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 正文

行走在“历史”路上的老党员

来源: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周子仪
时间:2021-07-09 09:28:41点击:

赵士国,是一名老党员,曾留学于俄国,精通世界近代史,为我国的世界历史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如今仍在我国世界历史科研前线。于1948年出生的赵士国老人,是新中国的见证者,他目睹了祖国摸爬滚打的革命建设时期,也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老人走过的岁月正是我们国家历经巨变的时代。作为一名党员,他一心向党,不负党的期望。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有能力有担当的教师,一生奋斗在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直至现在仍身体力行地展示着一名党员教师的风范。在平衡党员和教师两个身份时,赵士国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履行自身党员义务最重要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专注于学术。他曾说:“党培养了我们,我们来培养学生。”赵士国表示只有着力于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才能有底气对待每一位求知的学生。

赵士国的父亲,是一位地下党员,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学习方面对赵士国的要求却十分严格,父亲曾四处借钱为了继续赵士国的学业,他说:“再困难借钱也要读下去”。讲到这,赵士国老人眼眶已有些红润。他表示自己最感谢的还是自己的父亲要求他坚持学习文化知识,走文化道路。在父母的影响下,赵士国从小时就十分向往入党,他早早地接受了学校教育,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然而高中时期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大学停办,处在乡下的赵士国从一名知识分子化身为一名地道的农民下田耕地,还担任过生产队队长。身份的转变让赵士国十分不习惯,从开始觉得苦到后来慢慢地习惯。1969年,满怀报国志向的赵士国报名征兵,体检以及材料一切都顺利通过了,然而却被告知不能参军,原因是因为县里说自己是“造反派”。1970年,赵士国又一次报名参军,然而还是不能被通过,这让赵士国心里十分沮丧,连自己保卫国家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不仅如此,与友人一起报名参与钢铁厂招工,在一系列手续办好后,看见友人已经得到通知去上班,然而自己的录取资格却被县里组织拦截,同样是“造反派”的缘故。赵士国有些心灰意冷,然而他的老父亲安慰他,“人生也有平路可以走,不一定都是上坡路,你不要着急,只要身体好,将来都是有前途的。”赵士国父亲给与自己的鼓舞起了作用,他回忆道:“连一位文盲党员都常常背诵毛主席语录‘我们的同志在苦难的时候要看到前途一片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是一名优秀党员的修养。于是赵士国重振旗鼓,在生产大队积极参加活动,同时凭借自身的文化水平在铁路修建过程中担任文书的职务,为生产建设书写材料。赵士国的一举一动被同伴以及领导看到,被同队的人夸赞能力强,还被县里的领导认可。1973年,国家恢复了文化考试,生产队的人赶早跑来告诉赵士国抓紧报考。于是赵士国便开始着手准备文化考试。白天在生产队工作,晚上挑着煤油灯,一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把蒲扇是学习的标配。夏天的夜晚更显炎热燥闷,蚊子也集体围攻赵士国,即使环境难耐,也捍不动他学习的决心。那一年,“张铁生事件”让赵士国以为自己的考试通过不了,心里惶惶不安,生产队的同志却对他十分有信心,安慰他“绝对能通过”。在结果下来后,赵士国被史地专业给录取。从此,赵士国便走上了历史研究的道路。在步入大学后,世界近代史的副主任曾找到他谈话,问他学过什么语言?赵士国回答说:“我学过俄语”。就这样,赵士国服从安排,在世界近代史中的俄国史的领域不断探索。在谈话后,赵士国立马去书店找俄语书籍,花费了大半工资。同时,他还在课余时间去学校俄语系听课,参加学校年轻教师开的俄语班。赵士国给自己下定目标“学到可以看俄语书的程度”。之后,赵士国得知学校与喀山大学有校际联系,于是便着手准备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因为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够到外国留学。于是,赵士国更加努力的学习俄语,听磁带,学口语,在经历前两次考试的失误后,第三次以99.5的高分通过考试。时隔两年后,赵士国于1993年分派出国。在留学期间,他赵士国熟读关于彼得大帝的文章,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撰写了二十多万字的学术文章,之后在《世界历史》发表。

他是新中国的建设者,也是新中国的见证者。他目睹了中国的成长,也看到了中国的变化。赵士国老师如今虽白发苍苍,但头脑十分清晰,讲话十分有条理,并且身着整洁,容光焕发。俄国史研究作为赵士国老师的看家本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他非常了解,他看到了苏联是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以及我国是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因此他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共产党与十月革命》,在文中他说道“十月革命的火种由我们点起来了,我国巩固、扩大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我国吸取了经验教训,捍卫了自身成果。同时,赵士国老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历史学者,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问题。他表示自己看到了党的失误,并且自己也是经历者,然而在任何国家的建设探索中都会犯错,就好比一个人从出生来就不可能不犯错,这是不可避免的。赵士国老师还十分关注当今时事,他观察到如今衣食住行样样都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回忆自己刚到俄罗斯时,第一次见到了高速公路,同伴告诉他“这是高速公路,速度比普通的公路快了一倍”,这让赵士国刮目相看。而如今中国已成为高铁输出第一大国。现在中国的步子迈得更快了,赵士国说这得感谢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

赵士国不服老、不惧老。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表示投身于教育事业是自己的职责。赵士国老师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用心教育,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赵士国对于感情深厚的教育事业,他非常自豪地说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培养自己的学生成才。他说“老师以学生为荣,以学生感到自豪。”在介绍自己的学生的时候,赵老师面带笑容,扳着手指头一一细数着,这一刻仿佛时间消褪不了什么,这些学生在他眼里都是自己的孩子。赵老师在退休且高龄的情况下,仍坚持次次不落下大会发言以及培训学习,从来都是满足学院安排的学术讲座需求。谈到新冠疫情,赵士国老师主讲过以《人类与疫病的斗争”——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的讲座,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分析疫情给历史中的人们带来的影响以及结果,结合如今的新冠疫情,他说:“我们能战胜疫情取决于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我们有信心将来走的更好。”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积极分子,面对眼前的这位的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我不禁肃然起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位老党员以身作则地维护好党员的美好形象,按部就班地做好每一件符合党员标准的事情。赵士国老师作为一名行走在“历史”道路上的人,耐得住浮躁,站得住脚跟,经得住考验。这从头到尾都在提醒着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深谙中国走来的每一步都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幸福,同时为以后的幸福而奋斗的道理。我们必须要铭记党的初心,牢记党的使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我们必须“聚是一团火”,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也必须“散是满天星”,在各自的位置发光发热,为中国的每个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上一条:蓝田师魂 教泽长昭—忆国立师范学院创办者廖世承

下一条:铭党史,感党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