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 正文

几种情怀一种坚守,心向教育花香自来

来源:作者:20级王思美 何芊慧 易姝奕
时间:2021-07-16 21:52:04点击:

教育乃国之根本,乃民族之大业也。而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毕生专注于教育事业,手捧红心只向党。他的人生,因党而注入生机,因教育事业而焕发光彩。

风华正茂书生气,执笔化作万千思。那年。他还是一个生于长于农村的小伙子。虽然身处逆境,却写得一手好文章,功课样样出色。正是因为这样,他被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选拔出来,并且由此与党结下了一段奇妙的缘分。一次机缘,廖志成入了两次党。第一次,他正处年少,因为工作负责,一丝不苟,被提拔入党;第二次,忙于工作的他忘记自己早已入党,而正因为工作出色,又被提拔入党。两次入党,没有改变廖志成的一颗初心,反而,他被磨砺得更坚韧、更出色。他执笔写下千万教育词,开言讲出万千心血话。1958年,他荣获劳动模范的称号,后来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并且年年都是“学习毛泽东主席的先进积极分子”。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不至于挥斥方遒。

双肩担起兴邦任,一心不忘念党恩。兴邦,在于兴教育。廖志成教授担任过湘潭十一中的校长,他对老师的要求十分严格,穿着必须得体,上课绝对不能迟到。除此之外,他还很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十分注重德育,每周一的第一节课都是他的德育课。他拒绝以功利性的目的去开办学校,他说,捐赠学校设备才是应该做的事,学校是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对于教育,廖老还有自己的坚持,在教育中贯彻国家的意识,展示国家的风貌。谈及过往有关教学的事情时,他坚定地看着我们说:“有些人非得搞他们基督教那一套,但我觉得这样不行呀!我们一定要搞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教育!但是他们不听,我能怎么办呢,我只能说有这种课就没我,后来只能辞职不干了。”人已老,但心不老。廖老那颗牵挂着教育的心从来没有放下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依旧诚恳地希望自己为师大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在这坚持的背后,是他对党对国家最诚挚的报答。“感谢我们伟大的党,对我关怀至极,我现在生活很幸福,孩子们也都很好,这与我们的国家和党都有很大的关系。”廖志成教授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在反复告诉我们,党对他、他的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谈及与党相关的那些经历,他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眼中满是自豪与骄傲。他为自己成为一个党员而感到自豪,也因为党员这一个身份而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要承担作为先锋模范的责任。他意识到,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发光发热,就是为党为国家贡献出一份力量。他的真诚的感谢与诚挚的报答让他那颗赤诚的爱党爱国之心鲜活的展露在我们面前,试问,谁又不为这种热忱的情感所感动呢?

老牛自知夕阳晚,初心不改系家国。从总角到耄耋,光阴荏苒,时光易逝,当年一腔热血,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子在岁月催促下变成了满头白发的沧桑老人。纵使光阴流转,年华消逝,彭德怀老将军对他说的那一句:“不要忘记党对你的关怀。”在历史的淘洗中却愈发熠熠生辉。廖老教授对国家人民的关心不减当年,虽然现在退休在家,他依旧保持着每天收看新闻的习惯,他在采访的过程中,坚定又自豪的对我们说:“即便是我生病住院,我还是每天都坚持收看新闻,关心国家最近发生的事情,了解国家和党。”他的小儿子在最后回去的时候,告诉我们:“我爸别看他现在年纪大了,但他的身体还是很好的,平常最喜欢的就是散步,有时他还去爬山,打老年篮球这一些,有时候年轻人都不一定能走得比他远。”廖老说,他现在就是想活久一点,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强大。“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期许,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一个有思考有作为的人才。年已94岁的廖志成教授,退休后仍从事教育事业七八年,怀着对国家的崇敬,坚定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信念,在自己各个的人生阶段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而信仰是亘古不变的真谛。“我希望你们都成为一名好老师,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采访之末,廖志成教授坚定的眼神在我们每一个人之间流转,从他沧桑而又有力的声音里,我们听出了廖老心中的信仰之声——它召唤我们为党、为国效力,为中国的教育贡献力量,我们也从廖老熠熠生辉的眼睛里看到了那颗信仰之心——从青年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大有所为,再到晚年的忠心不变,时间的长河见证了它的活力,它的生命力,时间愈长,它便愈显珍贵。

一位98岁的教授用自己的坚定与诚恳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为党为国,什么是君子风范,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它将成为我们手中的接力棒,接过它,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终点。

(作者:何芊慧 易姝奕 王思美)


上一条:一腔热血心向党,满怀信念报家国——记湖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俊忠

下一条:悬壶为医,执笔为师——记湖南师范大学季鸿瑾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