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衣锦归乡 ——读《乡土中国》有感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7级 朱江涵
时间:2019-09-30 23:21:06点击: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第一次对中国乡土社会有了理论上的概念。“乡土”是什么?我只以为是“故乡”的代名词,现在方知它有“基层”的意思。本书写作于1947年,许多观点读起来依旧令人耳目一新,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整本书阅读下来,我最喜欢的是第一章《乡土本色》。“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与“熟人社会”这两大特点令我印象深刻。

   先谈谈“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吧。昨天我观看《烈火英雄》电影时,发现了与之相符的细节。影片中准备逃生的两个老人最终放弃,那奶奶与爷爷商量说:“我们在这住了大半辈子了,最后何必离开呢?”我们从小便接触一个成语——落叶归根。生在故乡,长在故乡,那么死后也当回来,这已经是中国人的思维定势。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们的文化总在生活的各个细节将我们塑造成“中国人”的模样,我们对于“乡土”有着来自血液深处最原始的依恋,只要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我们便感觉安心。或者换句话说,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十分具有地方性,某些时候甚至超越了礼法宗教重视的“血缘”,“地缘”是最基本的关系。以我自身为例,我从小便生活在湖南,而我的父亲是江西人,每每从江西探亲回来,一进入湖南境内,便由衷地感觉到归乡的兴奋和一种奇妙的安定感。还有些有趣的例子,比如一些即将离开家乡的人,他们的亲人总会给他们准备些家乡的泥土,用一些“土法”来防治水土不服。我们还能注意到,中国人总爱在家里种点什么,哪怕是城里的居民,我们不会种花草,却喜欢搞点老家的土来,在阳台上种几株葱姜大蒜,在天台开一块儿菜地,种点辣椒紫苏青菜。家里总是少不了土的。这点“土气”给人富足感、踏实感和幸福感。

   再看看“熟人社会”。我这个暑假前往云南宣威市洽坡村进行支教活动。洽坡不是一个富裕的村庄,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也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生活习俗,这使我对“熟人社会”的概念有了更真实的、更真切的感受。在这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些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是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密切。尽管大人们忙于农活不会时常走家串户,但是却都感情深厚,一家办事,各家来帮。令我最难忘的是从学生处得知的一个习俗。在洽坡,每个小孩儿除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还有一个“亲爸亲妈”,据说是在小孩儿生下啼哭不止时,交给“亲爸亲妈”带着,便会乖乖巧巧,立马安静。在“熟人社会”,没有陌生人,信任是如此理所当然的事情。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没有那么提防和契约,不假思索便知道彼此可靠。这样的生活环境单纯、自由,着实令人羡慕。本章中最后一段明确指出“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的确,无数个令人心痛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残酷的真相,前有“杭州保姆纵火”,后有“泰国丈夫谋杀妻子”,更有“南昌女子当街被刺杀”,现代社会仿佛被一层浓重的阴翳笼罩着,熟悉的人不可靠,陌生的人更不可随意沾惹,人心始终隔肚皮,冷漠成了每一个人必然的归宿。

   在现代社会,“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这样的文字读来多么令人悲哀。然而,我却希望我们能够“返璞归真”,“衣锦归乡”。所谓“乡土”,它不是非得和土地泥巴沾边,它是一种情怀。例如,很多华侨多年后都会回到祖国,寻宗问祖。正如费老在书中所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是终老是乡。”在现代我们许多人缺乏乡土生活的经验,从小便在城市出生、成长,看惯了变迁,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太“快”,离土地太远,生活没有虔诚感也没有踏实感,对土地没有感激和尊敬,对中国人的根本丧失了最本质的认识。刘亮程先生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曾写道:“有些东西跑得快,我们放狗出去把它追回来。有些东西走得比我们慢,我们叫墙立着等他们,叫树长着等它们。就是我们这些人,在拖延时间,我们年轻时被时间拖着跑,老了我们用跑瘸的腿拖住时……我们拖延的时间里,儿孙们慢慢长大,我们希望他们慢慢长大,我们有的是时间让他们慢慢长大。”这样的生活日色缓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细腻,人们对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人更具备温暖人心的力量和踏实努力的能力。“麦地诗人”海子的诗歌中,“土地”是非常经典的意象。在《麦地与诗人》中他写道:“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这其中包含他对乡土的思恋和文化意识及诗意寻根。他曾经谈到:“我想触到真正粗糙的土地。”我们也应该如此,我们也应该去感触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现代人之间的高墙如何坚固,回去看看,去土地上看看,朝自己的内里看看,一个原本的中国是什么模样,一个扎扎实实生活的中国人是什么模样。我想,《乡土中国》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便是告诉我——我们中国人有哪些特性,来自哪儿,这些特性有哪些意义。在我懵懂无知的时候,它们便早已融进我的骨血。

(一审责任编辑:周润佳)

上一条:做向日葵般的女子 ——读《历代著名女性传记》之王昭君传有感

下一条:“观看”杂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