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读《废墟》有感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丁维维
时间:2013-05-23 17:37:00点击:

任何作家所写下的任何文章都具有其时代背景,余秋雨先生的《废墟》一文也具有这种特性—他撰写此文是出于对早些年圆明园重建事件的思索。

当时社会对于圆明园的观点莫衷一是,主张保留残骸者有之,主张修缮者有之,主张重建者呼声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耳欲聋。在这样繁杂的环境里不少人迷失了方向甚至人云亦云,而余秋雨先生则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和深沉悲悯的情怀深入挖掘出此事件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和民族意义,使得《废墟》一文发人深省。

文章开篇即矛盾,极为夺人眼球。“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一句成功地紧紧攥住读者目光并引发疑问:既要诅咒,为何寄情?既欲寄情,何来诅咒?随即在下文作者给予回答,诅咒废墟是因为废墟“吞没了我的期盼,我的记忆。”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昔日金碧辉煌的雕梁画栋如今轰然坍塌无力地匍匐于地面苟延残喘。废墟是毁灭,是葬送,因此作者诅咒废墟。而作者又认为“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更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作者在这里不仅阐述了自己对于废墟另一方面的理解,更揭示了简明而深刻的哲理,即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循环的生命过程中,万事万物都要经历由新生趋向灭亡然后再次新生灭亡的不可或缺的阶段。废墟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废墟是旧质的残骸,更是新质初始的充满活力的躯体,是进化的长链。这是作者透过废墟现象所挖掘的哲学意味,作者在自我矛盾中呈现出废墟的双面性并且更加地趋向于废墟的第二面,从而为后文对废墟的态度埋下精彩伏笔。

显然,由后文中“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一句作者开始直截了当地阐明了应该适当保留废墟的观点。尔后作者例举了古罗马角斗场,庞贝古城等历史遗迹及古铜器宋版图书等历史文物遗产,不难想象,这些本应散发着经年悠久所积淀下来的沉香的种种古物一旦沾染上现代物质化文明将会是一番怎样滑稽且可悲的景象,也不难想象,作者在写下这些字句时内心是怎样的嘲讽无奈和痛楚。

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大伪诈了。

然而面对中国人重建废墟覆盖历史的举动,我们不仅要问,到底为何要这样做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所谓的废墟在形态上影响美观?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大团圆”情结?难道仅仅是因为要最大程度地还原文物本色带动旅游发展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难道我们中国人,我们炎黄子孙所拥有的尊严连一座废墟的残破都承载不下?我们自称龙的传人,但这条龙的脊梁已经弯曲了。这个社会所崇尚的,是巍峨,是仰望,是圆满,是光鲜亮丽,是夺目精彩,是不断向前奔跑。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当看到圆明园哀泣的断壁颓垣,当听到黄鹤楼上空终年摇曳的风,当抚摸过一段又一段落魄不堪的城墙,当孑然走过阿房宫中卧波残虹,我们所感受到的不应只是感官上的残缺,更应是历史的沧桑厚重和遗憾美之必然。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挺起胸膛骄傲地向世界展示道,这是我们的废墟,是中华五千年精深文化所特有的痕迹,我们失去过它,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下来并紧紧地攀附地面来告诉我们,它可以被侵略者毁坏,可以被滔天大火焚烧,可以因为没有尽头的时间而腐蚀凋零,但它永不可能被毁灭,因为它,已深深地扎根于我们中国人的心中,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自信,真正地拥有了最宝贵的历史财富,正如作者所说,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它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的废墟驱逐。

在文章的后几段,作者阐明了现代文明所应用的包容性和大度性,并希望现代人能够正视废墟,合理地对待废墟,不再是从里到外地彻底推翻或从下到上地彻底掀翻般地“改造”,而是运用人类智慧赋予废墟新的文化内涵,让废墟更持久,更深刻,更有尊严地与中华民族一起存在发展。如果有一天,黄鹤楼装了电梯,阿房宫成了宾馆,滕王阁辟了商场,那么最后心痛落泪悔不当初的,除了我们自己,再无他人。

纵观全文,作者余秋雨先生以矛盾开篇,吸引读者目光,引发读者疑问,接着结合精深哲理,民族大义与社会现实来充实文身,再以发展前进的眼光和饱含希冀的展望激昂收尾,言虽尽而意无穷。在文章里,余先生融入了对毁坏古代文物此行为的控诉,对废墟失去其本色意义这一现象抱有的沉痛及对现代人应正视废墟文化的呼吁和警醒。我们读者在阅读时蹙眉深思,阅读后也应扪心自问反省自我,正视废墟文化,珍惜并敬重历史给予我们的具有借鉴意义的一切,做一位真正自信的中国人。

(责任编辑:景悦)

上一条:怂人琐事

下一条:学会放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