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党建工作 >> 党员心得 >> 正文

文学价值式微,如何返璞归真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5级 张琰绎
时间:2017-02-04 19:57:44点击:

    习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第二个问题: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第三个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第四个问题: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第五个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当今在国际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而更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的便是他们的文化实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润物细无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当然,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年代,海纳百川是我们的胸怀,但值得警惕的是,我们不能在国际潮流中丢了自己的血脉,文化的血脉。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有根的民族,我们扎根在黄土地上,我们“父母在,不远游,而游必有方”,我们的节日习俗是团圆,但现代的很多人,很多文学作品却迷失了本真的民族灵魂,我们的根逐渐仿佛在被拔起,成为浮萍。

    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必然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中国精神灵魂的融入的文学作品可以称之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然而放眼望去,我们现在四处可见的文学作品又是些什么?

    过去,我们的文人雅士创作,往往是遵从本心、随性而发,将自己的主观思想与周遭广阔的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作品,古往今来,诗经的朴实生动,离骚的悲怨愤懑,乐府的直抒胸臆,唐诗的异彩纷呈,宋词的婉约豪放,元曲的形散神聚,又或是鲁迅的呐喊之声,鞭辟入里;林语堂的生活哲学,潇洒肆意……无疑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学价值,而现在,市面上畅销的那些书,也不乏具有深刻思想的,而引导青年一代,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却不再是列夫托尔斯的《战争与和平》,歌德的《浮士德》,也不是一本《论语》《道德经》。

    文学价值深厚的书,必然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而这个思考的过程,恰恰是我们青年人最缺乏的,愈是深刻愈需要时间来理解消化,而快餐式的阅读是无法容纳下深刻的,而当文字成为商品,商品迎合市场,作者若是功力不深,便难以将深刻的思想和可读的文字结合,而依靠销售量来生活的作者,且不说作者自身是否具有深刻思想,只能抛弃深刻,留下可读,这种可读若是迎合了大众读者的心理,就能使作品畅销,作家登上富豪榜了。

    无数的中学生大学生在舒适地阅读,阅读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快感的文字,当然,文学的愉悦功能也是不可怀疑的,而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远远不能只有带来消遣娱乐这么简单的作用,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要启迪思维,激发智慧。

    文学的价值体现在深刻的思想上,而市面上充斥着一些清新励志的书籍,有着貌似很哲学的吸引眼球的书名,精致的封面,而文字自然也是流畅风雅,内容却有些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他们却有大群大群的读者,赚了这文字的钱不够,继而又被翻拍成电影,再在大荧幕前捞一把。

    这样的作品的确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迎合大众心理,但真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吗?大众要娱乐,作品便娱乐,大众不愿面对现实,作品便捏造一个虚化的世界,让大众短暂地麻痹自己,继而久而久之的消磨意志、浪费生命。以人民为中心,不能把人民当做只会消遣的傻瓜,应该当做懂思想会思考会进步的人。

    而中国精神,便也是文学作品价值的思想深刻的一个体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不应该贫弱,需要中国精神成为内在支撑,龙应台的文字激荡着反思批判的中国精神,理性逻辑严密,思想深刻,而现代流行的一些靡靡之音,其中的中国精神荡然无存,而流行的所谓励志书籍也失去了我们正直的三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书籍带有的不是书卷气,而是铜臭味。

    商业化的社会,文学作品变成商品,文学思想逐渐空洞,文学价值式微,我们需要从中国精神中去寻找那本真的灵魂。

上一条:学习习近平三次讲话后所得

下一条:注重青年思想发展,助力社会主义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