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性之学,所谓“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学总是要抒发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看法观念,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社会上一些人和事的理解和见地,而这都是要通过作者自主构建文学世界、独立地进行文学创造来实现的。作为文学体裁中将叙事和抒情较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史诗,自然也是如此。
但是,由于作品时代背景条件、诗人自身文化水平和经历遭遇等等因素的差异,诗人通过史诗来表情达意的自觉性、强烈度以及水平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对诗歌体裁认识的深刻性和素材挖掘的主动性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史诗主题自觉意识的流变。
本文以《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神曲》这三部史诗中对地狱的描写和形象塑造来简要揭示作者作品主题意识的流变脉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解释不同时代下史诗主题创作的条件和意义。
《奥德赛》和《伊利亚特》是西方史诗的奠基之作,作者为古希腊的伟大诗人荷马,《奥德赛》全诗紧接《伊利亚特》的发展脉络,倒叙了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经历了奇幻的十年海上冒险之旅最终回到家乡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人类对自然的抗争和胜利。其中,史诗的第十一卷有一段魔女基尔凯引导俄底修斯游历冥间的情节,描写了历史上逝去的各色各样的人物,通过对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显示出诗人的情感。该卷首先展现了俄底修斯进入冥府的场景:
我们先把木船拖入闪亮的大海
木船行驶在海面
伴随着下沉的太阳
所有的海道全部漆黑一片
雾气和云团照掩
闪光的太阳
从不穿透它的黑暗
乌虐的黑夜
压罩着不幸的凡人
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诗人是在有意地渲染进入地狱这种场景的可怕和阴暗,通过一系列意象的表达来营造地狱恐怖诡秘的氛围,从而突出这里面鬼魂的悲哀。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在此的表现力还是比较弱的,至于象征色彩则更是少之又少。开头两段只是不厌其烦地渲染地狱的黑暗,通过太阳、黄昏、云雾、黑夜等意象反复向读者表现地狱,却没有在此基础上做地狱“黑暗”意义的进一步拓展,也没有有效地将开头两段的环境构造与后文游览地狱的情节形成有机的联结,因此相对来说欠缺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地狱里“人”的形象也是相对淡薄浅显的。虽然诗人有意在俄底修斯的游历过程中让各色各样的、因各种各样原因死亡的人物依次出现,较为丰富地体现出诗人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但是,这种人物与人物出场之间缺乏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只是材料的简单处理和堆积。本节出场的第一位魂灵是俄底修斯的朋友厄尔裴诺尔,他因为醉酒从房顶摔落而死,“灵魂坠入哀地斯的房院”,成为一个“不曾被人埋葬的孤魂野鬼”,并哀求俄底修斯不要“弃我而去,不经埋葬,不受哭悼,启程返航”。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诗人是在鞭笞嗜酒的人,表达诗人某种道德观念。但是紧接着诗人在其后插了一段泰瑞西阿斯预示俄底修斯未来命运的情节:
你所盼求的
是返家的甜美
但是有一位神明却要你历经艰难
我想你躲不过裂地之神的惩罚
但即便如此
倘若你能克制自己
同时抑制伙伴们的贪念
你等或许仍可返家
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诗人对故事情节做的一个巧妙处理,提前让读者预知一部分故事情节,但是又不全盘托出,给人以期待之感。就情节的逻辑性来说,放到这里却略显不适。之前体现的是作者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之后却又描写俄底修斯母亲喝了“黑稠的血浆”后与儿子相见,以及图罗、安提娥培、阿尔克莫奈、厄丕卡丝忒、克洛里斯、莱达、伊菲墨得娅等女性一生的经历和遭遇,表现出人生命运的无常,又援引了阿基琉斯、阿伽门农等人的经历,来委婉告诫读者一些经验道理,如阿伽门农对俄底修斯说的话:
记住我的教训
不要太过温软
甚至对你的妻从
不要告诉她所有的一切
你所知晓的事由
说出一点
把其余的残留心中
诗中等等诸如此类的诗句,都是诗人借人物之口来向读者和听众进行说教和劝诫。但是在这之中,诗人在其中插入先知预言故事走向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说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其次诗人并未不同的行为类型按照程度轻重或者性质不同做出分类,而是一以概之,表达意图欠缺层次性和逻辑性,给人以模糊之感。最后,诗人离开地狱的理由是“成群结队的鬼魂发出惊人心魂的哭喊,吓得我透骨心寒……所以,我回头登上木船。”以这种方式来结尾,难以体现出之前描绘的各色人物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诗歌的艺术重量。
与此相比,《埃涅阿斯纪》在表达主旨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奥德赛》的意识和深度。《埃涅阿斯纪》的作者是古罗马的诗人维吉尔,史诗叙述的是罗马的创建者埃涅阿斯的艰苦的建国经历,其中卷六部分也有一段描述先知带领埃涅阿斯游历地府的情节,其中具体描写了一些极具象征意味的环境。如开头着重体现了一些景物描写,如对半人半兽的斯库拉的描述,表现出人的两面——人性和兽性,这些都是在《奥德赛》中不曾有的或者表现较轻的。
特别是本节后半部分,随着情节的逐渐展开,埃涅阿斯在先知的带领下也见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灵魂,但是这些灵魂的出场顺序显然是被诗人精心安排的。例如先出现的是被母亲抛弃的婴儿,再者是战场上死去的将士,之后是违法犯罪杀害他人的凶手等等,都体现出作者有意的分类意识,体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上现象的看法和思考。而且,在这之中诗人运用的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也是相当出色的,例如:
突然他看到一座宽阔的城堡
周遭的围墙有三重
火焰河费列格通的急流环绕着它
对面有一扇很大的门
就是天神大兴干戈也休想推到它们
这是描写杀人犯罪着受苦的地方,城堡象征着关押他们的监狱,三重围墙、天神也难以撼动则表现出这里环境的残酷,暗示作者对这些人坚决的严惩态度。这其中种种情节的安排和手法的运用,都是诗人有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的明证。
最后,欧洲的史诗发展到了中世纪阶段,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但丁的《神曲》。《神曲》与《埃涅阿斯纪》在故事整体构造、情节编排部署上一脉相承,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运用上却又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发展。
《神曲》的故事采取了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作品的主人公是但丁自己,诗中叙述他“在人生的中途,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一座幽暗的森林。”彷徨了一夜,才走出森林,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着的小山脚下,刚一开始登山,就被三只野兽挡住去路,正危急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但丁,引导他去游历地狱和炼狱。
诗歌开篇就显示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是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加强,例如,“幽暗的森林”象征着但丁的爱人贝雅特丽齐的逝世和世俗世界的贪欲成风,三只野兽中的豹象征着肉欲、狮子象征着骄傲、母狼象征着贪婪,而但丁的引路人之一的维吉尔象征着理性,其二的贝雅特丽齐则象征着宗教力量。可以说在《神曲》中每一处字句都充满了诗人的隐喻和暗示。《神曲》具有极其丰富的寓言意义,“从寓言角度来看全诗,主题就是人凭着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
其次,在论述史诗的道德观上,诗人精心布局、认真谋划,力求叙事说理以及表达诗人主观情感的层次性、逻辑性,使诗歌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充分发挥史诗的传播和教化功效。
诗人幻想地狱在北半球的中心圣城耶路撒冷,从地面到地心,一共分为九层,每层的鬼魂和所受的刑罚都是不同的。例如,第一层受苦的是未领受洗礼的婴儿和信奉异教的伟人,他们相对来说不用接受折磨,只不过永远也不可能进入天堂成为更高级的生命;第九层则是犯罪最严重的的人,包括叛卖亲属者、叛卖国家者、叛卖宾客者、叛卖恩人者以及魔王卢奇菲罗,他们所遭受的刑罚也是最严重的、最残酷的一种。这种系统性的划分方法,体现出了诗人对社会不同人群的鲜明态度和立场,也体现出了诗人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对不同人群后果的不同来警醒和改造世人的强烈愿景。诗人还通过色彩描写、象征手法、情景交融、杰出的人物塑造、巧妙的想象、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来促进诗歌情感的表达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促进了诗人主题自我意识的发展深化。
综上所述,从《奥德赛》到《埃涅阿斯纪》再到《神曲》中地狱的描写和刻画,体现出了欧洲古代史诗作者文学主题自觉意识的鲜明的深化和发展,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诗人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史诗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总的趋势就是诗人借助诗歌来反映时代生活和社会人事的意识越来越明显、手法越来越高超、表现的哲理和内容也越来越深刻了。因此,我们在欣赏史诗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如此才能理解作品内在的真正含义。
(一审编辑:李燕)
(二审编辑:于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