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文化苦旅》中的人文意蕴

来源:作者:20级王颖
时间:2022-05-29 16:36:57点击:


不同于着力于描写景物的散文游记,《文化苦旅》处处体现着浓厚的人文意蕴。余秋雨先生亲身奔赴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明遗址,用脚步丈量广袤的土地,用心灵感受文化遗址百年来甚至千年来积淀的厚重底蕴,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文化灵魂与人生真谛的找寻与思考。

余秋雨对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与文人给予高度肯定,他认为“在文化品位上,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风雨天一阁》中,纵使天一阁屡遭劫难,范钦和他的后代还是固执的坚守着对天一阁的保护与传承,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健全人格的光辉,他们对待天一阁藏书一代一代的保护,对文化事业矢志不移的坚守,无不令人动容。《都江堰》中,李冰为了解决多年以来遗留的水患问题,扎根于民间,指导众人合力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后代延续至今的一项有着极高实用价值的水利工程。李冰的奉献,融入了他冰清玉洁的的性格,也彰显着中国人昂扬的自信,使中国“有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这些古人对人生道路的正确定位与选择,留下了更为深远的文化价值。

更有一批古代文人,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 “求仕”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影响,被封建专制所挟制,面对现实最终选择了逃避理想,满足于在狭小的自我空间中吟诗作对。中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八股文作得好大多便可入朝为官,然而君主专制的随意性、残酷性就意味着古代的官做不长久,文人一犯错误就会遭到贬谪,甚至文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错,就被“莫名其妙”的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对于这些文人, 灾难给了他一份宁静, 远离了朝廷之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融, 与自我对话,心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沉淀,更容易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尽管如此,弊病却更为明显,隐逸的日子久了文人就容易逃避现实,久而久之这种贬官文化就成了隐逸文化。文人们大多倾向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这种清高孤傲、从此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态度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自身价值选择的失误,所以他才会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认真中伴和着极大的不负责任。他用敏锐的眼光道出了隐逸文化的本质与弊病,呼吁中国文人不要选择逃避,而是要直面问题去解决问题,才能够获得心灵上真正的“轻松”。不是空谈,现身说法,他以自己的行动提供了一个社会示范:“真正的强健不是呼集众人,追随众人,而是逆反众人,然后影响众人。‘大勇似怯’,‘大慈无朋’。”余秋雨先生在考察了人类古文明四万公里回国后,却遭到了恶意批判者对“石一歌”事件的指控。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谩骂与诬陷,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开始了他的“寻石之路”,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寻得“石头”——得到了与“石一歌”相关的文章与名单,打破了站不住脚的谣言,证明了自己人格的敞亮。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苦难,在与苦难交手的过程中谱写一曲独属自己独特的命运之歌,肩负重任继续前行。

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充分体现了他的文人悟性和历史及现实对话的思维成果,不仅是对世界文明遗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的重拾,更是对文化良知回归的呼吁,对知识分子健全人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宋蓓,语文建设. 2016,(21)

2.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陈巧玲,孙嘉,语文建设. 2014,(20)


二审过稿 谭薇薇









一审过稿 危嘉惠






上一条: 轻快的深沉

下一条:回归理性价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