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于宋词中学立德修身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8级 杨俊娴
时间:2021-04-23 19:40:17点击:

    在大宋王朝几百年的历史中,多少文人用他们的风骨铸就宋词繁盛,就是这样一种形式,与唐诗元曲交相辉映,或婉约,或豪放,或书写田园之乐,抑或是唱响伫立在边塞的豪情与家国情怀。在这无数人才辈出的时代,有李清照的袅袅闺情与女子之志,有苏轼的豪情壮志与家国赤子心,还有像辛弃疾这样抒词为国,忠贞不渝的国之幸得之才。

当今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无数迷人眼的灯火,而物质则在渐趋操控人们的精神意志,试图摧毁我们心中的信念,将我们打造成一个只为金钱而奔波的机器,于是立德修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常读读宋词,我们或许能在这些先贤的词中明白——从自身到家国,德行才是成长与前进的风帆。德行包括方方面面,有生活中的尊敬长辈、知书达理、谦虚可人,对待爱人的坚守,也有在国家面前的忠孝气节。前有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也有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后有岳飞“怒发冲冠,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也有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词达意,他们的词告诉我们纵然人生很短,爱与坚守是我们立德修身的必需品。

在众多优秀的传世作品之中,我的最爱还是东坡先生的《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谁怕?即是掷地有声的不怕,在荆棘遍生的处境中依然保持自身乐观,此种勇气与豁达是我们学习修身的最好典范,纵使身处险境,也不与淤泥同流而与德同行,才华纵然能使人惊艳,可只有风骨才能永世长存。

国学大家王国维曾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这也是立德修身的三境界。三种境界源于宋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时候,人修身已经有了目标与方向,此时纵然拘泥于泥潭,也不会放弃自我,混于泥沙之中,只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为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时,多少似水年华流去,多少朝朝暮暮轮回,立德修身的过程同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纵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会处处无暇,只要时时以德行佐之,无愧于心便不会后悔、抱怨及锱铢必较,此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人费尽一生寻寻觅觅,绕了多少路,失去了本心。但坚持是法宝,是穷尽一生的财富,而这句词教会我们做人要坚持本心,以德行为风帆然后坚守自身,于是,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为第三境。

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以上之三境,其实也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人们一旦经历的多了,想要的也便更多,于宋词中找寻本真,学会约束自己,才能一步一步达到第三个境界。

诗词可以养性,在绕过千年的轮回中,宋词的意蕴依然荡然于心,你我身处其中,与词人共同去寻觅探索,看词人之所看,听词人之所听,感词人之所感,让那连接千年的丝带,助我修身立德,成人成才,坚定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审编辑:龚思静)

                                                                                          (二审编辑:刘小玉)

上一条:沉在太平湖下的吉光片羽

下一条:民族的觉醒,一代人的史诗——《辛亥革命》观后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