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圣人不出,将何以为——简评《沧浪之水》中人性的迷失和坚守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7级 孙帅帅
时间:2019-03-01 12:47:55点击:

    阎真教授的著作《沧浪之水》在当代文学史中被划分为官场小说一类,其实,这部作品最主要的价值不在于其中的反腐斗争,而是对人性的自我毁灭与自我救赎的深刻探讨,揭示出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无人点破的真理:这个时代不产出圣人,我们也不必成为圣人,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我们必须要保持有最后的一份良知。

    小说从主人公池大为考取北京中医学院的那一年讲起,叙述了有志青年池大为是如何在经历了豪情壮志、心灰意冷、“大彻大悟”之后,最后登临权力巅峰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对主人公池大为思想前后变化的鲜明对比,揭示出金钱和权力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渗透和侵害。

    我们很难想象雄伟壮观的石碑被打碎后露出的碎石是如何的丑陋不堪,但阎真教授却将之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我们。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省卫生厅,本想大展宏图,却在经历了种种黑暗之后,最终在随波逐流之中变成新型的知识分子,没有义不容辞的使命意识,没有天下千秋的承担情怀,没有流芳百世的虚妄幻想,不再向自己虚构神圣终极预设,不再追求那种没有可能的可能性,沦为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主人公池大为从父亲手中接下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开篇人物便是屈原。这本书从小说开始到结尾都有出现,是本书的主要线索之一,实际上是通过古今对比来深化主题。

    两千多年前,当屈子被放逐后,曾与一渔夫有过一场对话,谈话末尾,“渔夫莞尔而笑,鼓世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劝屈原要“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然而屈原选择了后者。

    放到今天,我们会做出和池大为一样的选择,不去做陶渊明、曹雪芹,而是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作者借人物之口对这些历史上的“圣人”评价道:“那些人的气性景仰景仰是可以的,学是学不得的。我景仰一辈子,学一辈子,怎么样?他们才气冲天,不可拘于斗室之内,性情独异,不肯俯首低眉伏小。他们是为社会所不容的人,官场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他们必须出局。这成就了他们,也祸害了他们,他们的一生无不悲凉凄惨。”

    这是现实,没有诗意的现实,某些看清了真相的人却迷失在了更高的真相之中。这就是金钱和权力对人灵魂的腐蚀。

    中国人自诩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明人,其实不然,我们尊重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背后的利益;我们畏惧的也不是知识,而是知识背后的权力。所以有人说:知识就是生产力;所以有人说:知识就是权力。

    在这种环境下,学术腐败泛滥成灾,而腐败背后则是人性的逐渐丧失。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案就是明证。我们悲叹的,不是个人的学术不端,而是在事件的真相早已大白于天下之后,该校竟然还为韩春雨发文辩护查无此证、该案证据不足等等。折射出的是部分人对名与利不顾一切的追逐,而不惜牺牲知识的尊严。

    时代潮流,或好或坏,皆不因个人行为而逆,话虽如此,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是会想去做出一些改变,在时代的巨潮之中掀起一朵浪花,而不至于沉没于海底。面对人性和利益这一巨大的时代悖论,作者在本书中给我们的答案是:自己救赎自己。

    池大为最后在父亲墓前忏悔:“父亲,现在是我,你的儿子,站在这里,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唯一一个能够理解你的人,虽然我并没有以你的方式面对世界,你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时间的公正,把信念和原则置于生命之上,你对世界的理解有着浪漫的崇高,而没有现实的庸人气息,我理解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姿态,那样从容不迫地走上了牺牲的道路。甚至不去细想这种牺牲的意义,在你看来,原则是不能够经过精心计算的。你是大智如愚,在没有天然尺度的世界上,信念就是最后的尺度,你无怨无悔。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我的心中也有隐痛,用洒脱掩饰起来的隐痛,与别人无法诉说的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

    小说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没有完全否定人内心的力量,小说主人公最后并非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是无可奈何罢了。他精神虽然已经堕落,但内心之中的那一抹良知却依旧留存,给了读者一丝光亮和慰藉。

(一审责任编辑:蔡诗琰)

(二审责任编辑:孙庆耀)

上一条:我自孤独追求着

下一条:以佛为心,步步生莲——浅谈苏轼与佛的修行之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