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回归理性价值

来源:作者:19级 邓子涵
时间:2022-05-29 16:32:40点击:


《赫索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发言人索尔•贝娄的杰作,书中不仅呈现了一个西方人文知识分子的苦闷思想历程,也包含着作者对理性价值回归人类社会的期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人混乱的背后是时代悲剧的影射,主人公赫索格纷繁复杂的思绪与无从寄出的信件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现实处境。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些价值观与世界观就此颠覆,如何回归理性价值成为拯救时弊的时代课题。在索尔•贝娄笔下,回归理性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摒弃功利主义,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二是坚守人道主义,涵养人的道德修养。

物质世界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也在悄然滋长。人们考量人或事物的角度是利益,行事的原则是获利。总之,一切都以功利为出发点。就像书中的玛德琳,她与赫索格结婚一方面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精神疾病,另一方面是为了借助赫索格历史学教授的身份来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还有格斯贝奇,他靠着奉承巴结而混到了名人圈。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着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但这样的生活却是机械空洞而没有灵魂的,作者据此传达出的是在生活中保持精神世界富足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功利主义依旧是社会的顽疾,所谓的“内卷”、“考研热”等现象的背后不也是对种种更高利益的追逐吗?摒弃功利主义不是说完全不能有求利之心,而是说对利益的追求应当适度,不能一味沉溺其中,而最佳的状态是利己利人。当我们将目光从物质世界的享乐转移到精神世界的愉悦时,生活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将闪现眼前。我突然想起了英国小说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学着抬头看月亮正是索尔•贝娄想要借《赫索格》传达出的人生真谛。

玛德琳与赫索格好友格斯贝奇在一起了,这件事就像导火线一样,点燃了赫索格关于那个时代人道主义危机的思考。“在这种年头,人类所有高贵的道德情操,往往会被人怀疑为一种欺骗手段。”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道德不再是处世的底线,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儒家所说的“仁爱”、墨家提倡的“兼爱”只能作为理想状态而存在。赫索格在给众人的信件中多次讨论到道德、良心、高尚品质等问题,在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呼唤、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人道主义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时代就会笼罩在阴霾之下。索尔•贝娄看到了社会中人道主义的危机,但同时也坚信即使人们外表上显得圆滑世故,但总会存留人性淳朴善良的一面,仍旧保有道德底线。也许客观环境会催生诸多诱惑,但人性都会存有一颗善的种子,人们应该通过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来滋养这颗种子。当所有人的种子都能发芽结果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迎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前行。仔细想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不仅仅是一个为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梦想,更是一个呼唤人道主义社会的梦想。

《赫索格》能成为文学史上的名作主要得益于它的思想深度与反省精神,书中对于回归理性价值的呼唤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审过稿 谭薇薇








一审过稿 危嘉惠





上一条:《文化苦旅》中的人文意蕴

下一条:窗边一声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