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费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饱含一位学者深刻的思考。在远离战火、偏僻孤立的魁阁一隅,这些充满生命力、探索力的思想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逐渐成型。历经80余年的洗礼,回看,这些文字却仍能给人以启发、共鸣,实属不易。
我是成长于城市的一代人,父母从农村走出,在城市开辟新生活。作为一名涉世未深的学生,城市校园是我更常生活、接触的环境,只在节假时回乡与祖父母、外祖父母见面,短暂的停留后就坐上汽车离开。远离乡村生活,受城市习惯的影响,令人惭愧,“乡土”对我而言似乎是遥远的。但在《乡土中国》中,我发现,土地的传统并未远离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在整个中国,书中所描写的性格特点始终存在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身上,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素描,而是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的描述。懂得乡土,我们才能更好地懂得中国;理解乡土,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中国。以书中所抽象出的概念为线索,补充自身所经历的具体现象,我试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色。
(一)土——土地与土气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同时土地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纽带。所有村落里的人生于斯,长于斯,所有的生老病死在乡村都是一个封闭的循环。这使得人们的相处变得稳定、封闭,继承好经验、传统就能使乡村繁荣、保持稳定。所以不求新、不求变,也不需要知道外界的消息变化。“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土气”源于乡人对彼此的熟悉,而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费先生这样说:“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问题。”因为城市的发展,乡村的落后、闭塞常常成为“乡下人”受歧视的原因。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商品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国货驰名商标到海外潮牌,后又时兴海外代购,从欧美制造、日韩制造,购买的品牌成百上千,品牌知名高档、包装精美,成为生活高品质的象征,可反观农村,商品似乎还是十年前用的老电视、旧冰箱,对于城市中流传的品牌一无所知。信息的闭塞无形中划定了城乡的楚河汉界,许多久居城市的人对于农村的想象往往停留在无水、无电、不通公路的落后村野的印象里。但无论是随父母回乡,还是随学校活动下乡,我都能感受到农村生活条件的慢慢改善,同样快速的网络,便利的交通,功能齐全的生活设施,尽管不是同样的品牌,但功能一样不少。越来越多的商品商铺向城市周边扩散,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小镇乡村落了地。这样的农村,远比我所猜想的,要方便得多。
不明白如何“应付”,但迟早能学会“应付”,时间问题而已,并不是来源于乡村、无法根治的弊病。——乡土,从来不是限制人发展的枷锁。
(二)无讼——传统与现代
乡土文化中的中国,往往是不接受诉讼的。在封闭熟悉的环境中,人情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人治”——长老权威的调解,邻里间的劝和常常能化解寻常生活里的矛盾,闹上公堂往往被看成是丢面子的事情。无讼——在乡村中,是朴素“和”思想的展现。但无讼并非没有矛盾,只是以更为柔和的方式解决,这正是人情社会独有的特点。
对于同一氏族来说,只有与外籍的交往才会不受人情的制约,才有了商业发展的可能。但在现代社会,商业渐渐取代了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单纯封闭的狭小圈子中,陌生人的交往开始变多,人情的束缚对人也越来越少,“人治”的权威退减,“法治”的作用开始慢慢凸显。从古时被视作帮凶的“讼师”到如今备受尊敬的“大律师”职位名称演变过程,我们能管中窥豹,察觉到法律地位的日渐变化。
现代的司法制度从西方引进,对行为的审判处罚更具强制力,但它的评价标准与中国所公认的道德标准并不完全吻合。现代司法冲击了乡村的审判秩序,却并未给它一个完善的法治秩序。我想,这样的矛盾也正是现代社会完善法制制度、建立法治秩序的出发点。司法矛盾只是整个社会变革中无数矛盾的缩影:深受儒家朴素思想影响的乡村与提倡平等开放思想的现代社会并不完全冲突,也不完全相合,但各有道理,难分对错。在遵循传统、不善改变的乡村,如何取长补短,平衡好传统与现代的轻重地位,完成现代乡村的转变,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难题。
(三)和解——发展与保留
这本书的雏形是费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乡村社会学”课时的讲义,最初起笔是在1938年。在书的前言,先生就曾声明:这并非一本中国乡村的素描,而是中国基层乡村的抽象体系。没有具体的事例作为研究对象,只将众多的印象中抽解出其中的思想内核。作为一本研究著作,它也许是略显单薄的,但作为一本社会启蒙书,它的探索是大胆的,更是丰富的。
“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了解乡土的特点,不仅是为了了解自身,更是为了找到其中的突破口,更好地发展中国。发展中国不是摆脱乡村,摆脱土地,而是应该与土地和解。但这一份和解不是妥协,更不是固守。保留属于乡村的温情和传统,发掘土地中新的活力和用途,是社会学研究发展探索的课题,更是全社会应为之不断努力的任务。
费先生这样解释他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初心:为了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中国人的生活。费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辛勤耕耘,著作等身,《乡土中国》是他作品较通俗的一本,他的研究预见和记录了中国许多珍贵的时刻。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社会结构探索的大门。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模样,农村是曾经贫病交加的中国出发的起点,如今也是我们远航归家时的依靠。无论成长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生长在中国这一片土地上,我们有义务了解和爱护我们的祖国,保存乡土的质朴可爱,保护乡土的发展和应有的生命力,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土地和家园。
这既是寻根,也是寻找未来。
(一审编辑:潘茜)
(二审编辑:于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