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废墟之下,琴音不朽——通过电影《钢的琴》重拾一代工匠的精神遗产

来源:作者:21级 袁恬钰
时间:2022-06-03 09:15:18点击:

对于出生在二十一世纪的“00后”而言,这部名为《钢的琴》的电影通过具象的故事让我们重构了那段被教材语言抽象概括的“国企改革”的历史。导演张猛以一位父亲为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在买琴、偷琴不成后带领昔日工人好友亲手造琴的故事,描绘出独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群像,用黑色幽默的电影气质、高度风格化的艺术处理和精益求精的致敬态度,在东北那片被历史抛弃的工业废墟上重建高楼,锤炼出断不能被我们和时代所遗忘的精神财产。

与大多回溯历史的怀旧型影片不同,《钢的琴》的故事并非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据导演兼编剧的张猛自述,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他1999年大学毕业回乡时在铁岭平剧团发现的那架不像钢琴的琴。父亲张惠忠告诉他,困难时期没有样板戏伴奏,大队就自己造了一架“钢的琴”。后来国企改革,他到钢材市场找人做铁板时发现在这里不管要做多么复杂的零件只要走一圈就都能完成。因为在此营生的都是下岗工人,失业后的他们没有其他技术,就又凑在钢材市场里,按原来的工种,形成了一个工厂式的市场。正是这些生活里的真实体验与身为工人子弟对父辈及故土的敬意,让张猛揣着一颗“为工业历史留名”的匠心拍摄出了这部“于中国影史留名“的作品。

徒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电影人匠心的体现更在于观众望向荧幕的瞬间。不必说导演用精细到一块钢板、一颗螺丝的道具安排以求观众代入过去的工业环境,不必谈在对各种构图元素斟酌取舍后形成的像是直接从往事中抠取出老照片的画面美感,单就张猛对摄影机的调度而言便可以窥见导演对主题阐释的别出心裁。

通常认为,故事片的摄影机需是隐形的,导演多用具有电影感的纵深调度来增强观众的故事代入感与角色认同感。但在《钢的琴》中,张猛却大量使用横移镜头和固定镜头,使观众注意力集中在二维平面,以强调摄影机存在的形式感来让观影者产生间离与陌生化的心理体验。就像“你十分嫌弃地看一个戴着耳机的人在唱歌跳舞”,角色不自知的尴尬和滑稽被摄影机完整的捕捉下来,这种旁观视角使影片独具一种“黑色幽默”的气质,也在主题表达上服务于角色们“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和“敢拼敢干”的工匠精神。

有人说:“荒诞的并不是一群下岗工人在废墟里造了一架钢琴,荒诞的是能在废墟中造出一架钢琴的工人们,都下岗了。”时代从不为任何人停下发展的脚步,有腾飞就会有牺牲,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济腾飞而言,正是那批工人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担负了时代变革的代价。我们和导演张猛一样,虽然不是历史的亲历者,但从旁观视角回望,留下的是泛黄记忆里父辈们的乐观、坚强与自尊。

仅管昔日光辉的工人兄弟都做起了杀猪、开锁、办红白喜事等“不怕磕碜”的行当,但在主角陈桂林的号召下所有人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已为陈迹的破落工厂,众人合力制造出来的钢琴能否发出乐音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重拾了身为一名工人的自我认同,回归了无人提及却不曾忘记的高光时刻。象征着工业属性的“钢”和代表着精神文化的“琴”,立于两端又统一在一个词之中,而这,正是一代工匠们在物质基础上完成的浪漫主义生产——在困境中执拗地对抗命运,在挣扎中完成自我价值的重塑。在我看来,这种“拒绝悲情,努力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黑色幽默”的内核一致,虽是以诙谐、自嘲、冷峻的形式来表现失落、痛苦和迷茫,但其余韵始终在于“生活还是要继续”的隐忍与希望。

在影片中,原钢厂工程师汪工曾说:“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所干的事儿。”我想,这句话也道出了在没有任何国家发展模式可以借鉴的建国初期,担负起了带领中国走向工业化历史重任的工人阶级的心声。他们用“一呼百应共进退”的团结一心、“废墟之中手造钢琴”的敢干敢拼、“对抗生活庸碌、书写时代尊严”的浪漫与激情,熔铸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工匠精神。

仅管那是我们不曾了解的一群人,但他们内心所酝藏的情感和故事不该被忘记。在“精致利己主义”、“走捷径”等社会问题困扰当代人的如今,内蓄集体主义力量、外具精益笃实之气的工匠精神必须从废墟之中被重拾,以转化成新时代的破局之钥。

同样,身处“回望式目光”主导的自媒体时代,放眼望去皆是“广义的自拍”,囿于其中的我们就更需要电影这样一种“看见别人,忘却自我”的艺术来抽离“自恋的漩涡”。在我看来,《钢的琴》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的洗炼,在独到的艺术处理之外,其“家国同构”的格局才是于影史留名的根源。取材于现实的张猛并没有局限于个人的儿女情长,他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缝合进“陈桂林为留住女儿造钢琴”这件小事上,以单个家庭的困境映射整个东北在工业转型期的震荡,这种从个人、群体到时代的以小见大正是如今自媒体行业所稀缺的,而致敬先辈缅怀历史的匠心更需要在“快餐影视”中被重拾。

在被时间掩埋的废墟之中,一代工匠正以精神之遗产为时代命题奏响琴音,在泛黄粗糙的老式幕布上,一代电影人正以格局与匠心为艺术发展坚守本源。仅管废墟之下琴音微弱,但我还是有幸听见,仅管幕布之上光影斑驳,但我还是有幸看见。可叹一人之力甚微,愿邀诸君同铸,共成不朽!

(一审编辑:冯雅婷)

(二审编辑:邓郁兰)


上一条:论柳宗元永州山水散文的空间建构

下一条:俚俗却意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