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寒山诗在美国传播的原因

来源:作者:18级 汤琳
时间:2021-07-07 17:01:14点击:

摘要:寒山诗从本国文学史的边缘化到翻译文学史的经典化,走过了一道富有传奇色彩的道路,而寒山诗之所以能被美国社会接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奈德的寒山诗翻译被接受。

关键词:寒山诗;斯奈德;美国;接受

引言:

笔者阅读了寒山的相关诗歌以及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并且翻阅了有关寒山诗歌在美国传播的一些论文,收获到了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本文没有严格按照论文该有的格式和逻辑内容展开,更多融入的是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与实际理论可能有所偏差。

1958年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发表了24首寒山译诗后,寒山成为了美国垮掉一代的精神领袖,寒山诗成为“旧金山文艺复兴”的经典,一直到今天,寒山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也不算太高,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课本中,寒山诗和寒山一起缺席,以至于在许多中国人的认知视野中,寒山可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即使认识寒山的人,熟知的也是寒山与拾得的那一段经典对话“寒山问拾得”。而在20世纪的美国,寒山诗却掀起了巨大的浪潮,一边是遭受本国文化长期的“冷落”,一边是受到外国文化极致的“追捧”,寒山诗歌可谓上演了一场富有传奇色彩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好戏。这种国内外地位的不对等性也给寒山本人及其诗歌添上了神秘的袈裟。本文将以斯奈德对寒山诗的译介为例,探讨寒山诗在美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论述这一文学他国化的现象。

  1. 斯奈德与寒山的一眼之缘

    1953年,在日本赴美交流的画展中,斯奈德被一幅水墨素描吸引了,所画的正是寒山,画展上的画作很多,唯独寒山像给斯奈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一定是跨越时空的惊鸿一眼,这幅寒山像跨越了近乎半个地球,也许就是为了这一眼。我特地去搜了寒山像,一件敞开的破布单衣披在身上,两条长长的一字眉中间几乎不留一点间隙,眼里颇有笑意地望向远方,整体像一棵屹立于悬崖峭壁的奇绝枯松。这一眼之缘表明文化的传播有时可能起源于眼神的传播。眼神的传播带来心灵的颤动,心灵的颤动勾起强烈的对话欲望,这种欲望在跨越国度的文化中就必然引起文化的交流。

    斯奈德本人痴迷于佛教和禅宗,加上跨时空的一眼,他开始翻译寒山诗歌。斯奈德一方面对韦利所译的寒山诗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又对译作不是特别满意,他在著名汉学家陈世骧教授的指导下,翻译了寒山诗,并且他的寒山诗英译本成为美国青年最爱的读物之一。

    在中国有名的诗人数不胜数,和寒山创作风格相似的诗人也有,为什么是寒山而不是中国其他诗人掀起文化浪潮,其实缘分这一因素占了很大比例。缘分有时可能并不起绝对推动作用,却是某一文化现象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王梵志的生活道路、思想历程与寒山非常相似,是寒山的偶像,在中国的名气比寒山大,但却没有在国外掀起“梵志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遇到一眼万年的异国知音,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遇到知音,但寒山遇到了,斯奈德成就了寒山,寒山成就了斯奈德,知音不一定要处于同一个时空,但一定能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相互成就,就像伯牙与钟子期。

  2. 寒山诗在美国的生长土壤

    美国翻译家赤松曾经说到:“如果中国的文学评论家要为自己国家过去最伟大的诗人举行一次茶会的话,寒山可能不会在众多被邀请之列,然而受邀请的那些诗人却与中国的庙宇和祭坛无缘,但寒山的画像却能被供奉于众多的神仙与菩萨当中。”寒山诗在中国的影响远不如唐代李杜,而在国外却几乎颠倒过来了。寒山写的是白话诗,而白话在古代并不是正统,正统诗歌讲究格律严整,只有绝句和律诗才上得了台面。同样是诗歌富有禅意,王维声名远扬,而寒山却被世人遗忘,在中国,白话成了寒山诗的局限,但在美国,白话却是寒山诗的优势。

    由于白话通俗易懂,翻译起来比李杜的格律诗容易得多,因此寒山诗的意蕴和基本思想能较还原地传达到另一个国度,而李杜的诗,更多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时候本国人都很难体会出其中的深意,就算体会到了,也很难用本国语言表达,更何况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庞德有意误译李白诗歌却受到追捧也体现了这一点,因为格律诗的意蕴很难表达,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有效输入他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同样是英文译作,寒山诗在英国却没有激起水花,英国没有适合寒山诗生长的土壤,寒山诗不守格律,这与英国的学院派文学风格并不相符。五六十年代恰好是美国“垮掉派”运动时期,“佯狂似癫”的寒山诗受到“垮掉一代”的青年人的追捧,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寒山诗所表现出来的处世态度与他们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读别人的作品其实是在读自己的人生,读者在作品中找到共鸣是支撑读者继续阅读的动力,当美国青年撞上寒山,他们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寒山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与当时的青年对正统的颠覆与叛逆精神相契合,寒山诗引起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共鸣,而是一个青年团体的共鸣。

    作用是相互的,美国给予了寒山诗生长传播的土壤,寒山诗同时也会给土壤带来活力。寒山诗给予了二战后迷茫的美国人心灵上的慰藉。同时,寒山诗里洒脱自然、坚韧不拔、明心见性的精神也增强了美国作为一个发展史较短的国家的文化自信,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发展。

    三、斯奈德的翻译

    当了解到“寒山热”这一文化现象时,我脑海中产生了几个问题,被翻译过去的寒山诗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寒山诗吗?在美国掀起的寒山热潮中,美国青年对于寒山这一形象及其崇拜,然而美国人所崇拜的寒山真的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寒山吗?也许他们崇拜的只是他们想要崇拜的寒山,他们崇拜的只是他们主观意愿的寒山,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寒山,毕竟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精通汉语,他们读的大部分是斯奈德的译本,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崇拜的是他们主观之下,也是斯奈德主观加工过的寒山形象。

    译者对作品进行翻译,复活原作的同时也给作品注入了新的血液。斯奈德认为译诗的成功需要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而他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寒山诗译本既没有翻译上的弊病,又具有超凡的语言魅力。斯奈德笔下的寒山诗已经成了斯奈德的精神产物,带有强烈的译者意图,斯奈德在翻译选材上迎合了美国目标读者的审美期待。斯奈德将中国云游四方的僧人变成了美国嬉皮。

    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特别是诗歌的翻译更具有创造性,埃斯卡皮说:“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这种创造性在斯奈德身上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对寒山诗歌的有意误译。比如说第十五首译诗中,斯奈德对“行不赍的翻译是“He goes for a walk with his shirt and pants askew”,句子的本意是“出行的时候没有准备衣物”,“”表示出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译诗中并没有翻译出来,斯奈德对这个诗句进行了创造性叛逆,翻译成了“他行走时,衬衣和裤子斜斜的搭拉着”,这句翻译将寒山塑造成了一个嬉皮形象,相比原句,诗句的韵味便出来了,原句只是阐释一个事实,而译句则使寒山的形象栩栩如生,最重要的是,这一形象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译者会有意识的将自己熟悉的知识和信仰代入原文这个陌生的世界,使这个作品更易于被同时代同种遭遇下的群体所接受。

    四、双向交流

    如果寒山作为一个“输出去”的例子,那么雪莱便是一个“引进来”的例子。当我了解到寒山诗歌在国外掀起如此大的热潮时,几乎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我便想到了雪莱,就像美国青年喜欢寒山一样,中国青年群体很喜欢雪莱。

    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中国新文学是作为“偶像性”的人物而存在的。和其他诗人相比,雪莱对于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仅是以为浪漫主义诗人,还是文化和生活意义上的浪漫偶像。鲁迅的《伤逝》中男主人公将雪莱的画像挂于墙上,将其视为崇拜的浪漫偶像。苏曼殊将雪莱和拜伦放在一起比较,徐志摩也深受雪莱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有许多共同的因素,恰巧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很相似。

    经过寒山和雪莱这两个经典例子的对比,我认为每个国家的文学从来不是封闭状态,中国和国外的文学总会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双向交流,这种双向交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作者和翻译者的交流,媒介是原作;另一方面是本国文学和他国文学的交流,媒介是译作。交流一定是双向的,比如说,寒山诗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也会作用于中国文学,引起国内学者对寒山诗的重新审视。

  3. 结语

    综上,对于寒山诗在美国传播的原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缘分,这是必然的前提;一个是事宜的土壤,这是保证寒山诗被广泛接受的基础,还有就是斯奈德创造性翻译,他的翻译符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也是寒山诗得以在美国传播的媒介和工具。这三个方面只是寒山诗在美国传播原因的一部分,中外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过程,中间的影响关系错综复杂,这能在反复的研究探索中发现新知。

     

    参考文献:

  4. 李振杰.寒山和他的诗[J].文学评论,1983,(6):94100.

  5. 钟玲.史耐得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李敬一.寒山子和他的诗[J].江汉论坛,1980,(1),97103.

     

    上一条:鲜红的守望

    下一条:网络流行语“怼”的语义演变和德行例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