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山南水北》:乡村生活的诗意书写

来源:作者:19级 李佳妮
时间:2021-07-29 19:33:20点击:

提到韩少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作品是他荒诞隐喻色彩浓厚的《爸爸爸》以及以词条形式创作的《马桥词典》,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韩少功在寻根文学领域的地位,也固化了我对于韩少功写作风格的印象。所以当我读到这部散文集,其中诗意的景物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深深触动了我。我惊叹于他对于文字质朴与诗意的精妙平衡,也感受到了他对于乡村那一份真挚的情感。韩少功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寻一处僻静的处所来安放自己在城市的喧闹里沉睡许久的灵魂。在这里,翻土种菜、围栏养鸡,抛去了城市的浮华功名,返璞归真,怡然自得。

一、中国式乡村书写的兴寄变迁

乡村题材的书写自东晋陶渊明以来,不断发展变迁。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大多数乡村田园题材的特点——淡泊。这种淡泊不是狭隘的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而是体现出作者超然物外、宁静淡泊的心性。中国古代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等将其发展到了一种更高的的境界。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种诗画合一的境界所映射的是诗人普遍的“乡土情怀”,也是中国所特有的情感表达。进入现代,对乡村书写的热情却毫不减退。以韩少功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形成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寻根文学”流派。可以说,韩少功的乡村书写具有深刻的“中国烙印”,这也与他“知青”的经历密切相关,这段经历更是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方向。《山南水北》就是其“乡土情结”的典型延续。这部随笔散文集记录了韩少功在八溪峒生活的点滴,其中还夹杂着韩少功对于乡村与都市的哲理性思考。他笔下的乡村不同于陶渊明、王维的乡村,古代诗人更多地是把乡村或是田园置于高处,使之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诗歌变得富有禅意与理趣。而韩少功拉近了普通人与理想乡村生活的距离,更为细致地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不把自己作为书写的中心,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幅有机互动的乡村生活图景。对比两种乡村书写模式,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乡村在人心中的价值排序。古代追求田园,探寻的是意境之美、物我冥合之境,不重视人在乡村里的作用;而现代向往乡村,把人与人的交往与联系摆在首要地位,景写的如何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人文关怀才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弄清二者区别,明晰“乡村”在作者表达里所担任的角色,对于我们接下来研究《山南水北》的具体描写与思想有重要意义。


二、审美意旨的渗透

1.诗性美

《山南水北》中每一章节的小标题都别出心裁。“扑进画框”——既表达了我开始乡村生活的欣喜又点明了乡村的山川水木的如画之美;“耳醒之地”——是我从城市喧嚣中抽离出来的净化之旅;“窗前一轴山水”——同样是写山水,一轴的量词让读者仿佛感觉一幅水墨丹青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些标题既有提示章节内容的作用,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富含诗意的同时也与现实紧密联系。具体到文字,这种诗性化表述则更为突出。如《月夜》篇中,“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乡村的月亮才是真实的月亮,都市里的霓虹灯和玻璃幕墙将月亮与人的距离拉远了,在乡村,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再如作者的梦境里:“五月阳春,山岫生烟,和风吹拂,草木味潮润而清鲜,但四处没有人影。只有一条光滑发亮的木门槛上,好像留下了什么人的体温。”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韩少功走遍所有的天涯海角,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白蘋洲。

2、哲理美

这部散文集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加入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的哲理性思考。例如他把自己比作“微点”,又进入一个又一个“微点”:我在地图的一个微点里存在过,当过六年的插队知青,至“文化革命”结束才进入另一些微点,比如大学和都市。我在更微点的大楼和更更微点的房间里突然两鬓生霜。韩少功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具体为从一次微点到另一次微点的跃迁,也暗含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哲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写景、抒情与说理之间的界限荡漾开来,写景好比波纹的中心,抒情在其外延荡开一圈,而说理则又荡开一圈,越往外层波纹越浅,直至跟水融为一体。除去那些具有抒情性质的哲理表达,某些表达还带有“乡村式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她也许是命定的漫游者,是上帝派来的特务,对大地进行某种隐秘的调查,对自己神圣的使命守口如瓶。明明可以写平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可为何此章要写一个“从天而降的”的女人?作者提出了他的看法:她被故土舍弃,被一座远方的大山召唤而去,这是她命定的归宿。作者自己是否也是这样呢?或许他在这个女人这里找到了与自己的相似之处,都被召唤,都命定这座大山。

3、人情美

“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乡土中国》如是说。中国乡村甚至中国社会都是有“泥土”气息的,这种气息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人情。《山南水北》里,在描写贺乡长开会的这一段,写贺乡长用“骂娘”这一点直击要害,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再说到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可谓是酣畅淋漓。在与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时常逗乐打趣。“你看了几十年风水,为何自己没选个好风水?”“你说我家?我家的风水不错呵!只是大门偏了一点······”这样的对话读下来让我们觉得既可爱又真实。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尤重人情关系。作者引导我们用一种对大自然的关怀去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这种宽广的态度,体现在对物的感受,体现在对人的悦纳,人情之美也蕴藉其中。

三、城市与乡村的冲突与和解

城市与乡村的冲突由来已久。一方面,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侵吞乡村,在农田上建成高楼,还吸走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让乡村丧失繁衍生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回归乡村”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回乡拥抱清新的空气,还有的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回乡为了机会也为了能造福百姓。城市的扩张是必然的,是无法逆转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摆脱了单向的冲锋,转入平和的过渡期。虽然大环境下,农村人口仍在向城市大量涌入,但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乡村,与绿水青山一起,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

韩少功在这部散文集里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对城市生活的厌弃。他形容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次次把他甩到了边缘。在乡村,才看得到真实的月亮,才听得见真实的声音,才能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真实与桀骜不驯激发了他内心的某种冲动,所以对于乡村,他从不吝惜赞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韩少功对乡村生活一定程度的“神话”,厌恶城市人的虚伪,厌恶城市人的无趣。这是他所想要表达的全部吗?不,他隐隐约约地向我们透露了答案。那位军人和两位同学,把你从黑暗的牢笼中解救出来,使你逃入自由与光明。三十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当你再想向他们诉说往事,听众已不再有了。“上帝已经改头换面,已经失踪。但你知道上帝曾经到场,把你接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命运。”此刻我似乎明白了,你的那一份对于乡村的执念出自何处,也许在最开始,你的目的就只是逃离。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上帝存在与否,也并不重要了。

岁月将尽,历史却未见前景。我们固然沉湎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不知过去;也被困在回忆的泥淖里,无法站立。离开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为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无法到达天堂,那至少让一处成为天堂。那里也许是乡村,那里有山有水,寂静中有无边喧哗。

(一审编辑:王之然)

(二审编辑:马琳杰)


上一条:现代人的绝对化形象研究—— 以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批判理论为视角

下一条:浅论《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