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浅谈文言文虚词教学

来源:作者:毛宇晨
时间:2022-06-03 16:33:06点击:


摘要:本文将从文言文教学出发,分析虚词的形成过程,并对中学文言文虚词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思考。第一,虚词教学可以从本义出发,追根溯源;第二,虚词教学要结合音韵以及文字形体知识,加深理解;第三,虚词教学要从文本出发,寻找例证。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也要抓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虚词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虚词,教学,本义,文本,音韵

一:从本义出发

《墨子.经说上》且,自前曰且,自后曰已。《墨子.小取》或也者,不尽也。”古书中对虚词的表述,是语助,词辞。事实上,虚词在古代也是带有语义意义的单位。虚词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来。比如“以”字,就经历了一个由动词,演化至介词,再到连词的一个过程。如

1):《左传》:宫之奇以其族行”(带领)

2):《左传》: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3):《孟子》: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介词,用)

4):《左传》“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连词)

例句1和例句2中的“以”字是动词,分别是“带领”与“根据”之义,例句3的“以”已经逐渐引申出了介词的含义,义为“用”。例4中的“以”完全地失去语义意义,成为了连词,晋灵公不守君道,加重赋税来修饰城墙。因此,我们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要把握虚词的意义,要让学生辨别虚词特定上下文的语境之中是否已经虚化。这是虚词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只有在清晰地辨析虚词的大类,才能细致地划分虚词的具体含义与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因此,了解虚词的虚化过程,辨析“虚词”的“大类”,对虚词的教学还是很有利的。

二:从音韵文字出发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之”的表述:“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1]之是出去的意思,像小草从土地之中爬出来的样子,树枝的茎叶更加大,这表示它要去往的地方,我们从“之”的小篆去判断,之的本义应该是“去,往”。也就是相当于动词,逐渐虚化而有其他的用法。之的动词义可以分为两个:“往。”如唐朝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中的“之”,第二个义项是“为。如《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中:“吾见子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虚词的本义以及其引申出发考察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比如对之的解释,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之”的“到,往”义项。从小篆形体去探讨,便水到渠成了。

再如“而”,《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此处的而解释为两颊上的毛。审查本义可知,《說文解字》曰:“頰毛也。象毛之形。”在上古的小篆中,像人脸上的须,因此《周礼》中的而解释为脸上的毛。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文字的形体,从理性认识入手,加深学生对虚词的理解。

虚词的教学还可从音韵入手,比如乎字与于字,乎和于是古代汉语之中常用的介词,可以引进时间,处所,对象,行为。乎与于的作用相当,都可翻译为现代汉语之中的“从”,“到”,“在”,“照”[3],比如在以下例子之中乎与于可替换: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2)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战国策·燕策二》)

乎与云可替换的原因是两者上古的音相似,“乎”属匣母,而“于”云母,而云母在上古是归并于匣母,之后才慢慢分流出来。简而言之,乎与于在上古读音相似,意义相近,在特定语境之下可以换用。所以,在教学文言文时,也要把握上古音韵,帮助学生对虚词形成系统理解。

三:从文本出发

从文本出发,深入探究虚词用法。在中学教学之中,要有质疑中学文本的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及能力,比如对之的“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一用法为小点进行教学时,要寻求例证。譬如,我认为中学语文对“之”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义项阐释不正确,理由如下:

第一:古代的句子之间存在分句现象,并不随着之的有无,而对整个语句的独立性造成影响。我认为之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和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之中的错误说法“倒装句”所犯的错误相似。比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在文言文教学之中,有人将其看做主谓倒装形式的倒装句,我们用现代汉语的语序去理解古代汉语,就会造成此误解。因为将谓语放置在前只是为了强调“不惠”的程度之重,既然此种句式在古代出现的十分平常,又怎么能把其看做倒装句。再比如文言文之中表示数量的句法关系:

1):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鲁仲连辞让者三”假设以古代常用语序来看,应该是“鲁仲连三辞让”,同理三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按照古代的表达应该是“三举所佩玉块以示之”,三不是确数,只是表示多次;再者,古代的数词是直接放在动词面前,修饰动词,而现代汉语的口语之中这种用法存在,但是只存在于某些成语之中,如“一劳永逸”。[2]我们会发现将数词移到末尾,只是为了强调行为的数量,而不是数词的常规用法发生了改变。当我们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分析此句式之时,我们会发现它与我们现代的语序不同。

第二,文献佐证。同一篇文章之中的“之”可有可无,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说法并不合理,《烛之武退秦师》的“之”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中的“壮”与“臣”的联系似乎是“之”联系起来的,但是我们会发现“之”在同一篇文章“之”是可有可无的,再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

(1):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2):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

既然在同一篇文章之中的“之”可有可无,那么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就十分值得怀疑了。独立对两个句子至关重要,例句1中的“望之“既然少了”之“,就成为了两个分散的句子,却依旧能够在文章之中出现。再如《鸿门宴》之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与“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同时存在。便说明“之”的作用并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最后,关于之的作用,马建忠曾说:“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神气者然。”简而言之,“之处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作用应该是:“让语气舒缓而非急促停断,增加话题表达效果。”主语与谓语之间假若缺少“之”,会使语气急促,而增加了“之”,话题的感染力会增加。试想一下,古人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摇头晃脑地读书,而之等虚词的增加可以古人的兴致与趣味。

虚词教学之中不免出现对某些义项理解不到位,必须结合古代的文献加以论证,不能“人云亦云”,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一说法的探讨,可以中学生的课本中寻找例证。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的教学之中要有批判的思想,深入浅出分析虚词,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接受能力。譬如在教学“之”的“取消句子独立性”说法的不合理性时,高中生教学与初中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对于高中生,可以结合具体实例,适当扩展,力求讲深,讲透;而当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初中学生对“虚词”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较难理解虚词用法,教师可以加大提高感性的材料,使用朗读法的方式,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效果会更好。

四:总结

《考试说明》对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查的文言虚词一般是中学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二是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虚词在上下文中的用法还有音义,三是考查的能力层次为理解。

首先,教师要讲授虚词的演化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学要求掌握的虚词的数量不多,教学时力求对虚词的相关用法讲深讲透;其次,学生需要掌握虚词在具体语境下的音义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语言语境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4]古代的情景语境距离我们时代过远,教学从文本中窥见“虚词”的本义,才能更好的理解假借,引申的相关联系,理解虚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最后,虚词的教学中也要批判与创新精神,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五: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马景仑,董志翘:王力古代汉语 同步辅导与练习 上册[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20年,161-162页.

[3]蒋冀骋,唐贤清:《古代汉语[M] ,湖南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353页.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38.


一审编辑:何佳旋)

(二审编辑:刘小玉)


上一条:西南不曾听猎猎旌旗响

下一条:《冈底斯的诱惑》叙事者的变化与叙事圈套分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