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提起鲁迅先生,应该没有人会感到陌生。
中小学教材里的图片上,鲁迅先生总是很瘦削,一袭宽大的深色长跑总是显得空荡荡的,就连他脸上的凹陷处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该先生是同时局、命运抗争留下来的痕迹。他的皮肤黄中透着白,寸把长的头发在那个发胶还不流行的年代,却总是直竖着,似乎是想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封建愚昧的不满。但要说起他最为标志性的地方,当是那“一”字形的胡须和浓密乌黑的眉毛了。
这样的样貌,与同时期大部分文人学者相比,虽有特色,但也算不上突出,真正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的眼睛。
先生的眼睛似乎总是流露出一种湿润伤感的韵味。而这种湿润的伤感跟他的文章很是相似。
第一次读先生的文章,还是在十二三岁的年纪。语文课本上的《风筝》给我留下来深刻的映像。现在都还能背诵一两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当然,也不必谈起“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和《故乡》里的少年闰土了。但课堂上的学习多少带有一点为了考试的“功利性”,因而我并没有太过深入地了解这些易碎的、在寒风阵阵的乱石滩中拾起得如同琉璃一般的故事究竟有何内涵。
真正开始深入走近先生的文章,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是源于先生的《狂人日记》和《朝花夕拾》。我惊讶于那样一个吃人的世界是多么的疯魔和混乱。当狂人最后发出撕心裂肺的那一句“救救孩子”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就置身于那样一个时代,面对着一群似亲非亲的“正常人”,时刻提心吊胆,逃避着看似“正义”的审判和追捕是何其恐怖!仿佛正处在一个黑洞之中,你无处可逃。两相比较,《朝花夕拾》尽管没能摆脱他批判讽刺的一贯风格,到底是多了一份温暖和淡然。
《朝花夕拾》是先生的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总共十篇。先生以犀利而不失温度的笔力,蘸上独属于时代的墨汁,在微微泛黄的纸张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形象,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看似荒诞无稽却触人心弦的故事。“憎猫”“五猖会”“无常”和《二十四孝图》里的”郭巨埋儿”,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天真稚子;善良、迷信还有点儿爱唠叨的妈妈阿长;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藤野先生以及在旧革命的风暴中几经辗转、倍受迫害的范爱农都使我的心深深触动,深深感受到一种激流的热烈与寒冷。
热烈的,是这些在黑暗中坚韧的勇气;寒冷的,是一个麻木时代的悲哀。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相由心生,大概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热与寒、进与退的矛盾交织,才使得先生的眼中满含着对于世间万物的悲悯,所以写下来的文字也有了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在于他以笔为剑,刺穿黑压压的乌云,让阳光得以照射进来;在于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恨的,不仅仅是《猫·鼠·狗》中慵懒狡黠的猫,更是中庸之道里的不思进取、圆滑取巧;他恼的,不仅仅是五猖会时,父亲要求自己背书的无聊,更是封建强权教育对于儿童的束缚和天性的扼杀!是啊,他忧!忧虑无数同他一样家道中落的年轻人只能来回辗转,在琐碎中艰难求生;是啊,他怨!怨恨这个毫无公平正义可言的人间,竟让人向往无常的地府!可即使这样,他也不曾退缩,不曾向反动势力低头。就像是毛泽东说的一样:“鲁迅的骨头是嘴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先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毫不掩饰地记录在岁月的史书上,唤醒时人,警示来者。他从来不畏惧强权,不避讳隐秘,就像是萤火虫一样,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以求点亮这个昏暗的世界!
尽管先生的文章都带有一种隐秘的伤逝,但当我们真正走进故事,深入去剖析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我们会发现先生渴望改造旧世界的激情是有多么的澎湃!在《藤野先生》里,他就直言:“他(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这个时候他正处于革命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即“从医救国”。事实上,在此之前,他曾探索过“实业救国”的道路,但以失败告终。然而第一次失败并没有是他放弃,反而愈挫愈勇。行走在满是荆棘的路上,怎能不被倒刺划伤?最后,他选择弃医从文,披荆斩棘的数十年里,他目睹了多少悲欢离合,阴暗丑陋,就有多少的慷慨从他的心中迸发出来!闰土、范爱农、还有偷跑到百草园孩子,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可即便如此,人性中最纯粹美好的部分没有被扭曲,他们或多或少都还残存着良知——闰土还有孩子的纯真,范爱农还有革命者的热血,百草园还有自由与畅快!王尔德说:“每个人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要仰望星空。”诚然如此,或许在被封建迷信思想充斥的昏暗世界中,大部分人都活得像那只生命被践踏的“隐鼠”,卑微而渺小,但正义或许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而当他写下越来越多的文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先生的文章并反思自我时,就是我们在主动追求光明和正义!
但我以为最使人动容的是先生敢于反思自我、深刻剖析自我的勇气。且不谈《风筝》里他对于自己扼杀小兄弟的风筝梦的悔恨,也不必提起他对于父亲病逝的内疚。他总能够在普遍正常中发现反常,并犀利直接地指出错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先生对于整个悲哀时代而发出的呐喊,在众生蒙昧彷徨的日子里,他看到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即在中国人脑中扎根了上千年的封建道统思想,而他选择成为一个挖掘者,想要地将这颗大树连根拔起!所以,他率先向自己开了刀,并且毫不留情,以告诫世人。
“去的尽管去着,来着尽管来着,去来之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对于鲁迅先生来说,回忆如此匆匆,旧事重提也是满心感慨。而时空辗转交错,匆匆之间,旧时代早已焕然一新,自由民主、文明和谐早已经取代封建、迷信,成为新的时代名词。但灾难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灾难本身,而在于灾难所带个人的反思。我以为,我们依旧需要有忧患意识,需要一颗对于过往的充满敬畏的心!或许,这就是先生将《旧事重提》更名为《朝花夕拾》的原因吧。那些旧事,就如同经历过暴风月击打之后得满地落英,只等着来人将它拾起,随着残存的一点花香去追寻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了解一段被湮没在匆匆里的历史。
生命中总有些难以愈合的伤口,即使经过了很久,当初那种疼痛依旧如同寄居在伤口处的蛹,让人不安且无奈。但所谓伤痛终究会逝去,残留的大多都只是亲历者那一口不愿意也不能松的气,可有的气是我们不能咽下去的!纵然现在的中国人不再被称为东亚病夫,也没有“吃人”的“人”,但关于那些在炮火中被霜雪浸泡得血肉模糊地写有“国泰民安”“合家团圆”的春联,那些在战火中被鲜血滋养而盛开的花儿,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也不敢忘,更不能忘!这不仅是为了良知和人性,更为了对家与国的归属与热爱!
朝花夕拾,在于用一颗满怀热爱的心去感受生命,用一双劳作不息的手去改世界,用一份永不退缩的勇气去战胜世界,用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成就世界!
生命的道路漫长而多彩,如同一场走了就不能回头的海上航行,时而风平浪静,行驶顺利;时而波涛汹涌,行驶艰难。但只要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终将到达光明的彼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面对困难,中国人的锐气不减!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应付一切的不幸。苦难中开出的花,伤痕里拾起的倔强,都是我们曾经奋力搏过的勋章,它们被时间所记录,它们永远熠熠闪亮。
(一审编辑:欧阳蔓)
(二审编辑:哈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