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独我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来源:作者:20级 张迎雪
时间:2022-04-07 20:50:07点击:

按照百度所定义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合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这种定义无疑是广义的,涵盖了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内涵丰富。它源远流长又一脉相承,不论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是思想文化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在今日仍为我们所继续传承下去。

而今天我所要讲的是我身边的传统文化,它是狭义的,仅限于我所能了解到的节日习俗、思想知识、方言文化和礼仪文化等,着重在这几个方面。

节日习俗

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无外乎就是春节、端午、中秋等,但在我看来最能体现习俗差异的只有春节了。这种习俗又可分为饮食,对联张贴,还有敬神拜礼,亲戚走访等方面。在我的记忆里,除夕夜便是整个春节最为热闹的日子,按照我们皖北地区的习俗,一定要事先包好饺子,煮好的饺子先敬给财神爷灶神爷,然后全家人要跪上三拜并许下愿望,剩下的一定要留在午夜时吃,并且还要留下一两个在碗底,寓意生活富裕。我们这一辈的孩子们通常那个会选择一直熬到吃完饺子在睡觉,也有的会直接通宵,这主要是因为大人们在凌晨的时候就要起来前往村里独有的一个庙烧香塔拜佛,不过我也仅在去年去过一次。就在前不久我才知道原来南方人在春节是不吃饺子的,这种差异实在让我惊讶,在我十几今年的认知里一直认为吃饺子这个习俗是全国统一的。

对于贴对联的讲究,倒贴福字应该是很多地区都所共有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日子,比如家族里有人去世,就要三年不能贴对联或者把对联换成蓝色其,他的倒无什么特别之处了。

而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是走亲戚还有小孩子收红包的开始,不得不说,这个走的顺序也大有讲究。初一要去干爹干娘家送礼,初二便是外甥前往舅舅家拜访,初三则是回娘家的日子,之后几天无外乎是乡里邻居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其他一些细小的习俗诸如在门口横放一根木棍,还要置两颗绿意盎然的翠竹在门两旁都是为了招风纳气,提升运势,体现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然而随着我自己岁月的增长也是时代的变化,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们这些同龄人不再聚在一块玩游戏而是低头看手机,电视上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没能完整看过,就连妈妈也不再坚持守夜,早早睡下,以往的热闹好像在逐渐消失。但是这些传统习俗我们依然在坚持,未让他们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并将继需传承下去。

思想文化

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更多接触的传统思想文化是已经经过世人们革故鼎新的文化。我们会在课本中学习《论语》,了解圣人孔子的处事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故而知新”等为我们所熟知。也会学习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有道家老子的“祸之福之所依,福之祸之所伏”,也有法家韩非子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亦包括墨家墨子的非攻、兼爱等……这些传统文化经过后人的发展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教会我们如何立德树人,如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将为我们所继续传承下去。

不仅在书本上学习,我们的家长也会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文化,身边的老人也会教导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根”的故土情怀,更有那些老物件里所蕴含的时代观念为我们自己所感知感悟。

但是因为我身处农村地区,所以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些糟粕思想。比如老生常谈的重男轻女问题,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和奶奶保持着疏离客气的关系,但是幸好在现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儿子女儿都是他们的宝贝。

还有要说的一个糟粕文化就是在八十年代左右,人们对教育的不重视。比如我的母亲四年级辍学,十六岁的年纪就一个人外出打工,不可否认贫穷的原因,但人们就是会不自觉地认为上学没有什么大前途可言。路遥作家在《平凡的世界》里也证实了这一点,即使孙少平上完了高中,但是他清楚的知道高中毕业了就仍要回村里当庄稼汉,这里我们就暂且不说少平之后的发展。

而今村里人还是那些人,思想却不再完全是以前的思想,父母会说“上学了才有出息,老人们也会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送进补习班,书中少平的妹妹也成功上了大学,教育明显更为人们所重视。这就又说明了传统的思想文化一定需要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方言文化

我们用官方的话来说方言就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社会变体。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特色语言,我们把这些方言根本区别于普通话。

或许你知道北京的儿化音,知道上海的吴侬软语,知道湖南特有的塑普,但你不在阜阳,不在太和就一定不知道我们的“土话”。阜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其特点着重表现在有舌面后浊擦音、声母“n”和声母“y”部分相通、唇齿清擦音f的出现频率较高等。其实以前在我看来我的方言和普通话是差不多的,来到外地上大学后才明显的体会出家乡方言的独特之处,就像我的室友说山东话,湖南话我完全听不懂一样,他们也不大能听懂我的安徽话。

这种独特的方言文化亦是世世代代的人在皖北那片独特的地区,在长久的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我真诚的热爱着这独一无二的语言,热爱着把昨天说成“耶个”,把吃饭说成“喝茶儿”,把漂亮说成“排整”,把厉害说成“过劲”……就算身在外地身在大城市之中,这方语言也依然会被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

这也正好响应国家的政策,无论何时无论哪种方言都应该被珍重的保存下来,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链接游子和故乡情感的纽带。

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毋容置疑也分为好几个方面,小到对亲戚的称呼和人际交往,大到红白喜事仪式的操办皆能体现我身边传统文化的独有之处。

前不久在同学那里了解到单对爸爸的哥哥的称呼就各有不同,有的叫大伯,有的就叫叔叔,而我们这边就称为大爷。同理我们对其他的亲戚称呼也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差别,这里且不细举。而尊老爱幼则是大家的共识,在我们这边年轻人中年人的生日可以不过,但老年人的寿诞一定十分重视,通常子女还有孙子辈都会齐聚一堂为其庆祝。大人们对待自己的晚辈更偏随和,辈分差别不大的长幼之间的相处更偏向于朋友,我的舅舅,小爹啊就会经常和我开玩笑,而不讲究什么礼节。这种乡下的淳朴的关系亦是从古至今一如是。

再说红白喜事的操办,这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甚至封建迷信的内容。比如我们村若有谁家中有人去世,是一定要和办喜事一样大宴宾客,请吹唢呐的。犹记几年前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整个仪式的操办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当天晚上要压魂,之后要请“阴阳先生”看适合火化的日子,大概于第四日送葬,儿女跪于路边痛哭,前去送葬的人都要在回来的路上抿一口白酒以驱邪等等。其中很多地方确实迷信,但我窃以为为了死者的安息和生者的安定,在没造成什么不好影响的情况下,用这些仪式求一个心理的安慰也无不可,毕竟这也是世世代代一直在坚持的仪式,也是一种独有的礼仪文化。

其他大事仪式的操办我无法再在这里细讲,但这些礼仪无疑是乡里人所公认的,也是从我们祖先那里一直传承下来的或许有稍加改动过的,而我们这一代并无理由将之弃之不用。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恰如这句谚语所言,不同地区各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我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上大学,在我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后,我便更深刻的体会到我从小到大所习惯的家乡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而以我贫瘠的语言讲述的以上四个部分并不能完全诠释我所认识的我身边的传统文化,我只能像你们诉说它浅显的表面,却无法传递它深刻的内在。

无论怎样我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更要破旧立新,吐故纳新,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我们从先辈手中接下接力棒,并担起把它传给下一代的使命与责任;我们珍视我们所特有的文化,并教导儿女子孙亦要如此;我们无畏时代的浪潮席卷,坚为传统文化筑起一片港湾。愿,你我身边的美好传统文化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亘古不灭。


(一审编辑:蒋铭洋)

(二审编辑:赵梓涵)


上一条:人间喧哗

下一条:不同背景下的荒诞书写 ——试比较余华与塞万提斯的荒诞书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