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一首类歌的文 ——读《我的阿勒泰》有感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2024级 黄洛虹
时间:2025-04-18 20:54:49点击:

我生长在南方的沿海小城,对于遥远的、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一无所知。在这个缤纷的春天里,李娟用她那明亮的眼睛和细腻的情感,带我领略了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

在读《我的阿勒泰》这本书时,我的脑袋里明晃晃地出现了一个词——“一首类歌的文”。

阿勒泰醉人的景色如歌。春天的天空是斑斓又清澈的。我想象着,想象着春天的阿勒泰,天空明朗,没有一片云朵在此驻足,溪水澄澈,印着蔚蓝的天,唱着轻快的小调,头也不回地往前奔去。奔向夏日。我独爱书中对云朵的描写,或许因为我总是仰头留意云朵的形态且经常用相机记录下它们的瑰丽,却不曾用足够美好的文字来描写它们……因此,作者笔下那些向西流逝的云霞,拖着长长的、激动的流苏,也拽着我的心,跟着这个少女,一起躺倒在阿勒泰辽阔的草地上。少女躺在阿勒泰的怀抱中,她眼中的云,是正在喘息的云,是仍处在激动之中的云。而夏夜呢,有着清澈而华丽的星空。星子在夜幕中尖锐地闪着,光芒似乎一下子就把我引向了童年时光。记忆中,儿时的夏夜,是手摇蒲扇,是与家人静坐,是仰头观望,是星月闪闪……而如今,不知是光污染多了几分,还是眼睛的散光让我无法聚焦夜幕中的星子,已经很久没看过灿烂繁华的、满是交响乐的星空了。感谢李娟,让我再一次看见这喧哗着的明亮的星空。天地洁白,这是阿勒泰的冬。茫茫荒野,它静静地说着属于阿勒泰的故事,又沉默着、期待唱响下一个斑斓蓬勃的春天之歌。

阿勒泰缤纷的生活如歌。在阿勒泰的生活,算不上惬意,或许“缤纷”较为合适。新疆北部,大山深处,夏季干热,冬季严寒,从她笔下的《坐班车到桥头去》就可以深切体会到。夏天的班车,是又闷又热的,空气滚烫,火烧火燎,用力地往脸上挤压。而冬天,却又冷得让人“觉得动弹一下都会瞬间露出破绽”。盘山公路、旋转颠簸、晕车呕吐,但她眼中仍然有湖光山色,无限风光。她们一家辗转深山,居住帐篷时,被呼啸着的山风吹走屋顶,被猛烈的大雨打湿铺盖,但她的依然能陷入草地的广阔怀抱,看眼前深蓝的天空和流动的云霞,嗅空气中绵绵的花香……

木耳,作为森林里最敏感最神秘的耳朵,李娟花了近四十页来讲述关于它的故事。从经过重重困难发现森林里的第一团木耳,到源源不断地沿着木耳的痕迹一路深入行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采木耳的队伍中来。木耳的价格从八十块公一斤涨到最后的五百块一公斤。木耳的世界疯了!终于,伴随着木耳的狂躁,大规模的牲畜瘟疫爆发了。这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酿下的祸!何谓自然?又何谓秩序?恩格斯曾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故事中的木耳最终还是消失殆尽。怀敬畏之心,遵循自然秩序,保护绿水青山,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类的共识。取之有度才能用之不竭,和谐共存才能生生不息。

阿勒泰温暖的人情如歌。当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漏洞的油箱因为一位牧民小伙子的慷慨献油而变得十分充盈。当孩子的步伐踏过夜晚的十公里茫茫雪路,偷拿裤子的误会在古尔邦节的前一个晚上烟消云散,留下一条与人膝齐的清白之路,在阿勒泰的深山处埋下一颗善良温情的种子。当双脚踩过裸露的石头,被困于河水中央,从天而降的古贝伸出了援手,未让“我”触及分毫冰冷刺骨的水流。阿勒泰的角落里,辽远的荒野上,看似远离现代的文明秩序,实则有着自己的心灵约束。慷慨大方、诚实守信、热情善良……大山深处的人情它温暖如歌。

阿勒泰动人的亲情如歌。妈妈和外婆对李娟的爱是溢于言表的。前一天,李娟的一句“就是被子薄了点”,妈妈会立刻买来驼毛,通宵赶制一个晚上,再倒上三趟班车,坐十几个钟头的车赶往乌鲁木齐,只为能尽快将这份沉甸甸的爱送到女儿手上,温暖她在大雪冰封中寒冷的心。小时候,李娟赌气不吃早饭,八十多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红糖锅盔,一步一阶,一步一阶,从一楼爬上六楼,出现在她的教室门前。我想,锅盔的温度,是外婆怀抱的温度,是对她浓厚的爱意的温度;锅盔的甜,是糖在外婆温暖怀抱融化后的甜,是她感受到的无限爱意的甜。李娟的外婆是一个十分可爱的老太太。嘴巴“刻薄”,怪话多,爱找茬,尽“添乱,做错事后喜欢吐一吐舌头,将“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混为一体。她也会慢慢弯下腰,抱起李娟从乌鲁木齐带回来的“袖珍兔”,将对外孙女的思念化为对小兔子“吃饱没有,饿不饿”的亲切问候。爱意蔓延深山,心便不再荒凉,亲情动人如歌,回忆充满欢乐。

李娟,一位野生的作家,她是阿勒泰的精灵,述说着阿勒泰的梦幻与美好。我爱她笔下的松弛与细腻。她记着再普通不过的琐碎,讲着无人问津的生活,也道着无人挂念的快乐。叔本华曾言:“一个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成为自己”。是的,李娟在寂静的阿勒泰角落享受孤独,唱着自由的歌。在她小小的眼中,世界是明亮的,大地是辽远的,蓝色是空旷的,绿色是自由的……她用着我想象不到 的词句描述着恬淡的生活,但每一个词句深深地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为遥远纯净的阿勒泰而欣喜,为她无尽的才华而折服,为她深切的真诚而感动。李娟的文字也是幽默的。她总是在不经意间地将笔锋斗转,于是平静的湖面便开始有了波澜,潜藏在阿勒泰角落里的人间底色就这样在悄咪咪地浮出了水面,又稍纵即逝,转为平淡,仿若一首歌曲唱到了高潮又开始变得和缓。最迷人的一道波澜,是她在寒冬时分乘坐班车过盘山公路时,为了取暖,眼疾手快,一把捞过一个最胖的小家伙,将其抱在膝盖,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多么可爱的一个女子呀!真诚浪漫的李娟,所写下的,是一首类歌的文。

我未到过阿勒泰,却在《我的阿勒泰》里,看过景色醉人如歌的阿勒泰,见过生活缤纷如歌的阿勒泰,听过人情温暖如歌的阿勒泰,闻过亲情动人如歌的阿勒泰。这是李娟笔下寂静、美好的阿勒泰,是一首类歌的文。

(一审编辑:孙万枝)

(二审编辑:邓智玲)

上一条:书页间,山乡的蜕变与回响——读《山乡巨变》有感

下一条:从“怨天”到“祈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