说的启发和影响呢?我们去猜吧,会不会。我觉得一定会受到影响,你看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就是写安娜的哥哥和他的女教师,也是家庭教师有私情,写的信被他的老婆发现了。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样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第二节就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从房间里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沙发上,不是睡在床上,因为被老婆赶出来了,是因为写给家庭女教师的信被发现了,然后写了一大段后,安娜才出场,因为安娜从圣彼得堡坐火车赶到莫斯科要给哥哥嫂嫂调解婚姻的不和谐来了,但是没想到在火车上恰恰就和沃伦斯基的母亲坐一个包间,然后有名的花花公子沃伦斯基在接母亲的过程中就认识了安娜,故事是这样开始了。你看他设计的开始还是家庭教师偷情的故事,那不是主线,主线是安娜。看同样是写一个女性对自己丈夫不忠,那么包法利夫人也是这样一个结构,对不对?所以我们就要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可能它都是相关的。我们的著名作家莫言先生他就承认福克纳和马尔克斯是他的两座熔炉,他不能靠他们太近,如果靠的太近,他会被他们融化掉,就可以说明他也受了这些作家的启发,也受了这些作家的影响,对不对?那么马尔克斯又受谁影响呢?他说看了卡夫卡《变形记》后我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这是马尔克斯自己说的,他说我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他解放自己了,他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

所以阅读的影响,所以灵感从阅读中得来的作家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去抄袭或者模仿,你可以得到灵感,但是要超越他,如果你还在他的写作水平之下,那么你就不要去碰这样的题材。所以,这种从阅读得来的灵感不是可以一一列举的,很多。所以我们说灵感,但是灵感是非常复杂的,是综合的。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得到一个灵感就坐享其成,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作家写作的时候有好的构思却没写好小说。为什么?因为在得到灵感后没有珍惜,没有想清楚,他没有思考,他没有对比,所以这几种灵感的到来给我们一个联想,就是说首先我们要扎根生活,懂得人性,我们讲的这种扎根生活不一定是说要去劳动,当然我们要去接触大自然,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这个是需要的。就像我们今天的孩子们在城市里长大,我们并不了解乡村,我那个《篡改的命》写出来后新疆有一个报社的记者采访我,他说东西老师你写那个农村真的有这么不堪吗?我说你到过农村没有,他说我去过农庄,就是他说那种农家乐,我说这不算农村。所以是说作家你的高度决定了你的视野,为什么我们说盲人摸象,我们摸到腿我们就说象是个圆柱体,摸到肚皮就说是个墙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全景我们就会认为大象就是我们摸到的那个样子。如果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写的越准确,越好。

所以这个生活给我们的灵感一定是有力量的,是温度的。那么这个思考给我们的这个灵感它是有深度的,阅读给我们的灵感是有坐标的。我们知道全世界的作家写了什么作品,他写题材是怎么写的,我怎么去回避它?我应该怎么写?如果你不阅读,你就以为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因为你不知道早就有人给你写过了。我在十五年前写一本小说叫做《戏看》,因为我们不是看戏吗,你们是观众,我是演员,但是我是反正看的,叫做戏在看人,那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一个搞戏剧的在柳州搞了一台戏,编剧很紧张,会躲在舞台上看领导看这个戏的反应,谁哭了没,谁鼓掌没有,谁提前离场了没,要登录下来。我说这个写的好,叫做戏在看人,我就觉得这个角度非常好,生活这种灵感同时又有思考,我认为这个角度很好。那么,你就觉得这个小说很牛逼,你就说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小说。多年之后我看了汉德克的剧作后就感叹那人家也是太高明了,你这种角度人家早就有了,他写四个演员在舞台上,去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汉德克,奥地利剧作家,一九六几年写的巨作《骂观众》,他首先有规则,观众朋友们,你们如果进去看这个戏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好,不然就不要进去。第二个是要感觉到你不受伤害,你才进去看,然后就开始四个演员骂观众。你来了?你不是不喜欢看戏吗?你穿这么漂亮,你太虚伪了。你西装革履的其实是没文化的,骂了两个小时,戏剧叫作《骂观众》。一般来说我们是观众在评判戏,但换了个角度是演员在评判观众,所以我看他这个角度和我这个《戏看》是异曲同工之妙的。当然我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没有看过他这个小说,那么我们再想《阿Q正传》影响了多少中国作家,我们多少人在写精神胜利法,我们哪怕切割阿Q的一小块,然后很多作家都写成了名篇。这个肯定是受鲁迅先生的阿Q的影响然后派生出新的人物,这就是阅读。

所以我在看萨特的《魔鬼与上帝》的时候,这个构思特别好,一个人,这个上帝已经死了,我就要作恶。那么你们说上帝存在,我作恶的时候为什么上帝不来阻止,后来不行,人家跟他赌,你是不会做善事的,于是开始行善。开始行善的时候他发现他知到的人死亡比他作恶的时候还多,那他就觉得不能做善,也不能作恶,应该做个正常人,我觉得这是个经典的母题,这个在巴黎上映的第二年,意大利的剧作家卡尔维诺写了个小说叫作《分成两半的子爵》,他写这个子爵上前线打仗,一个炮弹落在他身上把他打成两半,然后先是恶的那半回到城市,看到树就劈成两半,看到一个苹果就劈成两半,看到一个小动物就劈成两半。村里面人人恨之,就盼望着善的那一半赶快回来,否则村庄就凉了。然后不久,善就回来了,他就行善,哪家有吃的就告诉他们哪家有粮食,各个人都去抢,最后也有很多人也恨善的那一半。但是他们两个同时爱上一个牧羊女,于是为了抢这个女人,他们两个开始决斗,善的那一半和恶的那一半决斗,在决斗的过程中鲜血溅了出来,这两半就合成一个人,最后就回到一个正常人。我就想会不会受到萨特的《魔鬼与上帝》的剧的影响,是不是看过这个戏。

我们说灵感从哪儿来,不是说明确地告诉你灵感从哪儿来,它可能从,因为年份巧合,而且那个时候他正好是住在巴黎,我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我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联想。我觉得去探索这样一个问题是非常有趣的,包括作者和研究者都非常有趣。我们在阅读得来灵感的时候一定要超越前面的人,或者是说我们要创新,而不是在他的灵感之下,如果你没有超越,你就是模仿。再次你看假设卡尔维诺是收到萨特的启发,我是说假设,我没有确证,那么他就用圆的两半来形容萨特。所以这种是非常高明,所以说有点时候我们看见一些作家的构思,这种灵感,我们是羡慕嫉妒。马尔克斯曾经说过,他说让他看的最羡慕嫉妒的小说就是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因为马尔克斯在老的时候,可能他有川端康成《睡美人》里老人的心态川端康城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写《睡美人》是写到老人很孤独,日本有一种风俗叫作陪睡。如果你出钱会找一些年轻的孩子陪你睡觉,但是不是色情的,只是跟你聊天,抚慰这种老人的创伤,现在日本都还有这种,但是不是色情的。老人很孤独就想找一个小女孩陪他睡觉聊天,可是他又觉得这个是非常不道德的,非常羞耻的事情,于是他就跟老板说怎么办,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先让小女孩睡下,吃一颗安眠药。然后这个小孩什么也不懂,老人在她旁边睡一晚,然后在女孩醒之前又悄悄地离开,叫《睡美人》。这个老人又得到了安慰但是又没有伤害到这些姑娘,叫《睡美人》。这个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这么牛的作家他说最羡慕的就是川端康城这种作家,写这种小说,他这种灵感他非常羡慕。就是作家之间互相倾慕,在我们看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然后再看他的《本杰明·巴顿传》,我们也很羡慕。《本杰明·巴顿》传写一个老头怎么一直长,长成一个小孩,这样写的人多了,我也写过《原始坑洞》,还没看过这本小说时,写一个逃犯躲在防空洞九个月最后变成一个婴儿的形状,最后被抓出来了。阎连科的《日光流连》他也是写这种,但是他很巧妙,一个倒着长,一个顺着长,形成一个闭环,然后他们在四十六岁的时候相遇、结婚。

这样的构思,这样的灵感,你说你羡不羡慕。卡夫卡还没有写《变形记》,那在坐的同学你想出来了,你就是卡夫卡。所以我们觉得为什么我们今天说文化创新,创意,其实就是一个灵感的事情。如果你没这种才华,你就成不了这种大事,所以说灵感是什么?灵感是瞬间降临的,富有创新的,突发性思维和装维。就是这样,是突发性降临的,富有创新的,在文化科技领域从事活动的时候,正要灵感。但是我们得了灵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劳永逸呢?而且这个话题还没接着讲,是不能的。很多作家你看他的构思,开始想法很好,开头很好,但是在整个漫长的几十万字中间,非常长,无聊。对不对?那就说在创作中间我们要灵感接着灵感,我们需要大量的灵感、构思,主题的灵感、结构的灵感、最后我们还要有细节的灵感和词语的灵感。你比如说我们看巴尔扎克的,看福楼拜的,我们同样看写少怎么写。所以我们说这些作家肯定会受影响的,你看《红与黑》,于连想抓得·瑞纳夫人的手,但是他不敢抓,他怕得·瑞纳夫人拒绝他,因为他是一个木匠的孩子,地位太低下了,人家长的那么美,那么漂亮,被拒绝了不是很难堪吗?弄不好她丈夫发现了还要把自己赶出家里去。可是他自己给自己设计了一道难题,今晚十点钟的钟声敲响之前,我必须抓住她的手,这是一个使命,他把它当成一个任务,一个使命来完成。为什么?他觉得这是他跨越阶层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所以在这个院子里,得·瑞纳夫人坐在他的右手边,她的丈夫坐在她的对面,他手伸过去几次不敢抓,那个心理活动的描写同样非常细腻。把于连那种心理活动写的非常细,最后当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他的手“当”一下就抓住了,一抓的时候,的·瑞纳夫人还拒绝了一下,最后就不拒绝了。对吧?最后就不拒绝了,最后还十指紧扣了,那么于连觉得自己是成功了。我们再来看《包法利夫人》,就叫爱玛,她第一次出轨的时候是和罗多尔夫,然后她也抓了一个手,但是只有一句话,没有像司汤达一样写的那么惊心动魄,但是我觉得语言的精彩,就是一个作家在语言写作时的灵感,迸的非常聪明的。就是说“我抓住了他的手”,罗多尔夫就像抓住了一只鸽子,虽然被抓住了,可是她还想飞走。写的好吧?这就是一个作家,你不光有一个构思的灵感你就完了,你还有一个细节的、语言的灵感。我们看这个《红与黑》,我们说他是“现代小说之父”那是当之无愧的。他写这个于连,到了巴黎之后,他爱上了侯爵的女儿玛特尔。玛特尔说你来我的房间架梯子我们约会,这一场描写又像他抓得瑞纳夫人的手一样惊心动魄。他去的时候是带的手枪的,他认为玛特尔是骗他的,他不相信这样一个贵族的小姐会爱上自己,所以他认为她是在引诱他到了房间,就会喊人把他抓住,最后要把他赶出这个家庭,所以他在爬楼梯的心理活动,到他进去后的,包括那位小姐在喊他的时候,直到他们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于连还是紧张的,他手还是摸着手枪的。那么他从这两个细节,这两个情节里面就看到了阶级之间的差别,一场约会就像一场阴谋。那么如果司汤达不是一个好的作家,他在写故事情节的时候他没有这样好的构思,我们讲就是写作的灵感,他写不出这么好。

而我们写作在堵的时候,我在写长篇的时候就会堵着接下来怎么写,我很痛苦,堵了差不多一个月了。那有大的,怎么翻过去;有小的情节,怎么写好,还有细节、人物的心理等,每一步都要考虑你自己,所以有的小说会写的很精彩,那是整个过程,它不是得了一个大灵感,我们就一劳永逸了。中国有这样的作家,他们浪费了这些灵感,我们如果阅读很多作品我们会有这些想法这么好,怎么会写的这么粗糙,怎么写的这么烂!所以我们要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和灵感出来,包括一个好句子是怎么出来的。

乍看的时候房间乱糟糟的,他不适应,两天之后他就适应了,作家用了一句话写的很精彩,他说就像把两只脚伸进了旧拖鞋里面,这就是他当时的感觉。

我们看福克纳写爱情的时候,写一个炉火的灶膛,他写一个男的爱上女的了,那个女的从那个地头走过,那个黑人,两个都是黑人看见的时候,怎么写这个男人的心理感受,这都是语言的精彩,他也是靠这个灵感迸进来的,我们写就是心头像鹿,像驴撞一样,得是大驴,还不是小驴啊,但是他写的是,他感到胸口膨胀,膨胀到第二颗纽扣都要崩裂了,他把这个感觉写了出来,他在写《我在弥留之际》,写一家人送他母亲这个棺材啊,尸体回家乡去安葬,历经了很多磨难,当它运那个马车路过一条河流的时候,上面冲下来一根木头,把他母亲的棺材啪地撞翻了,然后他一家人去捞这个棺材,把他母亲这个棺材重新捞起来,那个时候他写这个木头飘下来的时候,像上帝的一只手,他说把这个棺材就推翻了,这些就是说我们在用心体会啊,就是说我们得到灵感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但是在写作的时候我们还要寻找这些包括语言的灵感,要找这种最优秀,最好的,来表达。那我们只要阅读,我们只要思考,我们只要去扎根生活,了解生活,多结交朋友,就像当年蒲松龄开茶馆,你们讲鬼怪的故事给我听,我就请你们喝茶,哪怕是道听途说的,它都可能对我们的创作有激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我们想写什么,我们找到想写什么我们再去写,怎么去写它,这样你们就可能成为一个作家,我先讲这么多,好吧,谢谢。

主持人:同学们听到东西老师精彩的讲座有没有灵感啊?今天晚上回去会不会有了灵感去写啊,我是得到了很大的一个灵感,我觉得因为我最近也在写一个长篇,今天晚上我就认认真真在做笔记,所以我是有很大的一个收获,那我们机会难得,现在有一个互动的一个环节同学们有提问的吗?有什么文学上的疑惑啊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当面向东西老师提请教。

提问: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刚刚提到创作的方法,然后平常您的一个经历就是说,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卡住了,卡了很多月,就是一直在等这个灵感的降临,然后我就有一个疑问,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是突然卡住了,尤其是长篇,在卡住的时候,可能是灵感确实是降临了,但是我会发现我要为了这个灵感去重新整理所有的架构,重新去推翻以前所建构的一些东西,然后这种时候,我可能是要做一个删改,我觉得还是挺苦恼的,包括还会让我想,我下一个灵感降临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再做这样一个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初始创作者的一个比较幼稚的疑惑,也想请老师回答一下,谢谢。

东西:谢谢,这个不是一个幼稚的问题,这是一个写作者,一个老练的写作者提出的问题,因为你讲这个方法我也在用的,比如说我写这个长篇我写到十五万字,我写不动了,或者我觉得我写下去是非常平庸了,我就卡住了,我怎么去突破它,我要重头看,我会把这个人物的逻辑性全部要捋一遍,就他经历了哪些事件,他到了这个地方应该怎么样,你在捋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可能走上歧路的东西,那么幸好卡住了,如果你不卡住,你硬写下去,那就是一个次品,所以我在写的时候,我几个人物,我如果卡的是女主人公,我就把女主人公从头到尾的,到我写的这个过程,我全部要捋一遍,我把她的事件列下来,那么到这个地方,她的心理状态,行为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才能准确写,如果我写的是一个男主人公,我就要把男主人公所经历的事件列出来,而且在列的过程中,我会废掉三千字或五千字,叫做写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工作的量在那里督促我们,如果今天不写点字,就好像我这个作家没有完成我的任务,可是怎么办呢,我必须要写啊,好了这个任务量或者你的这种这种紧张感让你写出了废品。所以,福克纳写小说怎么写,他一页只写一句话,后来莫泊桑说你这不是浪费纸吗?他说,我告诉你,我一页只写一句话,后面的空白全是来补充这句话的,他是这么来写小说的。这跟美国那个《肖申克的救赎》那个流行作家叫什么名字来着?史蒂芬金,他们写小说他也列提纲的,乔伊斯写小说他也列提纲的,他朋友来请他去吃饭,他说不行,我今天才写了七个单词啊,他说像你这样的作家,七个单词就可以,怎么排列我还没想清楚,那么每一个写作者他都在绞尽脑汁地,这个东西是必须的,我就觉得你的难度越大,可能你就会出现好的情节了,如果你的难度越轻,你就要警惕了,所以好的作家是写的越顺越警惕,我们现在写作,超过一千字我就停下来,就今天我写了一千字我会警惕,我就会觉得这一千字怎么会这么顺?回头看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但是你是磕磕绊绊的,结结巴巴地把一千字写完了,反而是可能最好的,所以这个方法可能非常累人,但是你没法,你没有投机的办法,我的回答是这样,谢谢。

提问:我想问的是,相对于产生文本的灵感来说,那个结构的灵感它是怎么得来的,就好比是莫言的《酒窝》那种,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从何而来。

东西:这个结构的灵感,一个好小说的结构好,它确实成功了一半,最典型的例子我举的就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福克纳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美国作家。他写《喧哗与骚动》他是写一个家族的故事,那么开始他想写这个家族故事的时候,他是用智障者的视角来写的,后来写了一边他觉得不行啊,就是不好呀,然后他就废掉,放在一边,然后他就又换了一个人,就换这个家庭里的另一个人,又把这个故事写了一遍,最后他也不满意,他又放在一边,再换一个人,又写一遍,还不满意,三遍了,换了三个人的视角,最后他就用他家那个佣人,那个黑人,就把这个故事又写了一遍,每一遍他都不满意,最后他把这四边订成一本书,叫《喧哗与骚动》,最后这个经典的结构就成了,就是一个故事用了四个视角,最后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他这种结构他不是刻意的,他可能是无意中得来的,但是这是因为他当然是有准备的,灵感的降临是为有准备的人降临的。我们讲莫言的小说最突出的结构就是《生死疲劳》,写一个人变了六次,对不对啊,那么他说他的这个灵感是从佛教的六道轮回得来的,我相信,所以他,人死了以后六道轮回吗,所以他变了六次,这个结构非常经典,莫言先生这个小说的结构非常经典,这个是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师的。但是我私下里会想,他会不会受到变形记的影响,就是可能人变成一头驴,变成一匹马,他又变成一条狗,又变成一个猪,最后又变成人,变来变去就想着他家那块地对不对,那么他第一次变的时候,我认为莫言先生可能啊也许会受到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但是莫言先生怎么突破卡夫卡,如果他只变一次,那你还是卡夫卡,可是他变了六次,那他就是莫言了,所以这个结构就是他从六道轮回中来了,那么有的作家从树枝,那个树的结构,一根躯干上分了无数个枝丫,他也能是一种结构。那么你看这个红与黑的结构,他不是线性的,它是块状的,第一块写在他的故乡,第二块写他去神学院,第三块写他去巴黎,写他去侯爵的家,第四块写他被抓以后在监狱里的故事,四个板块没有一个逻辑性,但是写的非常漂亮,它就像话剧,或者是那个戏剧就是四幕,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这么写下来的,所以这个结构有时你可能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时候你是因为阅读了大量作品受启发,我觉得还是一个人首先你要有悟性,第二你要思考,还是要有悟性,首先你要聪明,思考,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别人的这种经验,然后再来发挥创新,谢谢。

提问:老师,我是湖南省作家协会的,我也是师大毕业的,因为我自己平时是做一些文学研究,听到这个灵感呢,我其实特别,因为之前也听过一篇文章,这个文章的标题是这么写的《研究来,研究去,莫言竟成了迷》就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比如说讲到这个灵感哦,我要读到一篇小说,我突然就觉得,就读者的角度来想,这个作者的灵感是不是就是这样来的,然后从这样一个切入口写一篇文章,但这篇文章可能和作者本来的想法完全是相背离的,那么我就想问一下,我写了这样一篇论文,您读到了您会不会站起来说会不会出来发声。因为我们这些研究者的背景啊都是不一样的。

东西:这个情况我觉得很正常,为什么呢?因为作家他有时候他是自己的延伸,因为人是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他那种潜意识的东西不一定是他,你想我写过这个《篡改的命》这个就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刚刚我讲那种,第二种说法就是我突然想到,我高中的时候,我在县城里的橱窗里看到一双非常好的一双球鞋,还有那个球哇,但是那时候,很困难买不起,很穷,那么在心里的一刹那,我说如果我有一个有钱的爹多好啊,你们哪一个人没有过这样的心理活动,如果这样的心理活动曾经在你的心里产生过哪怕一刹那,可能在你未来的写作中,它也会被调动出来可是你没有意识到,所以你的研究是对创作的补充,好的作品是要作家和评论家共同完成的,哪怕这个作家再狡辩,你也不要管他,我觉得就按你的写,如果在你的逻辑里面成立,我就觉得这就是贡献,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有很多作家质疑我不是这样写的,其实就像一个腐败分子说我很廉洁,你是不能相信他的,所以这个人都是复杂的,好,谢谢。

提问,老师您好,我是出版社的编辑,今天听到您讲灵感,我觉得讲的很好,因为对于作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参照,并且您说到灵感是很难得的,我就提一个残雪的问题,残雪就是自由写作,在写作之前从来不去构思,她说我不需要灵感,我就觉得她的观点和做法跟您的是一个矛盾的,我在想,残雪的这种不需要灵感和构思的创作是怎样的。

东西:好像你也是残雪的作家啊,顺便推销一下,她当然是个好作家,她这个关于创作的这个说法,我是见过的,读过的,她写这个《创作谈》的时候,晚上八点钟必须坐在电脑前,但是她坐下去的时候,她真不知奥自己要写什么,然后她就自动写作,所以残雪是独特的,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嘛。但是我也要告诉你的是我的这个灵感,他要写这个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时候,她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比如现在我去写作,我写到这个地步,你比如说我写到中间了,坐到电脑前,我不知道下一句怎么写,一样的,因为我跟人物走到这里,我不知道怎么样,我只有坐到这里,我想他应该怎么样,我才知道下一句是怎么写的,这个是每个作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大方向,或者我要表达一个什么东西,我是有的,可能很多作家也有,也没有,那么残雪她是中国作家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她怎么写,我都觉得是合理的。

提问:东西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一新生,我想对于像我现在的这样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最起码对我来说,有灵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可能你如果我有幸真的能够产生一个灵感,那么可能就我的阅读量和我的视野以及我的写作能力来说,甚至我有可能就是只有灵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动笔,不知道怎样去开头,去完成一篇作品,那么如果在这个时候我看见别的作家或者说写文章很好的人,他的一篇作品可能和我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我就可能会想要去借鉴一下甚至去模仿一下,但是刚刚老师在讲话的过程中我好想听到老师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去抄袭和模仿,我就想问,如果我先成为一个好的模仿者,一个好的借鉴者,会不会对于我自己的创作有帮助,也就是说,我开始去模仿会不会对我的创作是有利的呢?

东西:这个是,抄袭肯定是不行的,模仿呢就是说,就是看你模仿到什么程度啊,因为模仿和抄袭这个是一个非常接近的一个概念,这个界限不清楚啊,就很容易就模糊了,你如果模仿一个作家的风格,比如他的语言风格,是可以的,就是当你还没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的时候,或者你感到很吃力的时候,一个作家怎么去表达,可以去模仿他的语言风格,或者用他这种方式,但是你不能去模仿他的情节,你不能模仿他的情节,不能模仿他的细节,你收到他的启发你肯定要变,你的模仿跟他是一摸一样的,那和抄袭有什么区别,所以我觉得模仿和抄袭这个界定,就是我们可以模仿这种叙事风格,这种风格是可以的,但是他的情节细节,主题我们是不要模仿,你模仿就是抄袭。

提问:老师您好,我是大一新生,刚才老师说的一个看法我不是很理解,老师说要去阅读然后发现别人的作品以后自己就,不要去写了。

东西:不是我觉得阅读是作为一个坐标,知道文学在这个文学史里面谁写过什么,没写过什么,他是怎么写的,那么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只能去回避他。

提问:我觉得为什么要去回避呢?

东西:那你觉得再去写起一个《没有语言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

提问:我觉得任何自己的表达都是有意义的,我有我的看法,我有我的表达方式。

东西:那你的表达方式不是一个主题啊,你当然可以有你的表达方式啊,但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比方说《局外人》啊,我就告诉你他写过局外人,我就不能再写局外人,鲁迅写过阿Q,我不能再写阿Q了,我换成阿T,也照样是阿Q,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找下写作的坐标,就是知道那些我们应该回避,那些我们应该开掘的。

提问:那这样子的话,阅读的作品越多,自己受到的限制不是越大吗?

东西:对啊,所以你这个就提对了,你阅读阅读,所以马尔克斯说:“对于别人来说,写作是阅读是越来越顺利,但对他来说是越来越难。”为什么?因为他读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你懂得的越多,你回避的东西就越多。

提问:但是这样子的话,就会发现写作的大地上已经布满了脚印,你刚走出来一个作家的脚印又会踏入另一个作家的脚印里。而且你并不知道你走过的这个脚印,别人已经走过了,别的作家已经写过了。

东西:当然我们不能知道全世界所有的人写过那些东西,但是你在世界名著里面,大概的东西你还是要知道的,对吧?然后你年轻的时候勇往直前,没问题你有勇气你写的东西肯定和人家不一样,你比如说爱情,我们写了这么久还在写爱情,可是人家写了泰坦尼克号这种方式,你就不能再用这种方式来写了,那你就变化,对吧。有的主题我们永远在写,但是你的写法不一样,对吧。

提问:谢谢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个年龄的经历和阅历非常的少,然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些人物的表达,我不知道这个人物下一步会做出什么,因为我没有见过,我自己也没有产生过这样的行为,然后我之所以会在我的写作中会写出人物下一步的行为,是因为我阅读了别的作品,在别的作品中我知道,原来女孩子看到心爱的人的时候是会脸红的,所以我在我的作品中也会有这样的情节,这样子的话,我就会发现我的作品中就是,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影子,就感觉它是一部大杂烩这样的感觉,但是我自己没有办法避免,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我都是从阅读别的作家的作品中知道的这样一个情况的,您觉得这该怎么办呢?

东西:你这个提的很真诚,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名作家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说,一惊讶就惊讶掉了下巴,然后你看什么惊讶都是眼睛瞪的铜铃般那么大。你看现在很多作家都是那么写的,当然这种写作是非常格式化的写作,我们如果不小心就陷入这样的俗套里去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怎么写,这个是年轻作者们真的关心过的问题,那么有两个例子可以,第一,你阅读,知道人家有这样的反应,第二,你要有认同感,就是说鲁迅他也没做过祥林嫂,可他怎么把祥林嫂写的那么生动呢?第一,他见过这样类型的人,第二,他认同祥林嫂,他是个知识分子,他要把自己降低到祥林嫂这个身份上去,他才写的出来。第三你要有想象力,这个想象力就是写作的材料,你要有这些东西来利用它,你想很多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作者,他也写战争小说,他为什么写的出来,第一,他阅读太多,第二,他认同,他跟着这个人物上前线,第三,他有想象力,那么你得注意这些方面,千万不要,比如我高兴了我就看张三一句,我悲哀了我就写李四一句,那最后你的这个作品就是大杂烩了,每个作家都有一句,那就是电脑写作了。

李红叶教授总结:非常荣幸,有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我也能够说几句话,东西老师今天的演讲很深的打动了我,东西老师的讲座是一个非常真诚,非常专业,同时也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讲座,就是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在谈创作问题,我们知道东西老师今天讲的是灵感从何处来,那么这个灵感的问题呢从柏拉图开始,就讨论这个灵感从何而来,他说这个灵感是神明附体,所以这个灵感真的是一个神秘事件,那么今天谈到的是作家创作的这种创作秘密,然后我整个听讲座的过程当中啊,偶尔一刹那之间就是我就会觉察到我们的整个会在教室啊,非常非常的安静,然后我刚刚站起来的时候看到我们的这个学生啊坐在这个走道上,虽然秋天了,但还是有点冷啊,但是我看到你们坐在这里,我真的非常的感动,我觉得我们在过一种真正的文学生活,我们的东西老师是真的在谈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怎么创作的,就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作家啊,通过东西老师谈这个灵感从何而来,我们通过他的讲述,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作家,这是非常真诚,非常有专业精神的就是匠人精神的这样的态度,一直在琢磨小说到底怎么写,就是这种真诚的态度,一种非常专业的态度,非常深的打动了我。

那么他谈到这个灵感从何而来,首先是讲,这个来源于生活,因为东西老师是用自己的一个创作体验来谈的,他谈这个创感的秘密,《没有语言的生活》这个作品是获鲁迅文学奖的,我们很多学生也都在看啊,然后用自己的一个创作经历在谈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就是东西老师这样的一个创作,是来源于生活,他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谈,但是呢当谈到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种情怀,因为他其实关心的是身边的一些状况啊,我们看到《篡改的命运》事实上是很多人命运的一个写照,这一点上,根据我有限的一个了解,就是东西老师这样的一个创作态度非常深的打动了我们,我想也是,在文学界赢得大家的尊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然后呢东西老师谈到灵感创作来源于思考,这个思考时的创作有深度,东西老师再讲这些例子的时候,我是在深有共鸣,和我们的同学一样有触动啊,这个我觉得通过一个听讲感觉东西老师他也是非常的喜欢《红与黑》《包法利夫人》也非常喜欢卡夫卡作品等等,然后他提到卡壳了之后他的反复的一个思考和徘徊,就是说不苟且,一定要有超越,也非常感谢东西老师后来非常耐心的回答我们学生的一个提问,事实上东西老师用自己的一个姿态来告诉我们,其实是思考当中一定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灵感是瞬间降临,同时呢又是为富有创造性的,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就是那个灵感其实是一种立即思考,就是你非常用心的一个姿态,你可以反复的琢磨这些事情,我用了一个立即思考这样的一个状态之下啊就把这个思考使这个创作富有深度,那么再去强调了这个阅读,事实上东西老师的整个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视野,他一直在跟经典作家,中国的也好,外国的也好,一直在和他们对话,在琢磨他们的创作是怎样的,而且呢在东西老师的讲述当中其实我个人也获得了很多比较文学的题啊。因为就是谈到这个《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和这个《安娜卡列尼娜》他们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关联,那么尽管就是说我还没有找到一种事实依据他们是否真的就是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显而易见,他们在处理一些相似的问题,但是呢,司汤达还是司汤达,福楼拜还是福楼拜,托尔斯泰还是托尔斯泰,然后尤其是讲到,从阅读这个角度来讲到就是想这个马尔克斯读到了《变形记》的时候,突然明白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然后也非常非常羡慕川端的这中写法,写《睡美人》。我在听的时候我就想那个《霍乱时期的爱情》,我想一开始也受到了这个一个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关系的话啊,就是讨论这话题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我们整个的论述和讨论,我们没有讨论别的事情,我们一直在讨论创作本身的事,非常的专业,非常的朴素,也非常的生动,所以,我觉得东西老师的这个讲座真的是有温度的,也是有深度的也是有视野有情怀的一个作家,那我觉得我向东西老师致敬,然后我也是觉得在文学边缘化的这样一个时代里面,东西老师这样一个讲述是好的,其实文学创作是富有创造性的一个活动,是关于人本身的这样的一种思考,那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享受,也正在享受,这样的一种文学生活,这样的文学生活给我们一种给予,这样一种精神上的滋养,那么为这一点呢,我们再次谢谢东西老师,谢谢您,也非常谢谢今天的嘉宾,文联啊出版社,来了很多的客人,我们学生也来了很多人,非常美好的一个晚上,再次让我们以非常热烈的掌声,谢谢您。

 

 

 

上一条:【讲座实录】吴昕孺莅临我院,浅谈现代诗的传承与突破

下一条:胡云天:慢热且随性的独行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