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我所理解的文明

来源:原创作者:13级 李娜
时间:2015-05-15 00:04:00点击:

韩寒写了《我所理解的生活》,曾经看过这本书,如今我也仿照他的书名,以“我所理解的文明”为题,浅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吧。我们通常将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所要论述的“文明”是狭义而具体的一方面,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素、行为礼仪等外化后的结果。

须再提一次《我所理解的生活》,书中写到了韩寒的设想:每一个司机在开夜车时,看到迎面驶来的汽车,都能主动及时地关掉汽车远光灯。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专门查了一下“远光灯”使用方面的知识,才明白了这种做法为何必要而又高尚了。司机主动关掉远光灯,是为他人着想的举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对方沦为交通事故肇事者的可能性。小小的举动展现了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高尚集中在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必要之时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明人,那么我们离所谓的“文明社会”就不远了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提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大家的功利化倾向愈发严重,试想,利己主义者越多,文明和谐的世界真的可能很难达到了。

《论语》说是一部集德育和智育于一体的经典教育著作,它是如何定义文明呢?它所定义的文明集中在了每一个个体上,最后达成“大同社会”的美政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孔子对“大同”的定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货弃于地是可耻的,货藏于己同样是可耻的,体现了责任意识以及杜绝浪费奢靡风气主张,这一点体现的是个人的文明修养。“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货所养”,描绘了一幅社会各方成员各行其事的文明谐社会的状貌图。从经典中,我们不妨可以看所谓文明源自何处了。文明是人称其为人应该追求的生活姿态,在个人意志实现的基础上,社会的文明才能被人所编织的大网承载。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表现的也是一种和谐美好社会的构想。

文明是一种思维习惯,是一种行为习惯,并非是逼出来的,应该随着人的成长逐渐成为人的属性。我们敬佩和艳羡英国男人的绅士风度,绅士风度已成为他们的身上的烙印,无处不显,他们的基本礼仪有十分严格的规范要求,他们在公众交往中十分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优雅,彬彬有礼,富有教养。当文明止于个人时,实际上就是教养。中国儒家经典对外在的礼仪及基本的行为做过系统规范化要求。比如《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真正地涉及到了日常行为应该注意的点点滴滴。这不仅是幼儿教育经典,也应该成为成人遵守的行为准则。比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句话写的是对儿童衣着和个人卫生的教育。它在我们如今看来依然是需要谨遵的准则。试想一个人平日打扮得清爽干练,何不是教养的得当呢?何不是文明的展现呢?

文明的最高层次是体现在心境的开阔与豁达,同时还有心智的成熟,当然这里的而文明仍局限在个人。我们寝室旁的小吃街是饥饿的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卖蒸饺的夫妻其乐融融,虽让手里的活停不下来,但幸福感毫无保留地袒露在脸上,即使是做小生意的,即使很辛苦,夫妻俩能乐在其中就够了。不远处是一对卖炒饭的夫妻,俩人都有40多岁的样子。女人总是拉着一副苦瓜脸,对边上的人大放厥词:“我是可怜他才嫁给他的!一辈子没本事!”埋怨和不满从轻蔑的眼角奔腾而出,毫无节制。正在忙着炒饭的男人在众人面前,满脸涨得通红,沉默不语。我不禁在思索:一个不断地抱怨的女人、一种充斥着侮辱和蔑视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这样的人算得上是文明的人吗?

关于文明的解读,有多重含义,文明也囊括了了太多的美德,在这里应该归为精神文明吧。我们没必要抽丝剥茧般地去探寻文明的定义,我们都心照不宣地明白一点就够了:文明的人充满正能量,文明的社会充满光明和动力。做文明人,起于足下,始于心。

(责任编辑:周洪斌)

上一条:治国以法

下一条:公益——不再是云顶之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