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收到远在西北的旧友的手稿一封,展卷一看,便知他的一位同学因多种复杂原因选择了不归路,目前此事在他的学校舆论四起。见到此事,吾友忽有所悟,有种神灵附体之感,现抄录内容如下:
大庭广众之下,有人胆敢因死者之事于行政楼门口闹事,据照片可知,公安已至,随时准备将其扭送公安局。笔者不禁去想,这样一个庞大且冷酷的机器是如何面对一个生命的。
有关死者的死因,众说纷纭,实在由来太多。很多事情会压垮一个人,最终的罪因也不能被定义成绝对的事实原因。况且人各有其特质,难以一言以蔽之,所以反思时代尤为重要。现代性的打击是多方面的,并且深入到了每个人的个体空间。有别于私生活,个体空间是指任何他者在此无论做出何种行动都是错误的。现代性延展了个体空间与外部世界的接触面积,使得“间谍”活动日益频繁,人的尊严受到挑战。
一、众人的视角
死亡在报纸上的呈现状态是文字,在人的嘴里则是攻击他们每个人的敌人的利器,或为情所困,或学业不顺,或言行招辱,都有一个靶子去追寻。其背后透露着的是人的自我保护欲,使人从属于他的原有经验,进而将恐惧化为一种对出现的外部伤害的合理解释。自杀事件在它成为死亡事件之前是恐怖事件,而恐怖这种印象极易激起人们的恐惧情绪,随着这种不安分因子的跳动,怀疑便由此而来。有噤若寒蝉者,有高声疾呼者(这样的人倒是少见了),终是见识到了这巨型机器的冷酷之处,但真正的怀疑,无处生根发芽。焦虑带来遗忘,又恰好遗忘达成的条件正是人们期待拥有的,所以息事宁人,相安无事。
二、道德上怀疑
自杀总是让人觉得可惜。在一个家庭里,孩子死去了,父母的后半生无法想象,尤其是祖辈,他们与当前时代的纽带断开了。人们对于死因的渴望正在于此。出于内心的道德感,人死当还其公道。但公道是公家的,它被掌握在话语主导者手中。主导者身份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容质疑,怀疑在这样的压迫下失去了立足之地。本来是要怀疑现代性环境,怀疑这种行为却因主导者急切登场而使其对象发生偏移,拉低了怀疑,不免有些无趣。反观外在环境对人造成的切肤之伤,无数的伤痕会因道德蒙蔽人眼而无法被看到,更有甚者,直接被抹去。道德是内化的,是作用于自身的,这样的道德超越了本身的所指,可称为良知。良知的指向是身为个人的我如何应对这个世界的问题。在做出判断的时候,人总会把自身投入到更宏伟的境况中,从而缺少了与实际生活的切肤之感,用道德上的某些依靠,人总是软趴趴的。
三、情感上怀疑
同情心应该是最广为流传且无法令人否定的情感了,但因为缺少了上文提及的切肤之感,同情总是虚伪的。情感的混杂会模糊认知,因为同情暗含着的是观察位置的变化,当然怀疑就会变质。杨老师云,同情之前,学会愤怒。愤怒从人所处的位置上看是与同情相反的情绪,不过愤怒因其含有的暴力成分会被视为一种不良的破坏力量(一定有人畏惧这种破坏,破坏意味着失序,失序意味着重新构建),愤怒好就好在它是怀疑的发端,是面对无望无果的反抗,若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缺乏反感,那么滥情的臭水就会灌满人的心田。情感本身不可靠,但它作为催化剂所触发的生命之光,是对生命体本身而言最有价值的给养。
四、是什么杀死了他
冰冷的硬化地面或者整齐的方形楼房都是这个世界的物质组成部分,这种实在的物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路,也同样限制着人们,驯化人们学会不要踏足错误的区域。正确错误从何得出?围栏在定义好坏。他只是顺着正确的道路走,走到了死胡同。人行道边一定是机动车道,翻过栏杆之后的未知难以想象。他可能不想让自己陷于车水马龙 ,于是他撞啊撞,头破血流,撞到深度休克,没有人唤醒他,最后死在梦游中。
五,谁在让我们作恶
时代在定义成功,因为时代需要粉饰。在我游荡的途中,总有荆棘让我去劈砍,植物汁液飞溅如血,让我满意我的旅途。
友人的手稿到这里便截止了,我也曾想过应不应该回信询问他这是否是一个合适的结尾,他是不是还有几页没来得及寄出,或者已经焚毁。毕竟在我看来,这最后几句虽然适合作为结尾,却还是有戛然而止的不适感。但后来因为两人都诸事缠身,还是无奈作罢了。
(一审责任编辑:林艳姿)
(二审责任编辑:张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