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 正文

蓝田师魂 教泽长昭—忆国立师范学院创办者廖世承

来源:作者:许晏嘉
时间:2021-07-09 21:03:33点击:

蓝田师魂教泽长昭—忆国立师范学院创办者廖世承

——20教育许晏嘉

推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之门,重温国师栉风沐雨的艰苦历程。一脉水,一座山,一渚沙洲,造就湖湘文化传承不衰。而今回望湖南师范大学八十载筚路蓝缕,我们始终不忘有这样一位在烽火岁月中仍致力重振华夏文教的先贤。

他便是湖南师范大学前身国立师范学院创办者廖世承先生。

廖世承出生于江苏嘉定的书香门第。纵观其求学经历,他既饱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西方现代文明的洗礼,如此学识,在那个时代可谓是凤毛麟角。

抗日战争期间,廖世承在湖南蓝田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他专研教育心理学,把科学方法应用于中国的教育领域,他倡导的教育实验运动,推动了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许多教育教学研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奠基意义。正是对中国师范教育的悉心研究,也让他撰写了《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师范学院的使命》《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等长篇文章。教育,可以说就是廖世承终身的事业。

满怀热忱,爱国之心化作教育信念

深受父亲的影响,廖世承从小就认同教师职业,随着阅历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渐树立起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清华三年读毕,廖世承获得了公费留学的资格,可看着满目疮痍的国家,廖世承不顾家族反对改选了在当时“最没出息”、只能当穷教师的教育学,如他后来所说“教育是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有力工具”,他选择了教育作为救国的工具。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廖世承看到灾难深重的中国在教育上的落后,也亲身经受了外国的种种歧视,所受的刺激激发了他要为国家争气、为民族争光的志气。留学归来的他身体力行自己的教育理想,爱国之心化作教育的信念:中国人要办好自己的学校一光我中华!“中国土地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众多,政治如此黑暗,人心如此陷落,专凭教育救国,哪里救得过来。但是除去教育,又向哪里去找。”廖世承对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他选择在教育领域深耕,冀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国家带来一些改变。

临危受命,教育复兴肩负无限期望

薛炽涛先生在其《怀念廖世承先生》写道:“ 1938年冬,抗日战争兴起,他毅然接受教育部的聘请,离别了病榻上的老父和弱幼的妻儿赴湖南蓝田筹设国立师范学院,为培养抗战建国的人才而奋斗……” 抱定教育救国的宗旨,廖世承"奔走率职,用承厥志”快捷高效地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筹备建院。从签约到草拟国师组织大纲,从聘请各科教员到采购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从组织人员兴建校舍到主持院务到具呈教育部的报告。尽管艰难困苦,但廖世承和同事们始终热情不减、同甘共苦。蓝田八年,我们看不到是怎样的艰苦辛劳,每一条路都起于赤手空拳,每一间屋都洒着满腔热血。1944年,在战火威协下,他又率领师生迁校至溆浦。国师在廖世承主持下,严谨治校,弦歌不辍,形成了优良办学传统和作风,在全国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正如当时教育部顾树森司长的祝词"蓝田种玉,古所著名,秦楚异地,事有同情;师资培养,众志成城,复兴事业,乐观厥成”国师作为高等院校也肩负了社会各界对教育复兴的无限期望。

初心不改,一生行藏高举教育旗帜

廖世承非常看重中学教育,他倡导教育救国,认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又以青少年教育为国家兴亡的首位要素,“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来的国民。他们的素质如何,是忍辱负重,殚精竭虑,积极建设,还是为个人名利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民族的隆替”。在他眼中,中学教育是整个教育最基础、最活跃、最生动的阶段,“教育是精神事业,一分精神,一分效果。不论办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精神本无二致。”自留学归来,廖世承就参与了学制改革的讨论,彼时初出茅庐的廖世承大胆提出了“六三三”学制 ,同时通过 实践、研究、实地调查,进一步证明己论。“六三三”学制推行后,中途退学的学生大大减少,契合了教育普及的国情需求。在中学课程改革中,廖世承认为,教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而要学生学,必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情景之下。

相对于知识的灌输,廖世承认为学校教育应更重人格的培养。“现代的国民,有体力,有智慧还嫌不够,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要知人格健全,不但使国家、社会蒙其益,个人也有无穷的乐趣,一个民族的强盛与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修养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国家、民族利益的态度,也是人格的表现。”廖世承注重德育,也注重体育,有学生忆及当年,曾感慨:虽然当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尚未明确提出,但廖先生领导的附中在这方面已努力以赴了。

蓝田薪火,桃李满园终闻教育馨香

耕耘三尺讲台,从他执掌的学校走出来的知名人士不胜。“廖先生是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据他的学生回忆,这位“个子长瘦,戴着金边眼镜”的校长,是一位“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谦谦君子。正是这样一位谦谦君子不顾烽火硝烟,毅然在抗战岁月中将教育的种子埋在了蓝田的山坳中。信念的汗水灌溉,终将开出理想的参天大树。回望50年教育生涯,廖世承也曾感慨,但从不后悔,他的目光一直望向教育的未来:“我是教育国地上一个垦荒者,从没有在一所学校内留得很长久的。倘使精力容许我的话,或许我今生再能开垦一片园地。”

结语

仅一抹涟漪,便荡漾起细腻的流年。昨日的国立师范学院,今日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的画卷上浓墨重彩。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我们感慨于廖世承先生对教育“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一番执着情怀。今天,在祖国的号召上,在党的领导下我等青年之辈定铭记先生教育之志,愿先生终闻桃李芬芳,见人才荟萃。

上一条:一点中国红,万丈朝阳升

下一条:行走在“历史”路上的老党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