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李桂花认为:“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批判理论作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发达工业社会现存科学技术的批判和对能导致未来自由社会的‘新技术与科学’的憧憬两个方面。”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并非价值中立,并进而认为,科学技术的统治也就是科学技术的异化,即人所创造和发展的科学技术并不是对科技主体(人)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奴役人、控制人、束缚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而且是“反我”的[1]。“在抑制性总体的统治之下,自由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工具。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2]。”
二、现代人的绝对化形象
(一)绝对化的概念及表现
本文所指的“绝对化”概念,来自Albert Ellis创建的合理情绪疗法。Ellis认为每个人的信念系统由两套信念子集构成——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他将非理性信念描述为缺乏客观根据、不符合实际的苛求。而苛求是指绝对论者对自我、他人、和周围环境以应该、应当、必须为表达形式的要求[3],即一种绝对化要求。这种绝对化要求又会派生出以一概全、糟糕至极等信念。
本文在此基础上拓展,将“绝对化”视为一种现代人的形象,认为很多现代人具有绝对化倾向,即对人、对己、对周围环境及事物有绝对化要求,常以偏概全,偏激极端等。绝对化的人,常常会有一种绝对化的信念,如“我一定要成功”“我肯定不行”“你应该尊重我”“这件事糟透了”“所有人都讨厌我”等。在现代社交软件上,绝对化的倾向更是随处可见。如一旦出现一个杀妻案,大家便觉得世界上所有男性都不可靠;某个事件一出来,评论总是一面倒,持不同的意见的人会被群起而攻之。
(二)绝对化的成因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履行着意识形态的职能,它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控制着政治、生活、文化、思想领域,导致人的异化。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对人的奴役、控制越加扩大。接下来主要从科技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来分析绝对化的成因。
手机、电脑等工具使得各种信息充斥人的头脑,随着智能化时代逐渐到来,大数据、算法悄无声息地操纵着这些信息的流入与流出,我们所接收的信息,都是算法筛选过的信息,我们所闻所见,皆由算法控制。最明显的一个表现便是,算法通过收集分析我们的浏览记录,推断我们的爱好,于是一味推荐某方面的信息,久而久之,我们的视野便会局限在这个范围内,难以接触新鲜事物,这可能使我们看问题逐渐极端、绝对化。科技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产生疲劳感,这使得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简单的事物,而是追求新异的刺激,各种广告用语也越来越夸张,如“买了绝不会后悔”“一定要买它”“绝对颠覆你的想象”等;以及各种新闻标题,如“你绝对想不到”“父母最应该做的十件事”等,诸如此类的“应该”“一定”等用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层出不穷、时时更新的热点信息也会妨碍我们追究一件事情的全貌,容易使我们以一概全。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人人都想掀起一波大浪,于是各种虚假甚至耸人听闻的信息屡屡出现,本是概率极小的事件,经过媒体渲染,仿佛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这也会使我们逐渐倾向于夸大任何事情的后果。
科技还会通过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产品来影响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些文化产品会迎合大众兴趣,肯定大众的固有观念,而不会选择批判大众,于是人们会愈加固守自己的观点,思想愈加绝对化。
三、结语
科技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要谨防科技异化。针对现代人的绝对化倾向,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消除科技异化的影响。
本文仍有很多不足,对于现代人绝对化形象的探讨只是一种初步印象式的普遍概括,仅从思想文化方面讨论,没有深入经济、政治等领域,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桂花,张媛媛.超越单向度的人——论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批判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2(07):30-32.
[2] 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13
[3] 程灶火,唐秋萍.实用短程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6-170
(一审编辑:刘小玉)
(二审编辑:李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