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一幅未完成的画?——由《撑阳伞的女人》想到

来源:文学院在线作者:17级 陈伯伦
时间:2019-09-10 22:33:46点击:

   现在回过头再看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仿佛欣赏他们的画作是一件极高雅的行为,但试想回归于印象派诞生之初,他们却常常为传统绘画观念所排斥,只因印象画派的作品常表现出随意性与瞬间性,这种形式引人诟病,现在来看也足够让人震惊。

   相比于《草地上的午餐》《日出•印象》《睡莲》,我更爱克劳德•莫奈另一幅画作《撑阳伞的女人》,这幅于1875年创作,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画廊的油画,除了给我一种除去直观视觉上所见的温馨外,还让我看到了在静物之外的流动感。

   在对于印象画派的讨论中,贬低者认为印象派的画作谈不上完整的,它覆颠了传统中一切观念,一切艺术品所包含的完整性,那么一幅连完整都谈不上的画作只能称作为习作(当然不包括些许作家临死时未来得及完成的手稿),更谈不上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了。针对于这一点,我心中怀有不一样的看法,贬低方无非是认为它是“未完成”,我却认为它是更具有创作者情感与理念上的完整性,这种理解或许更客观,简单的举例便是中国山水画,或者更具体为“工笔“与“写意”的对比考究。前者带有的是对事物客现描述的纪实性,更为“科学化”,后者表达出的是内部逻辑,对于熟优熟劣的判断似乎像陷入了“文无第一”的窘境。

   若要论证印象画派是“完整”的,大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进行佐证,以证后者的完整性超越了我们仅从外表所认识到的“没画完”(未完成)。“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描述”去理解似乎如水中探月,镜中望花。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艺术家凭借主观而对事物加以“理想化”,另一种则是承认这是理想化,而这个理想却不是诗人的主现产物而是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的。对此多了三根脊椎骨的《大宫女》更能证明这一观点,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来巨大抨击,有人抨击安格尔将人体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像是普洛克普斯特床上的俘虏。但后来安格尔的学生反击道:“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摄服往观众,假使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的确,“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诗学》第二十五章)。言至于此,印象画派的画实则是一种内在符合可然律或必然律的完整品。

   在《撑阳伞的女人》中使我感动到一种“美”的是画表面表达出在高潮到来前的蓄力,有“山雨欲来风满搂”的震撼。是莱辛在《拉奥孔》所表述的燃烧或熄灭前的顷刻。

见曦楚《星光何以得永年 借驻咫尺绢帛间——

浅谈荷马史诗的叙事精神何以指引历史文学》一文,忆誊

2019年9月6日

(一审编辑:潘茜)

(二审编辑:于一博)

上一条:“观看”杂谈

下一条:帮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