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这本书是巴金26岁时以自己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用作者的话来说,他这是“在挖开回忆的坟墓”。
巴金自己曾在《家》的第十版代序中说道:“旧家庭是渐渐地沉落在灭亡的命运里面了。我看见它一天一天地往崩溃的路上走。这是必然的趋势……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
在我看来,《家》的主题无疑是具有批判性的,通过对“高家”崩溃过程的描写,将矛头指向封建专制主义,有着革命作家的“激进”。同时书中对觉慧的歌颂,也是对人们能站起来反抗封建专制的号召,体现着这一主题的“深刻”,影响意义深远。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受到时代背景的局限性等原因,它的反封建是反得不够彻底的,它并没有抓住要害的问题,没有能够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这一点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表现得更好,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同时,巴金在写作时代入了较多自己的主观色彩,对他笔下需要批判的人物给予了过多的同情,有时因为个人的感情改变了生活的真实。这一点在他的代序中同样也有所提及。
一、《家》——一部“觉醒与反抗史”:对封建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
(一)琴:封建礼教的觉醒者
首先,巴金质朴的文笔下是对封建社会黑暗的强烈控诉,感情炽热灼烈。作者利用精巧的构思,以高家长房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为主线,描写了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对青年的迫害与他们之间的斗争。这样的结构与《红楼梦》是有些相似的,作者应该有所借鉴。其中最令我感到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对“女性”的迫害的描写,如鸣凤之死,瑞珏惨死,梅芬的死……这些无不揭示着封建礼制制度“吃人”的本质。巴金塑造了“琴”(张蕴华)这样一个角色,让希望的火光在她的身上燃烧,微微照亮当时黑暗的环境。她敢于争取自由,追求个性解放。面对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她敢于反抗,并发出这样的悲鸣:
“难道因为几千年来这条路上就浸饱了女人的血泪,所以现在和将来的女人还要继续在那里断送她们的青春,流尽她们的眼泪,呕尽她们的心血吗?”
“难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吗?”
“牺牲,这样的牺牲究竟给谁带来了幸福呢?”
当五四文化涌入中国,觉民两兄弟所在的学堂已经开始招收女学生。得知这一消息的琴,便立刻向母亲强烈要求报考男学堂。尽管这一次受到母亲强烈地反对,但是在她的坚持下,母亲被她所打动。但是在这一个封建专制势力强大的黑暗环境中,又怎么会有真正健全的人格呢?琴是幸运的,她的母亲爱她,愿意为她遭受非议。但同样她也是不幸的,她生在那样一个年代。用书中觉新的话来说:“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尽管这句话显得悲观,体现他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暗示琴的命运。
我们在琴的身上找寻希望,但是她“或许还有更大的成就,然而环境薄待了她,使她重落在陈旧的观念里,任她那一点点的锋芒被时间磨洗干净”。到后来,一个类似惜春的那样的结局就像一个狭的笼似地把她永远关在里面了。这一点巴金先生在他的序中也有所提及。
(二)鸣凤:封建礼教的抗争者
对于鸣凤的死,其实也是体现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尽管她只是高公馆的一个丫鬟,但是在我看来,她大方得体,有着对忠贞爱情的坚守。但同样她也是悲观的,她将她的生命完全依附在觉新的爱情身上。面对要被送去当冯老太爷的小妾的命运时,她试图反抗,她用柔情和苦痛打动太太,但是没有用;她又鼓足了勇气,去求助觉新这个与她互表真情的男人,但是她还不知道“他准备把这个少女放弃”了。更不知道,即使他是爱她的,但是当“两种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战斗”时,孤立的鸣凤,要与整个礼教和高家全体家族做敌人。所以在他的脑子里的战斗中,鸣凤是“失败”了。同样的,鸣凤投湖之前也是意识到的,“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支持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那样漆黑静寂的夜,那样温柔凄惨的声音,不知唤起读者多少哀思与同情。“命运”这个词让她难懂,让她感到压迫。她渴求着爱情,又何尝不是在渴求着摆脱“命运”这双“无形的手”呢?但是即使这样她的死除了在一些人心里留下些许痕迹以外,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她的牺牲没有能够改变那个黑暗的社会。
(三)觉慧:“一个幼稚和大胆的叛徒”
其次,这称得上是一部青年的“觉醒史”,更是一部青年的“反抗史”。书中塑造了高老太爷这样专横、衰老和腐朽的形象,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作者倾注了绝对笔墨描写的主人公,当仁不让是觉慧。巴金先生对他的偏爱,其实也是对他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的赞美与歌颂,他的出走也为与他相同命运的青年提供了借鉴道路。他是“一个幼稚和大胆的叛徒”。家庭外,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各类社会革命活动,编写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家庭内,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他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示爱;同时,他敢于向高老太爷这个家庭的最高统治者对抗,不怕冒犯尊上,公然揭穿他们“捉鬼”行孝的丑陋。最后,更是毅然从这个罪恶的家庭中出走。
“无论如何,我不跟他们一样,我要走我自己的路,甚至于踏着他们的尸首,我也要向前走去。”他可以说是敢于“冲破封建牢笼、自己掌握自己命运、追求个性解放”的具有反抗精神的五四青年的象征。他被痛苦包围,几乎找不到出路,便用这样的话来鼓舞自己。他对光明的未来是充分自信的。他坚信“梅的时代快要完全消灭,而让位给另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琴的时代,或者更可以是许倩如的时代,也就是他和觉民的时代。这一代的青年的力量决不是那个腐败的、脆弱的、甚至包括着种种罪恶的旧家庭所能够抵抗的,胜利是确定的了,无论什么力量都不能够把胜利给他们夺去。”他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取过来。”同时也坚决地宣扬:“不,我一定要走,我偏偏要跟他们作对,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从而给处于封建大家庭的青年指出一条反抗道路。
对于奉行“作揖主义”和“不抵抗政策”的觉新,他是复杂的。同时巴金先生在行文间也暗示着对这一人物身上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政策”的不满与反对。前期的觉慧对他是气愤和无奈的,掺杂着些同情。觉新时常对觉民、觉慧说:“我劝你还是顺从爷爷吧。”他的心里高老太爷无疑是绝对的最高权威。他总是不断牺牲自己,尽力去满足所有人。结果是哪边都不讨好。他自觉是为了这个家庭成为了“牺牲品”,他与梅芬的爱情成了“牺牲品”,他的妻子瑞珏成了“牺牲品”,最终整个他都被牺牲掉了。鸣凤死后,后期成长起来的觉慧不再同情觉新,那些被无辜牺牲掉的年轻生命,让他的心憎恨比爱更多。
但是不可否认他又是幼稚的,他说自己爱鸣凤,无论如何都会拯救鸣凤。但是他许下承诺以后,却没有能力帮助她,导致最终鸣凤惨死的悲剧。对于他们的爱情,他还时常徘徊,怅然。觉民描述他的迷茫:“你还看不出来这也是爱字在作怪吗?”这些都体现着他的不成熟。同样的,即使他在行动上敢于与高老太爷这样一个最高统治者对抗,但是他的抵抗力量也很小,最终只能通过出逃的方式去尝试冲破牢笼。他有时也会悲观,认为“许多的人生下来只是为着造就自己的灭亡,或者造就别人的灭亡”。
(四)许倩如:勇敢的开路女先锋
前面说到琴无法拥有健全的人格,那么作者后来塑造的“许倩如”这个角色“无疑比她强得多”。她敢于不顾一切,以身作则地做一个开路先锋——做第一个“剪短发”的女学生。同时她还鼓励被束缚的琴:“我希望你做一个勇敢的新女子,我不愿意你得到梅姐那样的命运,我劝你鼓起勇气奋斗。跟着时代走的人终于会得到酬报的。可悲的是做一个落伍者而报恨终身。”她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寄托的“一丝希望”,但是同样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这样女性先锋形象我们也只能看到影子的晃动,甚至连全脸都没有。
二、对封建制度必然衰败命运的预示
最后作品预告了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这一点与红楼梦的主题也是类似的。觉慧是清醒的。“他知道这个空虚的大家庭是一天一天地往衰落的路上走了,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拉住它。祖父的努力没有用。连祖父自己也已经走上了这条灭亡的路了。似乎就只有他一个人站在通向光明的路口。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他仿佛已经这样一个家庭,甚至是这样一个社会毁灭的未来了。。书中觉慧的心中不断产生“自己的道德的力量超过那个快要崩溃的空虚的大家庭之上”的想法,并且他不以为这夸张。同时他也产生了“这个家一点希望也没有了,索性脱离了也好。”的想法,这个思想开始发芽,并且生长得很快。
书中衰老的高老太爷身体一步步衰败,最终走向死亡,象征着这个封建大家庭一步步走向衰败,最终必然会崩溃的命运。高老太爷的心理描写也充分体现着崩溃的必然趋势。“失望,幻灭,黑暗。他现在衰弱地躺在这里,没有人理他,没有人来分担他的痛苦和孤寂。他这时候才明白他在这个家庭里的真正的地位了。”看起来,他是家中的最高统治者,象征着最高权威。但实际上,在时代的背景下,他早已经“丧失了他的骄傲,而且连他所赖以生活的东西也没有了”。同时,他也有可怜与柔情的一面,他死前用微弱的声音断续地告诉觉慧,叮嘱他好好读书,渴望在死前见觉民一面,也展现了他为数不多的“慈祥和亲切”。他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做错了”,但是同样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一切都太迟了。他是绝对的压迫者形象,但同样也是个可悲者形象。他的病“并没有给这个家带来大的骚动。人们依旧在笑,在哭,在吵架,在斗争。”
在真正的光明到来前,已经有太多的牺牲者了。如同觉慧这般痛恨,却都无力挽回他们牺牲的命运。他并不同情奉行“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的觉新。鸣凤的死,一直困扰着他,他看到这个家里摧毁爱的黑暗势力如何生长,还亲眼看见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做了“不必要的牺牲品”。这些都导致他的心中的憎恨比起爱更多。
三、《家》的历史局限性
《家》无疑是一部反封建的“巨著”,但不可否认的,受到时代背景的局限,正如巴金自己所说,他反封建反的不够彻底。之后的一些左翼作家,如丁玲在她的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通过描写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对农民们所受到的残酷剥削表达了充分的同情。比起他来说,对于封建剥削的体现就更为深刻。
同时对于“觉新”一个由真实人物取材的这样的角色,巴金先生又透露出太多的同情。他帮助觉慧出逃,自我的忏悔,都展现着他的美好,但他身上的“不抵抗主义”、“作揖主义”才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那么多年轻人们的“牺牲”。在我看来,他又是多么可恨呀!
总之,《家》可以说是一部书写“觉醒”与“反抗”的历史,它其中揭示的罪恶与对生命的摧残让人读来觉着触目惊心,并对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即使它受到时代局限性和作家自身情感的原因,有一定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
同时,作者所描写的旧时代的过去,也暗示与期盼着光明的新时代的到来。这是一种“崩溃”,更是一种“新生”!
(一审编辑:吴仪)
(二审编辑:何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