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泡了一杯从福建寄来的茉莉花茶,刚吃完一个江西风味的黑米蛋糕,尽管今天长沙出现了久违的太阳,我还是觉得很冷。一直以来,我看的书很杂,选择书的唯一标准是“我看的下去。”最近有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应该有一个阅读计划,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我的内心有点抗拒,但我也想为自己写一写十八年来的阅读史。
一、
读幼儿园的时候,我收到过一份来自父亲的特别的六一礼物——是注音版的《谜语大全》和《脑筋急转弯》。这是我记得住的最早的两本书,当时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看这本书,我出题目,答案在我手里,看到他们猜不出来我就得意洋洋。
在小学,忘记是几年级,课本收录了《爱的教育》的一篇文章,我记得我和几个玩的要好的同学约好了一起买,而今我忘了那些人是谁,却深刻地记得付完钱拿着新书回家的喜悦,更记得我在课上向同学朗诵书里的其他故事的场景。
爸爸是小学老师,他教高年级,常常加班。没工夫照料我,就把我带去学校的图书馆,就像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所有童话书差不多都是在那个小小的图书馆找到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故事吸引得我无数次在心里祈祷爸爸多加班,多加班!那是童话给我的心灵留下的洁白底色,长大后看到的“安徒生的黑童话”也抹黑不了半分。《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也是一样的体验,我不见得能复述什么故事,但是我本性便偏爱会讲故事的文字。
那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爷爷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她可以在中学的图书馆借很多书。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借了以后分享给我看的,那时候我们一起幻想,有个巴乐园,小林校长和莎莉文老师疼爱着我们。
再然后还是爸爸,因为某次期末考试破天荒地考了一个年段第一的成绩,他就奖了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还煞有介事地用上自己的印章,写上寄语。
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挺幸福,我是家族最小的孩子,在我之上的哥哥姐姐们有很多的书都由我继承,各种作文选,各种文学杂志,爸爸的藏书还有很多类似《闽南风俗故事》这样的孤本。当时教育局还为我们订了《读写天地》《小学生素质博览》类似的优质杂志,从来不乏书籍。
但我现在最深刻的记忆是我生猛地自学自行车成功后,一个人偷偷地骑去家乡的一凡书店蹭书的日子。当时要坐上书店的桌椅最低消费一块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笔巨款,所以我差不多熟悉了那个书店的每一块砖。哪里最安静、哪里比较干净、哪里坐起来舒服我轻车熟路。我在那里看了杨红樱主编的一系列小说,《淘气包马小跳》是我最爱的一本。当时最大的一份乐趣是看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当时有一套书每一本都附带一张彩图,彩图是类似于找图案的游戏,我翻遍了所有的图,像寻宝一样仔细地找到了每一个图案,一直因此很有成就感。
当时并不因自己席地而坐而感到难为情,到后来书店的哥哥姐姐都知道我是蹭书专业户,看到我会调侃着和我打招呼。现在还是觉得好喜欢自己当初那种纯粹的勇气,那种拿到一本好书,一屁股就坐下去风雨不动安如山地读起来的感觉。
六年级的时候,我莫名的讨厌周边的氛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压抑让我难受,大家都觉得我是所谓的好学生,可我骨子里有着不安分的躁动。那时我和班上的一个所谓的差生成了好朋友,这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以成绩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事实上他看过很多书,有很多同龄人望尘莫及的思想。当时我和他借了一整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上中下集那么厚的书我居然看完了。当年单纯得可爱,他很认真地说他未来一生的推理书都要借给我,我是懵的。然后毕业了,我们去了不同的学校,然后,就没然后了。现在突然很想念这个人生遇到的第一个志同道合的书友,想念在一堆讨论作业的同学中间和他因聊福尔摩斯而喜不自胜的日子。
小学我就看了《小王子》,觉得和一般的童话书没什么区别,只觉得文章开篇蛇吞象的图很有趣。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后来会对我有那么大的影响。就像人生中的许多事,都是都很多年后才显示出它的意义。
二、
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列的中学生必读清单我还是会很认真地去看。但是四大名著是我的催眠利器,大概年纪不够,沉淀也不够,所以我无法静下心来领略其魅力。当时《三国演义》在我看来是阴谋诡计,《水浒传》是打打杀杀,《红楼梦》是兄妹乱伦,《西游记》我更愿意通过电视剧了解。我就像一个耿直而又偏执的怪小孩。
《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在我的脑海里是融合在一起的,那段时间去鼓浪屿玩的时候看到一些小岛,脑子里幻想了无数自己在小岛自力更生的故事。关于可不可以在大人国搬一个提拉米苏蛋糕作为小人国国民一年的口粮困扰了当时的我很久。这两本书就像给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终身受益。
初中我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去一凡书城,我找到了我专属的一个角落,角落放的是音美艺术类书籍,走到那里的读者极少,坐在那里我如饥似渴地读了很多书,现在想想其实有囫囵吞枣之嫌。有情节有故事的书是我的首选,我并未过分挑剔。
现在想到《城南旧事》,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骆驼祥子》。
那时候读完《城南旧事》我精神大震,我想写一本书,大概是在一个小镇的普通中学校园里,却有一个神秘的小屋,几个要好的学生展开一系列探索活动,却惊讶地发现里面关着一个疯女人……可是,他们慢慢发现,这是一个温柔的人,她开导了他们成长的烦恼,鼓励着他们……可为什么大家对这里缄口不言,讳莫如深?为什么关着她……他们发现,新校长认识这个女人……无疑《城南旧事》拨动了我心里的某根弦,所以我有创作的欲望。我构思好情节,但在真正动笔写的时候不断卡文,写好的章节我自己读来都觉得文笔幼稚。自己的文字不符合我心中最基本的标准,所以,我放弃了。我告诉自己,不够,还不够,我看的书不够,我的阅历也不够。
初中语文老师在上《少年闰土》的时候,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她把鲁迅的作品中埋着的每一个暗讽都明面直析时,我心里很震惊。课后用我的“何氏囫囵阅读法”看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一系列书籍后,我格外受挫,自己看和老师讲是不一样的体验,鲁迅的故事情节就像被禁锢在牢笼里,读来十分压抑,带着对爆发点的期待延续到结尾就变成失望和憋屈。
现在十分感激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她当时还兼任政教处主任,没有过多时间像普通初中教学一样狠抓字词背诵。有限的时间里,她给我们讲故事——那些中外名著的故事,她还做了一件当时我特别不能理解的事,就是让我们背名家文章,然后凭着记忆和理解在课上默写,不鼓励一字不差。
现在我理解了,因为背诵我们才会去深入了解,似懂非懂但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默写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二次创作。
她讲了一个最后一片常青藤叶的故事,我追着看完了欧·亨利的幽默短篇小说,那一个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转折和结局安排极其对我的胃口,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图书馆里欧·亨利的书旁边是巴尔扎克,借了第一本《欧也妮·葛朗台》后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爱上这个贪吃幽默的胖男人的文字。大概是我向来都希望故事有个好的结局,那时一直在想为什么欧也妮和高老头不是父女,那样所有的人都会幸福吧?
再然后我就开始找各种国外的小说看,《简爱》《呼啸山庄》《茶花女》《羊脂球》《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我忽视了所有因为翻译或中外文化差异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造成的阅读障碍,喜欢上了那一个个异域的故事。
但我并未偏废对本国作家的文字的爱,在那段时间我看了安妮宝贝,张小娴,张爱玲和三毛的文字,因为安妮宝贝的《莲花》,西藏一直是我未来人生规划中一个必去的地方。我看了张小娴的面包树系列,可我还是不能理解,那个年纪的我信奉“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句话。我很怕张爱玲,《倾城之恋》我鼓足勇气看了很久才看完,《半生缘》这本书我看完会抑郁至少一周。我爱上了三毛,明明都是那么普遍的字眼,那么简单的组合方式,可偏偏能直击你的心灵。怎么会有那么独特的女子,《亲爱的三毛》,《亲爱的宝贝》让我养成小小的收藏癖,《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她的文字让我的心灵变得温柔,哪怕世界以痛吻我,我亦要回报以歌,这就是她的文字教会我的一个道理。
言至于此,又要说回我爸爸学校的图书馆,在那里我看了人生的第一部言情小说,是而今看来很老套的剧情,未婚先孕堕胎抛弃,女主愤而好学破茧成蝶。可这些在当初的我看来,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那时家里人没有限制我上网,并且我有一个同样爱看小说的闺蜜团,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明晓溪,郭敬明,匪我思存,饶雪漫,辛夷坞,丁墨,夏七夕,桐华,顾漫,容九,八月长安,唐七公子……现在想想我们看过的言情小说可能是……无数。这些小说不见得有什么营养,但那些或文笔优美,或情节跌宕的文章实实在在陪伴了我们很长的一段青春,甚至为我们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共同话题。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的长辈们被这些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电影扣住心弦,知道结局的我们在旁边有种莫名的优越感。再比我们早一点的人爱看琼瑶,再往前也有缱绻悱恻的深闺小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继承呢?
在初中,我看不懂但还是坚持看完的是歌德的《浮士德》,我还没来得及看第二遍,心里隐隐害怕自己有一天看得懂这本书。
那些年为了心里的小倔强,硬生生啃下了很多看不懂的书,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比如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不知所云有点可悲。
但有些倔强的回报是可见的,当时语文老师不仅仅要我们订了《课堂内外杂志》,还自费给我们订了《读者》……一开始我真的有很多文章看不懂,但为了在同学们侃侃而谈时有话可说,我还是很认真地看了,一遍,两遍……我还做了摘抄,越看越喜欢,后来喜欢到我自己每期不落地追着看。毋庸置疑,我在《读者》汲取了很多营养。
初中期间的某个除夕,县里家家户户在十二点会放鞭炮开春,一派喜气洋洋。而我哭得心绞痛,因为《穆斯林的葬礼》里,新月死了。那种绝望的感觉从书里侵蚀进我心里。那个寒假我什么都没有做,慢慢地,看完了那本书。我说这本书对我影响甚大,难道改变了我对一个宗教群体的认识和带来了我对一个大学的期待,还不够大吗?
现在想到这本书,我心里还是会痛。不久前我给它写了个新结局,是我年少时觉得应该有的好结局。但至今我的惶恐未消,因为长大了,渐渐领悟到其实书中原有的结局才是最好的安排。
三、
福建高考有名著阅读的要求,到了这个年纪我才稍稍能看懂《红楼梦》,我大概懂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是什么样的一种凄凉,但我心里也知道,这本书有生之年我还要读很多很多遍。庆幸的是,教育厅所列的高考必读清单很对我的胃口:《巴黎圣母院》《子夜》《家》《春》《秋》《复活》。
随处可见的书店,图书馆,手机阅览器,网络电子书籍……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大都不缺乏书籍来源,缺乏的是一个过滤信息、推荐好书的明灯。我们多了快餐式阅读的方式,在微博,在朋友圈转发的好文,公众号推送的美文……我们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很难去界定这些阅读方式是否更适合我们,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我很喜欢在微博和“句子迷”刷美文美句推送,并从中汲取着营养。所以高中期间我并没有因为快餐式阅读、碎片化知识的泛滥而废弃传统阅读方式。
高中时期学校的活动无非是科技节艺术节歌咏比赛运动会,撑死多一个书画比赛。我不喜欢那种年年重复的热闹,因为在我看来那是另一种喧嚣。所以大多数活动时间我在台下、在运动会时班里的大本营守着,当一个安静的后勤……并看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现在在我的记忆里混杂着运动会同学们的加油喝彩声还有发号施令的枪声……《偷影子的人》和《追风筝的人》则伴随着艺术节晚会的背景乐……
我的文科倾向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我越来越喜欢历史题材的作品,我顽强地看完了《全球通史》,而且变成袁腾飞和易中天的小迷妹,看《明朝那些事》也看《唐朝那些事》,《唐史并不如烟》《两宋风云》《大清相国》,一本一本,不爱正史偏爱野史是我的阅读特色,我也很迷《鬼脸历史课》的表达方式。得知王跃文到学校开讲座我却没有及时逃课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高中我在市图书馆办了借书卡,市图书馆秒杀我之前所有的图书馆——书籍类型更丰富,藏书量巨大,更重要的是,期刊和市面新书更新得非常快,所以我一直觉得,阅读是一件最低成本又有高回报的事。
在图书馆里发现了萨拉·坎帕南这位作家,她并非专职写作,淘到她的《世上另一个我》和《我的另一种人生》是比捡到钱还开心的事。我很喜欢她的文笔,喜欢她治愈系的文风。
有一段时间,我在图书馆里集中地借了很多日本文学作品。村上春树的《舞舞舞》、《挪威的森林》。最初读渡边淳一的医情小说《再爱一次》,我面红耳赤,但在偶然间看到一篇关于渡边淳一的作品分析,才开始关注其文字背后所折射的诸如女权和老年人情感此类的社会现实问题。阅读的书籍种类变多后,慢慢开始学会接受不同的文字组合成的模样,阅读不再局限于追求一时的快感,开始结合时代结合现实,去思考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所以后来《失落的秘境》里老人的怀孕实验才变得没那么难以接受。
日本作家中带给我最大惊喜的是东野圭吾,我看了《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神探伽利略》,《虚无的十字架》一系列推理小说,却被他一本《解忧杂货店》感动得不能自已,当时有一种捶地大哭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是我看过的最温情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现在想想我高中看的书真的挺杂,《人性禁岛》涉及的野外生存和射击狩猎知识让我震惊,《24个比利》让我在阅读期间也近乎要人格分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陷入一种不断自问却因无法回答自己的桎梏之中……
我有一段时间失眠的厉害,睡不着的时候用我的手机阅览器追看了《十宗罪》,神奇的是看的时候我没有恐惧和恶心的感觉,这个系列的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背后都折射着某种社会怪象。我带着一种悲凉的心态去看,凶手往往很值得同情。那段时间睡眠质量很差,每天做很长很长的梦,甚至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虽然不是噩梦,但醒来会很累,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于是,我看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尽管并没有什么用,但还是被书中所讲的内容吸引。
出于对推理悬疑系列题材的偏好,我还看了《犯罪心理档案》、《犯罪现场实录》,《暗黑神探》等等一系列小说。那种体验很刺激——又怕,又想看。这是我高中时期学校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平静生活里很难得的波澜。除此之外我还追着看完了FBI系列的专业书,很惊讶的发现我身边一个脸型倒三角的男生果然是个不善言辞但数理化好到人神共愤的大学霸。
我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遇到了我会挂念一生的恩师。在她的鼓励下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因为写作而得到的荣誉是我高中期间主要的成就感来源,人很大程度上是靠成就感支撑的。因为当时市里一所大学的林语堂主题征文,我开始看这位闽南老乡的作品如《京华烟云》。
文学社还负责校报编辑。《雷雨》《边城》《活着》《目送》《我们仨》《爱你就像爱生命》……我带着要为专刊写书评的目的看这些书,这并未影响我的阅读兴致,反而让我边阅读边思考,而非浸溺于情节跌宕带来的一时的快感。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文风,我要思考如何向读者展示这些好书。
高中三年我成长很多,我对那所高中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它鼎盛的时期包括保送自招裸考等方式上北大清华能有数十人。往往是那些学霸,一般都有各种精尖专的特长,接人待物有礼有节……他们身上的一切都无可挑剔。那些年我遇到的男孩女孩一个个都是光芒万丈长。我感情复杂的原因是我很爱这个学校也很爱那三年我的好朋友们,但在那里受碾压的日子给我从小到大的骄傲和自尊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上高中后,我曾经的优越感差不多荡然无存。很努力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绩。孩子难过的时候选择睡觉,而我,选择看书。所以当时校图书馆的《意林》我每期不落,《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和《谁的青春不迷茫》也给过我勇气。张嘉佳的《让我留在你身边》,夏正正的《有我陪着你什么都不怕》这类暖萌暖萌的文风也曾治愈过我……《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让我幻想我每天抱着的玩偶也叫不二。所以那些一个人煎熬的日子里我看了很多鸡汤文,我从来不觉得鸡汤文廉价,只要鸡汤文能给你温暖,那么就是好文字。
正是在这个年纪,我看了第二遍《小王子》,这一遍,我哭了,放声大哭。人这一生,最怕的不仅仅只有把某一首歌曲听懂,更可怕的是把某一本书看懂。
有时我会慌乱得不知所措,大人只告诉过我,落后时要努力向前追,却没有告诉过我,当比你更厉害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拼尽全力也追不上的时候,该怎么办?我想知道其他人会怎么做,所以我前所未有地喜欢人物传记类的文字。因为《难搞的日子笑出声》对大鹏路转粉,《向死而生》改变了我对李开复浅显而表面的印象,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让我为林徽因那样的女子爱上人间四月天,我也看《张爱玲传》、《三毛传》甚至《戴笠传》等等一系列的人物传记,因为期末考试没看完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疙瘩,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重新再看。
在我刷了英语阅读题背了英语单词也提不高阅读题准确率后,我只好期待勤能补拙,开始看书虫系列的中英双语名著,《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远大前程》……我忘记了我的原意,却折服于原汁原味地道的表达。
这段时间内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柴静的《看见》,影响大到,尽管我现在读汉语言文学师范班,却依然有一个当记者的梦。
师大的图书馆偌大的像个宝藏,我又意外发现了长沙图书馆这个天堂。我总不免有些心慌,心慌自己想看的书还有那么多,担忧自己的一生不够长。
愿你我都有长篇阅读史。
(一审责任编辑:李佳欣)
(二审责任编辑: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