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党建工作 >> 党员心得 >> 正文

【团校心得】穹顶之下,你我同在

来源:作者:钟婷婷
时间:2015-05-27 00:13:00点击:

“柴静,穹顶之下”已持续占据网络的热门话题之首,朋友圈也屡有分享。先前看过柴静的采访手记《看见》,略知她独特的采访风格,视她为媒体界的个性旗帜;也狂热的追过美剧《穹顶之下》,视它为近来美剧中少有的人性思考和叩问的一大力作。乍一看这两个关键词是无任何关联的,而当这两个关键词拼凑在眼前作为热门话题的时候,我自然地联想到网络炒作:曝光率,商业运作,哗众取宠。 关于这一记录片存在着极大的争议,赞扬者为它高歌:把它视为一次媒体人的觉醒,一次互联网和公益记录片的历史性结合的开端;而反对者的声音视它为异端,互联网式的商业运作博取公众关注。此次的热门讨论让厌恶网络炒作,总以网络理性力量自称的我带着几分看客的心情企图对它展开一番洞察,进行一次对网络非理性力量的批判。

带着先入为主“挑刺”的想法打开了在线播放页面。然而当我看完整个纪录片的时候,我的“有色眼镜”早已不见,我的内心更多的是深深的震撼。这震撼包含发自内心的敬佩,认同;也包含在记录片尾声心中涌起的自责以及鼓舞。

纪录片花费一年时间立足现实,用数据说话的严谨是媒体界少有的实事求是精神。这份严谨值得为之感到敬佩,为之真诚鼓掌。同时,当习惯被动接受最终呈现数据的受众以主动的方式接受数据计算和呈现经过的时候,对信息的认知度极大的加深。在实事求是的精神之下,这种通俗易懂的处理方式结合真实镜头下的数据一改主流媒体所展现其立场的方式,数据的信服力极大增强。在很多人相信“你所接受的信息正是别人希望你接受的认知”的网络时代,记录片给了我们一种网络中的真实感。

记录片传递了另一种的声音,也正是我们所未意识到的内心发出的声音。理性来自于多元的思想,而对于习惯一致的论断的我们,这是一次理性的发声。我们共住在一个家园,呼吸同一空气,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之中。当我们面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时候有着强烈的共同体观念:我们要求民主,公平,均衡分配,共享发展成果;而当伴随着“大气污染”的穹顶罩下之时,却难以齐心协力,共担责任,缺乏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当关注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国民以及曾经的主流声音认为“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国民思想意识未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这也是所有工业化现代化国家所必须经历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久而久之,这种定势我们渐渐形成了擅长于定义问题,而少有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我们意识到环保问题的严峻,出台了若干解决的粗略措施而却缺乏细化的步骤措施;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的我们害怕环保政策强化带来的经济减速以及动荡风险,最终使改革和环保政策难以深化,一再搁置。而记录片中以英国成果解决环保和经济社会稳定问题的历史现实传递了另一种我们所不常听到却深入人心的声音;也正发出我们内心对相关部门的质问,对社会每个成员的质问,对未来何去何从的质问,取得了空前的共鸣。

纪录片传递了一种信心和鼓舞。当我们面对“一个人的力量是否足够改变现状”的疑问的时候,或许可以多次看看在记录片的最后给出的肯定回答。记录片以事实证明一个个小小的改变对于环保是有意义的,一个人是能够为现状带来积极影响的。比起一句句说理式的口号,这些生动的现实是多么具有号召力和鼓舞性。

编辑 曹方圆

上一条:【团校心得】绿色网络,你我共筑

下一条:【团校心得】心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