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 正文

桑榆未晚霞满天,践行初心新作为——采访莫任南老师有感

来源:作者:谭钰璐
时间:2021-07-10 21:29:38点击:


欲读懂中国,必先知其民族,欲知其民族,须究其精神,欲究其精神,则应着眼于其民族代表人物,如民族英雄、仁人志士、时代楷模这类的人物。而五老,就是新时代中国的楷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大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们满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情与赤诚,积极投入关爱青少年,用心诠释“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

还记得小学时曾看过的一篇《唐雎不辱使命》,里面有这样一段气贯长虹的文字:“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那时候只是知道并且很佩服唐雎的气魄,而且很简单的上升到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层面,那时候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而今天,我有幸作为采访者,来采访我院的退休教师——莫任南老师。在这次采访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且受益终身。

莫任南老师生于1925年,那个时代,刚处于封建帝制被推翻不久,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军阀混战、共产党新生,政局动荡…………无一不牵制着所有爱国人士的心,所有人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寻找着出路,努力抵抗着外来势力的虎视眈眈。在那个年代,人人自顾不暇,更是谈不上潜心研究学术,更何况是资料匮乏的中亚史,只有在涉及到中国史的时候,才会有学者对中亚史进行简单的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莫老师敢为人先,开始不断探索中亚史,潜心研究“丝绸之路”和匈奴史,莫老回忆道:“那个时候的资料,不像现在可以用电脑搜索得到,如果想要查看某一份资料,就要去北京图书馆查阅才行呢!后来院里的图书馆管理员人好,觉得这样实在是不方便,就将我们要的书统计起来,等到一个约定的日子,就帮我们统一借过来,就不用往北京跑了。”在这样查阅困难的情况下,他不懈地坚持着,他所发表的大量观点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西方的某些“学者”歪曲历史,缩小、抹煞甚至是诋毁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予以有力的批驳,肃清其影响。这种“咬定青山”后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着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这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国家活力的集中体现。回首过去,又有多少的仁人志士何尝不是这样呢?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改革在先、创新在先,以往的艰辛历程,无一例外地镌刻着“敢为人先”的烙印。不管是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抑或是万里长征的红军战士,又或者是努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共产党们,无一不体现着这一点。展望未来,我们现在的全面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一辈,也要像前辈先祖们一样,敢为人先、争做佳辈。同时在了解到莫老研究学术的过程后,我也深深地被前辈们“处处敢为人先,时时走在前列”的胆魄而折服。

六十载克勤业广,年华无悔付寒窗;四十年呕心治教,师韵若兰吐芬芳。莫老等人治学终身,将一生奉献给了学问,他们在学海中不断遨游,并以此为乐,仿佛外界的浮华都能够被自动屏蔽,院里、校里其实有不少老师都是这样,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好似做着微雕技术的工匠,看不惯那些浮躁的、虚假的风气;身在岗位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地翻阅典籍,为解决自己的发问而皓首穷经,一晃多年。有时,我也会困惑,不能够理解这样的精神追求,但是又带有些许愧疚——回望自身,顿感光阴虚度,混沌无大志。莫老告诉我,如果自己喜欢这些东西,就可以听听,多多思考;如果发现自己实在是不感兴趣,那就可以放在一边,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结合这两年来的经历和今天的采访,似乎又给我曾经敬佩但是又觉得遥不可及的治学、求学精神作出了一个解答。莫老90余岁仍尽心尽力思考研究,归根结底,或许唯“信仰”二字可以解释,这或许不是鸿鹄之志,但是却以细水长流的力量驱使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或许是因为喜欢而不断探索、研究、迎接挑战;又或许是因为在这一领域找寻到了真正的乐趣,有闻道之欢喜;也有可能是怀有着填补一片学术空白的满腔壮志,才能永远像年轻人一样保持着上下求索、不断钻研的活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长期以来,莫任南教授以及千千万万广大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退休老同志一直都在关心下一代的崇高事业中,满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使命与责任,满怀着对青少年的热情与关爱,把青少年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于切实推动青少年成长成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在谈及到对当代青年的寄语时,莫老教导道:“做老师,首先要立德。只有秉持和认真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才能当好一个老师,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你们生在现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更应该要深入去发掘、去钻研学术。去努力建设、打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中国的未来,还是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啊!你们这代人要完成这个使命,这件事情,还是要好好努力啊!“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在听见莫老的寄语时,感触颇多,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去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新时代召唤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年轻学子们的意气风发,就是最好的时代证明。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新时代亦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实现伟大民族中国梦的阶梯,在祖国富强繁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心存高远,努力学习。

读懂中国活动中的五老面对面交流环节让我们深刻地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梦想起航即使风浪滔天也要大声歌唱,迈步前行哪怕前路艰辛也无惧山高水长。路长且跻,行则将至,生于这个时代,创造并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往昔的峥嵘重返,期待的盛世如愿,我们幸福并继续前行着!

(作者 历史文化学院 谭钰璐)


上一条:痴情学党史,三心写风流

下一条:千帆不尽,少年赤子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