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论《黑骏马》渗透出的草原格调式美学

来源:作者:22级 邹佳冰
时间:2023-12-24 20:22:38点击:

摘要张承志在《黑骏马》中以时间双线的形式,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中,讲述了主人公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现实骑马寻妹,自省心灵的故事。他以草原文化为背景,以一种熔铸诗歌、音乐、绘画、历史和哲学的复杂形态创造着“美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草原格调式美学。

关键词:草原文化;写作特征;人物塑造;《黑骏马》

韩少功《文学的根》文中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张承志的根便扎根于草原文化的土壤里。当年作为知青的插队生活给他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就如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草原是我全部文学生涯的诱因和温床”,《黑骏马》就是基于这一滋养,深情地叙述着一个浸染着悠远而又漫长的草原文化的故事,于张承志来说,这是心灵的秘史,是情感的归依,是文化的审视。因此这部作品也渗透出了草原格调式美学特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写作特征的独特,二是语言格调的倾向,三是草原人物的塑造。

一、写作特征历史与现实的互文

《黑骏马》既是这篇小说的题目,也是一首蒙古古调;黑骏马既是记忆中一匹风雪里唯一存活的小马驹,也是现实中“我”跋涉跨越伯勒根河骑在胯下的老伙计。“一个哥哥骑着一匹美丽绝伦的黑骏马,跋涉着迢迢的路程,穿越了茫茫的草原,去寻找他的妹妹的故事。”这是古调《黑骏马》的大致内容,张承志就是以这样一首古调中的故事为互文线索,串联起白音宝力格的前半今生,让现实的和历史的画面在白音宝力格的脑海中交替出现,伴之以苍凉悲怆的古调和骏马踏踏的蹄鸣声,组成了一首富有草原格调的奏鸣曲。

交错的时间线,反复穿插跳跃在过去与现在的时光,这样一来《黑骏马》就有了历史与现实的经历互文和情感互文,而白音宝力格的形象在过去与现在的交错叙述中也变得丰富饱满起来,一个是年纪轻轻,品尝过亲情、爱情滋味后又离开故乡的白音宝力格;一个是已经是一位畜牧厅科学工作者,跋涉在现实的旅途中,回忆自省过往的白音宝力格,这样能够达到情感的极致流露。也正是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互文使得白音宝力格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从他所目睹的草原生命的繁衍生息出发,更从像奶奶和索米娅一样草原文化的儿女出发,真正唱懂了古调,最后释然清醒“我想把已成过去的一切都倾洒于此。然后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去迎接明天,就像古歌中那个骑着黑骏马的牧人一样。”【1】。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草原,使得结构上独特新颖,更将主题思想由爱情悲剧上升至城市与草原文明的碰撞之中。

二、语言格调诗性与古调的融合

洪子诚说:“张承志的小说有一种散文化的倾向,和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2】,这离不开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文化背景。古歌、河流、骏马作为草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也成了张承志语言创作元素,对于草原古调的描述“在强烈扭曲的、疾飞向上和低哑呻吟的拍节上,新的一句在追赶着前一句的回声”【3】;对于河流的描述“流水跳跃着磷光,平坦无声地滑过”,【4】我们可以在这种诗性的语言中感受到古歌的遒劲苍凉,看到河流在月色下的静美。同时苦难在这诗性的语言之下淡化了悲剧色彩,多了一份草原的平和与安详。对于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一起看过的一生最美的黎明霞霏的描述,这些诗性的语言中流露出的是草原人民对于理想的坚守与追求,对于情感的倾泻与表达,并不是离别时的伤感无奈。当辽阔美丽的草原映入眼帘,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对生活信仰的虔诚憧憬都化为语言下的诗性美,使张承志成为当今文坛上最具特色的作家。

三、草原人物原始与深沉的生命

索米娅和奶奶都是草原民族文化的化身,也是草原劳动妇女命运的写照。她们身上都具有草原文化所孕育的包容性,包容一切美与丑,隐忍一切苦与难,连罪恶的行为在这博大的胸怀面前都自惭形秽。同时她们身上也有草原文化的母性特征,善良慈爱,尊重珍惜每一条生命。当白音宝力格流浪在外无所依靠时,奶奶和索米娅给了他一个家,把他当作亲孙子和亲哥哥一样对待;当蒙古包外被刺骨的寒风吹得直打哆嗦的小马驹降临时,奶奶拿出自己的皮被给它盖上取暖,从此家多了一条生命;当索米娅被恶鬼黄毛希拉玷污致怀孕时,身边的牧民都劝说将早产的其其格丢掉,只有奶奶坚定地挽救了这条生命,索米娅用母爱感化着这条生命;甚至在索米娅已经成家之后,她还主动提出如果白音宝力格有了孩子请带回来让她抚养......

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当丑恶的东西就像黑夜追逐着太阳一样,到处追逐着、玷污着、甚至扼杀着过于脆弱美好的东西时,他们用人的热力点燃世界任何角落的生命气息,默默承受着自然带给他们的苦难,也在默默地用纯洁、善良美好的原始人性繁衍生息。即使这个民族历经苦难,即使这个地方保留了原始的草原习性与自然法则,即使生死兴衰一代又一代地经历,但是她们正以坚强乐观的态度走向未来,不再困在悲剧的命运枷锁里,隐忍和包容是草原文化最原始深沉的生命形态,这样达到人与自然,白音宝力格与黑骏马天人合一的境界。

张承志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以一种自信坚定的姿态捍卫着一种神圣价值观,在《黑骏马》历史与现实的互文写作特征之下,用诗性的笔调将古调的苍凉静美贯穿草原人的一生,也将草原文明呈现在作者心灵皈依的深处。

参考文献:

【1】【3】【4】黑骏马,张承志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5,第65页,第2页,第19页。

【2】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50页。

(一审过稿:刘欣怡)

(二审过稿:何佳旋)

上一条: 《绿化树》:“绿化树”意象多重语境下的解读

下一条:遗憾存于过往,未来应在脚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