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恍惚觉得自己像陪王琦瑶走完了一生。这时候我想抓住几个实物,在上面寻找这几十年里的某一瞬幻影,是光鲜照人也好,生涩晦暗也罢。但真正伸了手出去,我却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像弄堂里澄净的夜色一一你不碰它还好,若是铆起劲了够它,那些转在心底能漾起甜蜜的,或者硌到痛处的,就都从你指缝悉数漏过去,
让你连余音都听不着。
但王琦瑶却也没有听的意思。她眼帘的那盏油灯熄灭了,连带着熄灭她这一路里所有的长夜。她离去得是极其坦然的,让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为她的背影注目。
那些在岁月里激起的水花溅在王琦瑶衣襟上,她走路仍然有旧上海的那股风情,是这个时代罕见的优雅。我想很多年长的人证明时间是用白发或者皱纹,王琦瑶却是用旗袍边勾了的丝,还有已经褪色的花纹。
有白鸽从上空滑过去,那双血色的眼睛告别了太多人,这时候是要和王琦瑶告别了。我心里为白鸽的见证感到宽慰,却又想到今时的白鸽绝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那群了,王琦瑶那样如歌如梦的曾经,它们是未曾见过的。所以它们振动翅膀,没有同情的意思,将最后那点澄净的夜色尽数卷走。
我就再看不清王琦瑶的身影。
有夹竹桃迎来新的一荣,时光不停在流,像是要把王琦瑶和这座城市走过的年岁都掩盖干净。可是仍有一些流水蚀出的凹痕,让相机闪动的声音停住,让电车走动的声音停住。
我们知道有些繁华是不能黯淡的。
无人记得王琦瑶的一生,可在这座城市里,有太多的王琦瑶。她们踩着高跟鞋,脚步轻快地穿梭,她们见证弄堂的流言,见证杂志上淑媛的照片,见证红色白色的康乃馨,见证最缱绻也最美好的爱丽丝公寓。
后来她们的鞋磨破脚,但她们仍然放弃细水长流的世界,继续穿梭在这里。见证衰败,见证祸端,见证自己的时代过去,又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她们见证这座城市走过的每一步,后来她们自己成了这座城市的见证。
有人觉得她们身上的繁华与落寞都是零落的,孑然的。但正因为她们孑然,才无法黯淡。无数的人和她们擦肩而过,无数的人在她们生命里闪动,却都没有长久地驻足。而她们这一辈子,起起落落,也都是为了自我。无论是家庭,爱情,友谊,还是儿女,都没能成为她们
一生的倚靠。她们揣着自己的玲珑心走在整个时代的发展,任洪流席卷,任风雨裹挟。她们随着上海的变迁衰老,而上海的样貌也透过她们的眼眸新鲜。
她们是在女校读书的王琦瑶,是小心呵护虚荣之心的王琦瑶,是在爱情里永远等待的王琦瑶,是顺应万事万物的王琦瑶,是最初走入片场,在一声“开麦拉”里被写定命运的王琦瑶。
她们是幸福美好,又长痛不息的王琦瑶。
我曾在透亮的夜色里沉默,想知道“长恨”中的“恨”是遗憾还是幽怨。王琦瑶一生平淡如水,也弯弯绕绕,她离开的背影是在远去,最终却又停在了弄堂的巷口。我想起阿二的那几句诗,仿佛一早就预定了她的结局,可我将她一生都看到了底,最后却觉得颠沛流离的是我自己。
(一审编辑:曾锦祥)
(二审编辑:刘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