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文学 >> 散文 >> 正文

毕淑敏《血玲珑》中不同人物的死亡观

来源:作者:18级 潘茜
时间:2021-05-12 18:46:24点击:

摘要:生与死作为生命的终极两端,始终闪耀着思辨的光辉。每个人对死亡的看法都有所不同,而毕淑敏在《血玲珑》中通过不同的人物,为我们展示了现代都市中母亲、绝症孩子以及医护人员的死亡观,并以开放式结局引发读者对死亡的思索,最终体现热爱生命的主题。

关键词:毕淑敏 血玲珑 死亡观


毕淑敏是当代女性作家的重要代表,自1987年以中篇小说《昆仑殇》初涉文坛至今,其文学作品不断引发着人们的关注:从始于军旅题材的《补天石》《阿里》《藏红花》《君子于役》,到商品浪潮的激发下所涌现出的《紫花布幔》《女人之约》,再到新时期响应新体验小说"号召所创作出的《拯救乳房》《预约死亡》《红处方》《血玲珑》,对于现代人生命意识的思考与问询始终是毕淑敏小说作品的主体和核心。

受到新体验小说潮流的影响,近年来文学批评界对于毕淑敏及其作品的阅读与研究日益增多。无论是前期对于女性创作主题的解读,还是从生存与死亡入手所进行的对于其文本之生命内涵的分析。死亡意象的使用,以及对女性生育、母爱主题的关注无疑是毕淑敏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1]

一、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

从人类开始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开始,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们留下的有关死亡的表述可谓卷帙浩繁,这使得有关死亡的话题如同的表达一样,成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究其原因大致是因为:第一,死亡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命形态,它映射着生命的悲凉与无奈。第二,死亡意识又是生命个体对生命意识最强烈、最彻底、最坦荡的表露,死亡意识对人类心灵的冲击,又比的主题来得更猛烈、更致命,而且死的恐惧和死的必然构成着极其尖锐的矛盾,也便构成了永恒的哲学命题。作为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人生问题,死亡以及纷纭繁多的死亡表述不但寄寓着人类对生的种种态度,而且也源自人类对自身生命本质的诸多思考。[2]

《血玲珑》歌颂母爱,但是又展现了母爱的疯狂,不是一首简单的母爱赞歌;它谈论爱情与婚姻,却又描述其中的扭曲;它没有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描述了一场高级知识分子之间的游戏。《血玲珑》中贯穿始终的只有死亡,所有人物都在思索死亡,所有情节都围绕死亡展开。它提出对生命伦理的拷问,也就是在那样一个两难绝境下,书中人物究竟该如何在至亲至爱之间做出生死抉择。

二、《血玲珑》中不同人物的死亡观

(一)、母亲的死亡观

梁奶奶是一位患血液病多年的慈祥的老人。在血液病房住了多年,看着无数病友走向死亡,加上年事已高,她对于自己的死亡早已坦然。但是在死亡来临之际,她还是不能免俗,开始挣扎,她曾经表示不希望儿子见证自己的死亡,但是死神的逼近让她还是希望儿子能相伴左右,在发现儿子联系不上、护士不耐烦后,她放弃了这个愿望,开始为避免吓到同病房的孩子夏早早而努力,她两次提出换病房,都没能成功,在死亡的前一秒她还在为此努力。

她是中国久病老人形象的缩影,慈祥、对亲人怀有愧疚、看淡死亡,而在真正面对死亡时仍不免恐慌,他们心底里还是渴望亲人的陪伴,希望自己的死亡不会影响和伤害到他人。

卜绣文是个商人,一个杀伐果断的职场女性,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给女儿治病,她可以舍弃金钱,可以舍弃尊严,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面对软弱的丈夫和重病的女儿,她以冷静与理智扛起这个家庭。故事的最后卜绣文只剩下母亲这一个身份,但是她面临了一个两难的生命抉择——是用小女儿的生命去换大女儿的生命,还是留下小女儿眼看着大女儿死亡。

她不怕自身死亡,女儿的生命于她而言高于一切,甚至决定顶着高龄怀孕的风险孕育并牺牲小女儿来挽救大女儿的生命,这是母爱光辉下扭曲而挺拔的死亡观。但是又因为母爱,她最终还是对小女儿的死亡感到不忍,之前的死亡观开始动摇,小女儿的死亡进入她的考虑范围,她的死亡观渐渐回归正常。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亲总是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在孩子的生命面前,任何人或者事物的消逝她们都可以不在乎,卜绣文正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二)、绝症孩子的死亡观

夏早早患上恶性贫血症是故事的发端,疾病带走了她的健康,但是并未带走她的智慧,住院不久,她就敏感的发觉自己的病是因为自己的“血坏了”,她开始担心自己能否痊愈,不过此时的担心害怕还只是出于一个生病孩子的正常反应。但是,当她经历同病房的梁奶奶吐血而亡,医生护士为逃避责任医医相护后,瞬间成长起来,死亡的黑暗突然呈现在她眼前,她开始对自己的病情更加敏感。终于,积累的恐惧爆发,她将希望全寄托于医生魏晓日,向他祈求延长生命。

“医生,求求您!让我活下去!我不想死!我想上学,我想知道这世界上的好多好多事!我想和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我需要别人爱我,我也爱这个世界!我没害过谁,我要活!”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生的渴望,她开始期望逃离死亡的魔爪。

然而长期的患病让她不自觉走向死亡,她收集医院角落里的蟑螂药,给自己留下选择死亡的权力。当她知道母亲打算用妹妹的生命换自己的生命时,才最终在生与死之间在做出了选择。

“以前,我知道我是不能死的。因为,我的父母需要我活下去,这是我能给他们的最后的礼物了。……现在,我知道,我可以死了。我有权利死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权利,可是以前,我不敢行使它。我在保护我的爸爸妈妈。我现在轻松极了,我的一一份责任卸掉了。我要感谢我的小妹妹,她帮了我。我把属于我的东西拿了回来,那就是我的命。我可以用它做我愿意做的事情了。我要做一一朵没有甜味和阿司匹林味道的玫瑰花。虽然它很小,颜色也不好看,可是它曾经开过。过这就足够。我知道,只有我走了,我的父母才会全心全意地爱我的小妹。我会住在我的小妹的身体里感觉到他们的爱……

从不知死亡为何物,受生的本能影响而感到害怕,到亲眼看见病友的死亡过程,初步认识死亡而感到畏惧,期盼活下去感受世界,再到为宽慰父母而活,最后满足自己曾经活过,为保全未曾谋面的妹妹而果断选择死亡。夏早早的死亡观随着时间流逝不断成长,最终选择自杀。

自杀作为一种个人向社会斗争的最后手段,是夏早早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自我解脱,这种自杀以没有办法的办法表示着自我应当享有的价值和意义, 以自我完全否定的方式对自己的需要、人格、尊严、权力 、理想 、信念、追求作出了最终的也是最坚决的自我肯定。[3]

孩子的出生不是自己选择的,部分孩子在认识死亡前生命就被迫终止,但大多数孩子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的死亡观,而且他们死亡观的形成都是在经历至亲至爱的死亡后。夏早早则与众不同,她死亡观的形成主要源于她对自己死亡的思索,死亡对于夏早早来说最终以自我生命权利的形式存在。

(三)、医护人员的死亡观

魏晓日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医生,他向老师钟百行求助才有了“血玲珑”计划,同时他也是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作为一个医生,他不断地面对他人的死亡,但作为一个男人,他却是第一次面对爱情。男医生爱上了小患者的母亲,魏晓日自己最初都觉得难以接受,可是他还是不由得被卜绣文的冷静自持、坚强果断所吸引,最后越陷越深。

在书中,他是死亡最主要最直接的决定者,卜绣文和夏晚晚的生死都在他的一念之间,但是由于对卜绣文的爱,他选择保护其生命;由于对生命的敬畏,他选择让夏晚晚以一个健全的人的形式活下来。

他的死亡观无疑是主角中最健全的,他尊重生命敬畏死亡,为所有人能活下来而努力,展现了一位年轻医生的责任担当与社会大爱。

钟百行是一位医学权威,或者说是一位医痴。他是“血玲珑”计划的制定者,也是唯一一个坚持这个冷酷计划到最后的人。他在文中具有救命者与杀人者两重身份。他提出“血玲珑”计划是为了挽救夏早早的生命,但是在计划的进行中,这个初心渐渐褪色,“血玲珑”与他而言变成一个纯粹的医学实验。当他发觉自己时日无多时,开始迫切希望见到这个实验的结果,即使再等等可能可以拯救两个人的生命,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立即开始“血玲珑”计划的最后一步,此时救人初心被完全摒弃,他彻底走火入魔,从救命者变成一个杀人者。

或许是多年行医见惯了生与死,在他的认知里生命最高的价值就是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生命的消逝于他而言轻如鸿毛。他以挽救别人认为必死的生命为乐,死亡只是他的游戏,只有成与败,只有利与弊,生命的附加价值大于其本身。

薄香萍护士的存在贯穿全文,她最初也像大部分医护人员一样,对他人的死亡已经麻木无感,但是最后在长期的相处中,她被卜绣文的母爱所打动,开始关心她们母女三人的生死,并为之奔波努力。

这并不是一个良心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走近的过程。为了保护自己,医护人员往往会下意识拉开自己与病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但是薄香萍在故事进行中渐渐走近病人,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近他们的挣扎,走近他们的爱与死亡,开始自觉地帮助他们。

不断地经历死亡究竟是让人更加坚强还是更加脆弱,这是一个问题。医护人员比其他人见识了更多的死亡,社会普遍认为他们比其他人面对死亡更麻木、更坚强。但是通过对《血玲珑》中医护人员死亡观的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医护人员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感觉与其他人无异,他们对死亡展现出来的冷静只不过是职业素养和自身保护措施的结果。于他们而言,死亡同样可怕,同样值得敬畏。

三、《血玲珑》对读者死亡观的拷问

毕淑敏的小说大多数采用悲剧的表现形式,而《血玲珑》却是开放式结局。

故事以夏早早服药自杀生死不明,夏晚晚暂时安全地活下来,“血玲珑”计划延期结尾。这个开放式直接将夏早早于夏晚晚的生死移交到读者手里,让读者以自己的生死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出选择。

故事最后的结果不外乎四种:一是夏早早抢救无效或者卜绣文选择夏晚晚,夏晚晚解除生命威胁,夏早早死夏晚晚生;二是夏早早抢救及时,“血玲珑”计划继续并成功,夏早早生夏晚晚死;三是夏早早抢救及时,“血玲珑”计划继续却失败,夏早早与夏晚晚都死亡;四是夏早早抢救及时,并选择梁秉俊的治疗法获得成功,“血玲珑”计划中止,夏早早与夏晚晚全都存活。读者对这四种结局的选择可以间接地展示他们对死亡的看法。

《血玲珑》被翻拍成的电视剧以夏早早抢救成功,并被夏晚晚的脐带血救活,两难问题完美解决,故事迎来大团圆结局。这个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众对死亡的抗拒与对生命的热爱。

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死亡?毕淑敏在《血玲珑》中给了我们很多个版本的答案,我们是从中选择一个跟随还是另辟蹊径,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四、毕淑敏的死亡观的展现

毕淑敏是那样热爱生命,视每个人的生命为人类生命链条中的精致的小环她的小说虽多死亡篇,但其内核却在刻写生命。她把死亡拜为一位透明的老师,愿在死亡的 观照下绽开生命的自信和尊严之花。[4]

毕淑敏笔下的死亡是一种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是她高原生活的最佳馈赠的杰作。从她当兵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思考死亡,她对死亡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她已悟出生命、死亡的真谛。死亡命题是从她高原风雪中流淌出来的一首悲壮崇高的歌。死亡给了她一双检测生命的眼睛,一双修复生命的手和一颗善待生命的心

毕淑敏特别强调死亡的意义。她告诉人们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毕淑敏对死亡的描写非常独到,有着超人的认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正视死亡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毕淑敏在生生死死的描写中,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谛。毕淑敏总是以浑厚的情感关注普通人的死亡。在她笔下,每个人的死亡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有死必有生,有生必有死。在生生的交替嬗变中,毕淑敏浓缩了生命的进程,表现了人类的永恒意义,这就是毕淑敏关于生与死的人生哲学况味。[5]

死亡虽然不可抗拒, 但可以超越, 人是有理性的万物之灵,一个人如果在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时, 能够做到勇敢、坦然,那么他就维护了人的尊严, 让自己生命的整个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呵护。毕淑敏书写死亡的本意也正是要我们读者更好地活下去, 活得舒服、无虑




[1] 张亮,《毕淑敏小说的生命美学及其意义建构》,伊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月第34卷第2

[2] 雷岩岭,《<红楼梦><>中的死亡表述探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7年第5

[3]高丽华,《快乐地生, 尊严地死———试论毕淑敏的生死观》,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月,第1

[4]盛英著,《中国女性文学新探》,中国文联出版社,第275页。

[5]姜波,《生命真谛的求索与超越——毕淑敏、余华小说死亡命题比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月第1

(一审编辑:李佳妮)

(二审编辑:刘小玉)

上一条:独享时间的空隙

下一条:琉璃,琉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