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历史的陈酿

来源:作者:21级 阳湄
时间:2023-07-08 21:46:06点击:

从高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了,零零散散也看了三四本吧。每次读余秋雨的作品,总是能感到异常的宁静。这宁静不是说对书中所述历史的毫无波澜,而是每次阅读都让我觉得自己身处其中,看历史的波涛起伏变化,最终成为一片平静。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仿佛在喝一盅陈年老酒,酒香弥漫,令人为之倾倒。

还记得初读《苏东坡突围》的时候,我就被余先生细腻笔触下的苏轼深深震撼,如今再读依然感触良多,也生发了新的反思。从乌台诗案被小人陷害到被贬黄州举目无亲,苏轼可谓是遭遇了人生的大坎坷,差点就丢了性命。且不说这次灾祸对他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光是被陷害那一段就让我义愤填膺。最让我不理解的是,才华横溢的沈括居然为了推行变法,用苏轼写给他的诗陷害苏轼。既互为友人,即使政见不合,也不该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可以说沈约已如本书开篇的《小人》中提到的“朋友之谊、羞耻之感、恻隐之心都可一一抛开”。对这段历史,我感到深深的悲痛,不仅是为无辜受牵的苏轼,还为自己以往的狭小认知。对于历史,我有太多暗角没有仔细察看,以至于常常会被历史人物的光环吸引而忽略其他,而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一段历史,就必须从全方位去探寻,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以前常有人问起我最喜欢的诗/词人是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苏轼。现在想来,我只是读过一些他的诗词文章、看过几篇生平介绍,怎能说我了解他?既不了解,又怎么有资格说喜欢呢?人和历史一样,都是简单又复杂的,都需要我们慢慢地深入认知。

本书中收录的散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十万进士》。作者引经据典,用几个人物的故事为我逐一阐述了科举制度的利弊。不可否认,科举制度为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的规范,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由于科举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当时人的出路只有考进士这一条路。从普通人的角度看科举,科举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身上,大山上不仅有他自己,还有家庭、亲族。很多人在外考一辈子,都没办法回家,最终孤独老死在外。这种对科举进士的过度拔高,导致人们考中后情绪发生强烈的转变,甚至变得疯狂;且科举的考试内容实在太局限,许多书读得好的人并不具备做官的能力。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当下的选拔制度及政策。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压力并没有减轻,条件好的家庭通过一对一家教继续补习,而没条件的家庭失去了能够承担的大班补习;本科扩招的政策下,本科生的学历价值降低,考研的大潮汹涌而来。从国家发展来看,人们的普遍知识水平提高了,但就渺小时代中的个人来看,种种压力是否过大了呢?没有完美的制度,只能期待其随着时代不断完善。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我在这本书里漫步颐和园,看清朝的皇帝们在其中如何穿行,清朝如何从繁盛转向覆灭;我来到东北宁古塔,看到被贬文人与反清人士举杯同饮,抛开一切赤条条以灵魂相交;我走进屹立千年的岳麓书院,朱熹在我前头坐定,书院中花开花落、骄子云集;我踏上山西坚实的土地,这是无数商人用智慧开辟的生存之路;我登上日暮时分的黄鹤楼,看李白经过,拎着酒壶翻身上马,只身浪迹天涯,再没回过家乡;我走在长安路上,看十万进士赶赴考场,千军万马只剩下滚滚尘埃;我听到阮籍放声大哭、声音凄怆,嵇康弹响《广陵散》,人虽逝,风骨犹存……历史这样充满魅力。

(一审编辑:吴仪)

(二审编辑:何佳璇)


上一条:孤寂

下一条:消失的茶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