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读懂中国”主题征文 >> 正文

一切听从党安排——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灵山老师

来源:作者:19 刘一霖
时间:2021-07-14 21:04:39点击:


“作为一名党员,应时刻谨记‘听从党的安排,服从党的需要’;这样,一切的困局便可迎刃而解。”采访时,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党员罗灵山老师如是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从心底认同的理”


今年是罗灵山老师入党第50年。1970年老师提交了入党申请书。那年他在大队做文书,成为党员能更好地参与党支部的工作,也能深入群众,方便各项工作的推进。

最重要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一上学就学的知识,也是我从心底认同的理”。

上世纪70年代,党和政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是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对于农村青年来说,则需要表态扎根农村。罗老师出身在新化县农村,我们那个地方太小了,想要有点大一点的舞台,老师在是否表态的问题上颇有些纠结。

当时发展罗灵山老师入党的是他的小学校长,校长对他说,不管是扎根农村还是选择更大的舞台,总体来说,你要入党就必须听从党组织的安排,服从党的需要。现在党要求你扎根农村,你就要去安安心心地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如果以后党需要你走出去,走向更大的舞台,那你同样要服从党的安排。反正你入党,你就把一生都交给党。

校长讲了一个浅显明晰的道理,“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道理一直是这样的。”罗灵山老师下定决心跟党走,并于在1971年元月份宣誓入党。

老师的父母重视教育,即使在文革时期,只要学校开学,都会让他去读书。所以当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的工作人员来到老师家乡招生时,罗老师上交的自传“文通句顺”,加之有在大队民办小学代课的经历,于是老师被推选到湖南师范学院深造。

而后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纷繁的变化和不同的人生机遇,他都不忘初心,践行着听从党的安排,服从党的需要。


结缘湖南师大,哪里需要去哪里

罗灵山老师和师大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19723月份,老师进入湖南师范学院读书;三年后留在中文系任教。那时,湖南师范大学还叫湖南师范学院,以原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于1953年合并其他院校而成。学校正需要广大的知识分子来共同建设学校,教书育人,延续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湖湘风骨。

恢复高考后,不少在高中中断学业的学生有机会考大学,“那时候有些同学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学校招收的学生数量也有所增加。一位辅导员管理一个年级几百号学生显然力不从心,于是文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在任教的同时,兼任班主任,罗灵山老师带过8485级的中文系二班。

一件衬衣,一条棉裤,一双解放鞋或者帆布鞋;如果时髦一点的同学会穿喇叭裤和一双时下正火的网球鞋。在罗老师的印象里,学生们都很朴素和单纯。担任班主任时,因为学生宿舍和教学楼挨得很近,罗老师茶余饭后会散步去学生宿舍串门。宿舍是水泥或者木制地面,两边各三张上下铺,中间摆放着自习课桌。罗老师搬把凳子一坐,唠唠最近的学习或者食堂的饭菜。罗老师的家属搬来师大后,同学们也隔三岔五来串门、吃饭。“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时光,我一直记得很清楚,不少同学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联系。”


1984年,学院更名为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并在1996年成为国家第一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这之前,学校下足了功夫实现多方面发展。师大出版社在这一背景下,于1989年申请成立。

当时的总编辑是罗灵山老师在中文系读书时特别敬重的老师,出版社又正需要一位文科编辑室主任,就这样,罗老师于1990年调入师大出版社工作,他编辑图书80余种,近2000万字。几乎每天都是一沓沓文稿,一支钢笔,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干就是8个年头。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罗灵山老师做到了。1998年学校筹建文学院编辑出版系,他又回到文学院参与组建;而后编辑出版系和新闻系独立出来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又来到新传院,是新传院第一批教师之一。20123月份罗老师退休,到现在一晃又是近十个春秋。

退休燃余热,关心下一代

罗灵山老师的微信名叫“衡岳七十二峰”,衡岳七十二峰就是指岳麓山。“我的工作经历很简单,都在这个湖南师大。”退休后,罗老师担任院、校两级的教学督导,一干就是九年,直到老师年满70岁。后来罗老师又接任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退休燃余热,关心下一代。一路下来,尽显匠人气质和党员风貌。

几十年来,师大的校园范围也逐渐扩大,学生宿舍除了本部二里半,还有天马、德智园区。有时候罗老师去听其他老师上午第一节课,总会有个别学生迟到。他便询问了几次,最多的答案便是“太远了,挤公交挤不上”。

于是,罗老师就从本部沿着麓山南路经过天马,再到德智这样走一趟,结果一趟下来花费了四、五十分钟,心疼之余罗老师也不再过多追究迟到的同学。从学生角度了解问题,体现的是罗老师对青年学子的关爱。

平日里,阅读分享交流会、红色论坛、明日传媒之星、班级风采展、暑期实践成果汇报会、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我们都能看到慈祥和蔼的罗老师。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是对罗老师最真实的写照。

从家乡到湖南师大,从大队文书到大学教师、编辑和督导,从文学院到新传院,“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罗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的宗旨和原则在老师的故事中有了实感,见贤思齐,历史责任感与对党的信仰在“五老”党员与青年的交流中薪火相传。


(文/19新实刘一霖)


上一条:共忆红色岁月,传承时代初心——记湖南师范大学李良学教授

下一条:薪火相传,师承红色基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