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斯人”与“是人”之辩

来源:作者:21级 温倩
时间:2023-11-22 14:52:22点击:

近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关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斯人”还是“是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根据凤凰新闻客户端上的“凤凰民调”投票结果显示,94%的人记忆中为“斯人也”,只有4%的人记忆中为“是人也”,2%的人表示“记不清了”。对于此次争论,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自从1961年该出版社收录这篇课文以来,历届教材文章一直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斯人”还是“是人”,最权威的答案应该从原始出处中寻找。这句话出自《孟子·卷十二·告子章句下》,原文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绝大多数权威古籍中,如汉代赵岐注、宋代孙奭疏的《孟子注疏》、宋代朱熹注的《孟子集注》、宋代蔡模撰的《孟子集疏》、清代焦循撰的《孟子正义》都为“是人也”。少数古籍中也存在“斯人也”的说法,宋代《璧水群英待问会元90卷·卷三十一》、元代王恽的《克己斋记》均是“斯人也”。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处只是借孟子之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非严格引用《孟子》原文,稍加改动以适己文而已。由此可见古籍中“于斯人”只是非正式引用时的变体之一,古籍中的主流是“是人也”。

既然《孟子》原文、古籍、教材中都为“是人也”,只有少数几例出现“斯人也”,那为什么会有众多网友表示记忆中是“斯人也”呢?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究。“斯”和“是”的读音接近,且平舌音“斯”比翘舌音“是”更容易发音,所以会有人误把“斯”读为“是”,口口相传产生误差。其次,一个词的频繁出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记忆,无论“是人”还是“斯人”都是“这人、此人”的意思,两者意思没有差别。但“斯人”在一些名诗名篇中经常出现,如杜甫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范仲淹的“微斯人,我吾谁与归”、李白的“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等,“斯”在这些文章里都起到一种指代的作用。而且“斯”字显得更典雅、更有文气,更好听一些。相比起来,“是”在我们现代汉语中一般不作为“指示代词”而用,多为“动词”。同时,“是”在生活中过于常见,看上去反而不那么充满古意,所以大部分人会认为是“斯人也”。此外,在网络传播时代,影视剧以及输入法各种大众记忆产物远远超过课本、古籍的内容。影视剧常常用到的是“斯人”,导致人们对“斯人”的印象不断强化,掩盖了多年前“是人”的印象,以此,绝大多数人在被问起学的到底是“是人”还是“斯人”,大家言之凿凿地确定是“斯人”。现在一些大热的影视剧,其观众之多、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甚至能改变社交平台或者短视频平台上的表达与审美,何况是自我的记忆。如果这其中用错了一句字词,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本来就不常用的古典文学的记忆。据调查,在不少热门影视剧中,如《少年包青天》、《甄嬛传》、《天外飞仙》,以及个别知识问答类节目中,都曾出现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表述。不仅是“斯人”“是人”被错用,《甄嬛传》中还有将“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错用为“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神雕侠侣》中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错用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些错误的用法强烈地植入我们的记忆,所以会产生忘记原文的现象。在文章引用方面也是如此,通过在知网中进行检索,学位期刊中引用“是人”的文章仅仅占小部分。

也许有人觉得此次关于“斯人”与“是人”的讨论是吹毛求疵,而我认为这种对于文化“较真”的态度应当是被倡导的一种“讲究”。在此次争辩的过程中,各位网友各抒己见、积极探讨、严谨求证,传递出了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敬畏之情和尊重知识、热爱思考的美好氛围,这种埋首纸堆引经据典找答案的“抠字眼”和求真精神值得我们点赞和传递下去。同时,它也从侧面折射出在这个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沉浸执着、静思品悟的弥足珍贵。在阅读先贤圣人的典籍时,我们应对每一个字的意思和词的涵义理解透彻,在字斟句酌中细品其中的妙处,在反复求证中探索其中的真意,让先贤圣人的智慧结晶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审编辑:刘欣怡)

(二审编辑:何佳旋)


上一条: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下一条:试析《棋王》中的寻根意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