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评论 >> 正文

“是人也”,“斯人也”?——探析“斯人也”出现的原因

来源:作者:21级 黄幸儿
时间:2024-05-28 21:08:09点击:

最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的词条登上热搜第一。这句话作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重点名句通常要求熟练背诵,也因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而脍炙人口。

当问起这则经典名句时,竟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相持不下:一种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另一种则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透露,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经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岐 注)均为“是人”。温儒敏先生也说“斯人”并不算错,只是为何教科书上是“是人”,但“斯人”的说法却如此广泛?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从现代汉语角度分析

(一)“斯”与“是”二字读音相近

“斯”是平舌音比翘舌音“是”更容易发音,也就更容易流传,且二字在南方口音中几乎同音,则易造成记忆颠倒与混乱的现象。比如在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等方言区中,平翘舌音不分的语言习惯使某些具体的字难以区分辨别,“斯”与“是”的分辨也随之在口口相传中逐渐模糊化。当去认真研究时,一部分人带着根深蒂固的乡音记忆先入为主,“斯”“是”之争也自然而然的出现。

(二)“斯”字更具“文气”

在古代汉语中,“斯”和“是”都可以作为指示代词,表示“此”“这”等意味。在文言文中,“是”字以“这”的用法出现并不少见,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方苞的《狱中杂记》中“是疾易传染”等。同样,“斯人”这一表达方式在语文课本中出现次数也很多。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里的“斯人”指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诗圣杜甫也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中以“斯人”代指李白;同样是背诵重点的《兰亭集序》中,书圣王羲之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篇,用“斯”来指代此篇序言。因而在耳熟能详的诗词中,文言气息浓厚的“斯人”似乎比偏白话的“是人”更具古意和“文气”,也就更让人信服。

同时,强调是“斯人”的一方认为,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情境中,孟子所写的“斯人”并非所有人,而是一群经历艰难困苦、敢于担当大任的人,表示特指。而“是人”则是一种平白朴实的描述,表示泛指。所以“斯人”的说法带着某种主观情绪,意思更接近于“这样的人”、“这类的人”、“如此的一个人”。原文明显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因而应为“斯人”。

(三)“斯”与“是”的词性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中查阅到,“是”字有以下五种含义:①正确,与“非”相对;②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③代词,放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④系词,是;⑤凡是。而“斯”字含义如下:①劈开;②指示代词,此;③连词,那么,就;④句中、句末语气词;⑤须臾,片刻。【2】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可以作为代词表指示意义。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是”一般为动词,很少作为形容词来修饰“人”,因而“是人”看起来稍显别扭。由此造成“斯”字版本流传更广,逐渐潜移默化,成为共识。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对于“斯”“是”之争,人们各持己见,更有甚者提出“时空变换”的大胆言论。这一出现记忆错乱的现象与心理学效应——曼德拉效应相符合,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最早出现于人们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的误解。同样因“曼德拉效应”衍生的讨论不胜其数,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和“路曼曼其修远兮”。有人说“曼曼”是错别字,也有人说“漫漫”是误用。楚辞学研究专家林家骊表示,“曼”是本字,“漫”是俗借字,两字可以通用。笔者认为“斯”和“是”也与此情况相似,可以互用。

三、从现实运用角度分析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使我们难辨真伪。更有甚者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时代的主流审美,更何况是自我的记忆。像在网络上反复流传的“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等,即便有错误或是疑问,谁又会去卷帙浩繁的诗词古籍中一一核实呢?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甄嬛传》中的“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原诗为唐代诗人崔道融的《梅花》,原句也并非如此,而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被影视剧误导而记错的古诗词远远不止这一句。在《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经典台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此词原句则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还有“人间至味是清欢”实则为大文豪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今人不比古人,古人最讲究“炼字”。如贾岛反复思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敲”好还是“推”好;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生动运用。因此一字一词的精确对于作者及其创作来说十分重要。但今人由于碎片化、快速化的阅读往往不会斟词酌句,甚至是捕风捉影,从而出现误用错用的情况。

四、从文献流传方式角度分析

也许是因为课本的版本不同,不同地区的人难以形成共识。但是对于文字争议问题,秉持着探究精神,我们应深入源头,追根究底。对此,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教授说:“能查,但不绝对靠谱。”在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以前,文献都是手写,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而古代又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审阅与定版,所以差错在所难免。

鲁迅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对于记忆方面也是如此,今人面对模棱两可的语句缺了些探究的精神,更何况“斯”与“是”两字意义相差不大,那就更容易对其中某一方形成固化且自认为合理化的认识。更有“量子力学”、“时空穿梭”以及外星人入侵等空想之谈,令人啼笑皆非。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王耐刚专门从事《孟子》学史和《孟子传本研究》,他自信地表示,从版本校勘的角度来说,“是人”是对的。他对于此场纷争总结道,可能是因为“是”“斯”同源,意义相近,又在民间口口相传,因而存在偏差。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虽然教科书上是“是人”,但“斯人”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两种说法意义相差不大,某些程度上可以通用。但这种考证与探讨的精神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公众讨论中,都体现出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引经据典的“讲究”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告子下》

【2】王力,岑麒祥,林焘.《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一审编辑:张艺涵)

(二审编辑:江瑾慧)

上一条:时间的迷宫与声音的回响——热奈特理论下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分析

下一条:《日子》:现代人格的“远”和“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