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冈底斯的诱惑》叙事者的变化与叙事圈套分析

来源:作者:20级 王颖
时间:2022-06-03 16:27:38点击:


一、《冈底斯的诱惑》不断变化的叙事者

《冈底斯的诱惑》一共分为16小节,我首先梳理一下作品的整体脉络:

1.不一定是姚亮的人夜晚在陆高宿舍门外诉说。用第一人称

2.当夜更晚一些,在老作家的家里,他做自我介绍。用第一人称

3.介绍穷布及其遭遇“野人”,未说明时间,用第二人称

4.介绍另一个故事——陆高和姚亮去看天葬,未说明时间,用第三人称

5.老作家介绍白己看见过羊角龙头,时间同2.,用第一人称

6.继续介绍穷布及其遭遇野人,未说明时间,用第二人称。

7.老作家揭示“野人”,时间同2,用第一人称

8.继续介绍陆高和姚亮去看天葬,未说明时间,用第三人称。

9.他们几个组成的探险队没有收获,但给他们提供了今后写作的素材。用第三人称

10.继续介绍陆高和姚亮去看天葬。未说明时间。用第三人称。

11、12、13、14、陆高根据探险期间的经历记述了顿月顿珠的故事。

15.叙述者叙述形式和读者交流。

16.陆高和姚亮各自的诗篇一首。

由此可见,区别于传统的故事情节性强的小说,马原的叙事者混杂多样,不同的叙事人称交织在一起,其中又因缺乏过渡而使情节变得突然。开篇一直是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事,叙述穷布的故事时转换为第二人称“你”,讲述穷布猎熊的故事时又运用了第三人称“他”,讲述陆高、姚亮的故事时仍运用第三人称。马原小说中叙事者的不断变化,为读者读懂马原小说增加了难度,读者需要去反复阅读才能梳理清楚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这也突破了传统小说通篇使用固定人称来讲述故事、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让读者不再是被动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去接受设定好的结局,而是加入到作者营造的与叙述者的文字游戏中去思考,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与阐释的可能性。


二、作品中体现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与“元小说”的写作技巧

1.“叙述圈套”的来源

什么是“叙事圈套”呢?在 1980 年代,这种特立独行的叙述方式,被批评家们认为给阅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马原则被认为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几乎与马原画上等号的文学名词——叙述圈套。对于这个所谓的圈套,马原觉得,其实只是不甘于当年简陋现实主义方法论的一种书写技巧,而他本人,则是一位西藏生活的观察者,“我来看热闹,来看他们的生活,他们每天的事情在我眼里就变成一场没有停歇的戏剧。你看的时候,经常看不到这个戏的头和尾。所以几乎我所有的西藏小说,都是印象主义风格的小说,不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不是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是我不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他是怎么做的,他怎么说,他怎么行。”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评价马原时说:“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述圈套’。”

通俗一点来说,我认为马原的叙事圈套表现为:马原把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换,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流程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理解。“元小说”,简而言之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也就是在小说叙述的过程中暴露自己小说创造的虚构性,使读者清楚地知道小说故事都是虚构的。

2.“叙事圈套”的叙事手法与“元小说”的写作技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在传统的小说中,一般都有中心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随着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至高潮再至结尾。但在《冈底斯的诱惑中》,没有主人公,人物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甚至时间顺序、事件的发生顺序也错乱,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主要描写了8个人物:陆高、姚亮、穷布、央金、顿珠、顿月、尼姆和“我”。这8个人物穿插在不同的事件中,事件与事件之间是间断式的、无相关的。大概可以把《冈底斯的诱惑》概括为3个故事:一是陆高、姚亮组织的第一次探险,包括遇见美丽的藏族姑娘央金和观天葬未成功的故事;二是以穷布为主组织的探险队去打熊,最终却发现熊的真实身份是个野人的故事;三是顿珠、顿月与尼姆三人之间的故事。故事间的这8个人物的交集不多, 除了陆高和姚亮同时存在于前两个故事中, 其他的人物都在各自的故事中与其他人独立开来, 没有丝毫交集。作者虽然大致讲了三个故事, 但小说并没有按照线性叙述的方式逐一进行讲述, 而是将故事打碎成若干个片段, 并进行了时空错乱的排序。例如寻访野人的踪迹的故事, 并没有安排在一个章节中完整讲述, 而是分别在三、六、九节中断裂地呈现。小说中观天葬过程也分别被安排在了四、八、十节之中。这三个故事所包含的多个人物相互嵌套在一起,经过作者的拆解、拼接、重组,形成了“叙事圈套”,为读者的多种解读提供了可能。

《冈底斯的诱惑》中,作者常常暴露自己的叙述行为、情节的发展、打断旧的阅读方式, 引领读者注意到叙事行为本身。当作者在谈及姚亮时写到:“姚亮并不一定确有其人, 因为姚亮不一定在若干年内一直跟着陆高。但姚亮也不一定不可以来西藏工作。”“可以假设姚亮也来西藏了, 是内地到西藏帮助工作的援藏教师, 三年或五年, 就这样说定了”。作者既要写姚亮的故事,又要说姚亮是不一定存在的,说明这个人物是作者虚构的。作者刻意暴露叙述行为, 让读者见识到了叙述者对小说人物的操控力在小说的第十五节中, 作者甚至把自己的叙事的“虚构性”直接摆在读者面前, 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读者他是在讲故事, “现在要讲另一个故事, 关于陆高和姚亮的另一个故事”“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小说的故事没有明确的结局,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叙事者来把情节梳理清楚统一为读者揭晓谜底。整个故事情节充斥着一种随意性与偶然性。

再来看作品的第十五小节中顿珠、顿月和尼姆故事的结尾:

“故事到这里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显然会有读者提出一些技术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我们来设想一下。

A关于结构。这似乎是三个单独成立的故事,其中很少内在联系。这是个纯碎技术性问题,我们下面设法解决一下。

B关于线索。顿月截至第一部分,后来就莫名其妙地断线,没戏了,他到底为什么没给尼姆写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后面的情节当中?又一个技术问题,一并解决吧。

C.遗留问题。设想一下:顿月回来了,兄弟之间,顿月与嫂子尼姆之间将可能发生什么?三个人物的动机如何解释?

第三个问题涉及技术和技巧两个方面。

好了。先看C。

首先顿月不会回来(也不可能回来,排除了顿月回来的可能性,问题就简单了),因为他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他的班长为了安抚死者母亲,自愿顶替了这个儿子角色;近十年来他这个冒名儿子给母亲寄了近两千元钱。然后--

还用然后么,我亲爱的读者?”

这个看似敷衍的结尾并不是马原在搪塞读者,作者有权力给读者作者一个想给的结尾。叙述者“不在场”的叙述技巧, 让读者的思考方式发生改变, 叙述者的中介作用已经消失。在这里,作者把问题留给了读者去虚构,让读者去想象多重结局。这体现了“零度”叙事的叙事方法,作者始终保持价值判断的中立态度,用冷酷客观的笔法把过程娓娓道来,不加以自己的任何感情与观点。这便是马原的叙事技巧——选择纯粹的形式而拒绝帮助读者加以理解,让读者参与到故事中来充当认知者的身份。




参考文献:

1. 齐芮,《马原短篇小说的解构之思——以<冈底斯的诱惑>和<虚构>为例》,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4).

2. 许振强,马原,《关于<冈底斯的诱惑>的对话》,当代作家评论. 1985,(05).

3. 魏嘉轩,《与时间的游戏——<冈底斯的诱惑>的叙事学分析》,文学界(理论版). 2013,(01).

4. 杨剑龙,钟晔,陈冬梅,吴国华,黄美蓉,《把它打碎之后进行重新组合”——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重读》,理论与创作. 2010,(06).

5. 胡敏,《<冈底斯的诱惑>“陌生化”叙事》,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27(02).

6. 曹亚明肖惠卿,《论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不在场”的叙述方式》,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8(02)。

(一审编辑:何佳旋)

(二审编辑:刘小玉)


上一条:浅谈文言文虚词教学

下一条:环境是人物心理的催化剂 ——探析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