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在线文学旧栏目 >> 杂文 >> 正文

浅谈当代教育

来源:原创作者:13 李娜
时间:2015-05-13 00:44:00点击:

谈到教育,无论老少妇孺,还是从达官显贵到引车卖浆之人,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说,无论是哪方面的想法或言论,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都有一些看法,有些人对此已经洞若观火。我们鼓励大家对此进行批评,有了批评才能有所建设。2013年9月,在凤凰卫视热播的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一时间引发热论,教育再次被推上了热议的神坛。一共十集的纪录片,第一集最令我感触深刻,它所讲述的小学语文教育问题被具体到了教材方面,教材的问题真是触目惊心,回头看看,多年来教材的内容一直在因循先前的道路,没有创新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存在着。孩子“三岁见大”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单是教材的问题就已令人咋舌,我也不禁在心里发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语文”呢?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这足以看出,我们多年的语文教育真的出现问题了,已经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小学语文的教育开始,学生们的思想已经被禁锢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了。

近来读了《论语》一书,我发现了很多当今教育中值得借鉴的东西,只希望我们可以汲取多方精华,并且自主地摒弃糟粕,补全自身的不足。

一、《论语》中的引导式教育思想浅谈(智育方面的典例)

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刘光成老师在一节课上对我们说过,学生学得好并不全是老师教得好,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功劳,那么老师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不是的,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欲。然而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并没有做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看法,他们中的一些或许在当代社会仍有很强的借鉴价值。《论语》中很多地方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孔子教育学生,非常注重启发和引导,举一反三,这是最令我折服的一点,可能是因为我在实际的家教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到达倾尽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应该去启发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不应该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么不应该再多说什么了。这一教育方法可谓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它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至关重要,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我们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引导式、启发式教育成了“填鸭式”教育,只进不出,只顾着学生脑袋里塞垃圾,直至学生们的知识接受系统崩溃,丧失了加工和反馈信息的能力。这怎么能不算是教育的悲哀?

美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的“儿童中心说”,以孩子为中心和主体,将这一概念拓展到广大知识的受众——学生,也不无道理。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师生互动为知识传输方式,这种双向互动中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保护。一旦学生有了举一反三的做法和能力时,这种引导式的教育就又上了一个台阶了,它便不仅仅是是一种理想了。《论语》中,“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孔子肯定了弟子举一反三地做法。《子罕》篇中,颜渊就曾感慨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从他的对弟子的鼓励以及弟子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来孔子的引导式教育在现实中的成功实践,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如此之引导,《论语》中的一处“案例”留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公治长篇》中,孔子问他的弟子们:“盍各言尔志?”子路颜渊都发表了各自的想法,,紧接着,孔子说到了自己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说别的话语,只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弟子,让他们的志向应该定的高一些,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动感慨。从这种种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提倡者,同样也是坚定的践行者。

我们实际的教学中,很少能做到这一点,不仅是应试教育使教育功利化、快速化的因素,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学生人数多,不便管理;教室素质有待提高等。我总是把自己在美术上的成绩归功于小学的启蒙美术老师,并且无数次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她,可是我竟然连她的姓都记不起来了。她把我当做一个孩子在与我交流,并没有用成人的视角去评价我的画。现在打开当时的画夹,里面夹着当时的画,我不禁感叹,多么幼稚啊!可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美术教室里的一幕幕情景。一个处在热切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励的孩子,得偿所愿地获得了老师的微笑和毫无保留的赞美。当我兴冲冲地把画完的画拿给老师看时,她首先让我告诉她我画了些什么,然后再用甜美而又充满自豪的语气对我的描述加以润色,又展开了更加丰富的想象,仿佛正在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般地享受。没错,我和老师都沉浸在对我的“创作”的欣赏和陶醉中。当时的我只是觉得异常地享受这个过程,画画对我来说成了无比快乐和有价值的事情,就这样,我热爱上了这门事业,并且比任何人都敢于动手、勤于动手。而今,我深深地明白,自己的这份热爱是老师当年的保护和引导,天赋是可以开发的,我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一位引路人。

教学过程绝不是老师一味地倾倒,一定要在意学生的反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教育应该着眼于一生的发展,而非一时之功。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教育者要做的事激励每个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里能不辞劳苦,上下求索,包囊人生于世的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式的教育,激发了孩子内在的能量,毋庸置疑,这是他们在今后人生的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二、对《论语》中德育思想的体悟

教育家杜威曾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是的,无论如今应试教育的爪牙多么疯狂猖獗,没有谁敢否认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道德养成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教育实践中做到了这一点,身正为范,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治学态度,“诲人不倦”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的修养,面对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应该饱含耐心与爱心。孔子不断地践行着自己为人师表的准则,相传他有3000弟子,72个成为贤人,这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孔子将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有教无类”是他在教育上极为超前的突破。“自行束脩之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在学界有很大的争议,主要在于“束脩”的含义,最为大家接受的含义是腊肉的意思,“只要学生给我一捆腊肉,我没有不教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尽合理,因为孔子有很多弟子是十分穷困的,简单的餐饭都满足不了,哪来的腊肉呢?比如弟子颜回,穷的叮当响,最后却成了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我所理解的“束脩”是自我的约束和反省,“只要自我反省和约束的学生,我没有什么不教的”由此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是非常无私的,怀着对人的尊重和对之间万物的同情,定是一种囊括了宇宙天地万物的大爱情怀支撑着他无私地照亮莘莘学子前进的道路。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矣”,意思是:一个人活到四十岁还被别人厌恶,他这一辈子大约也就没希望了。孔子的话侧面反映了道德培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情商”培养的必要性在这句话中也有所透露,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定程度上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一个人的情商,情商概括起来讲是指人对自身的控制管理以及对与他人关系的经营。怎样的人才是高情商的人呢?这样一个现代的概念,孔子的绣口和《论语》的墨韵早已经将它生动丰富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孔子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于对他们道德的教育。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提出,北京大学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确,我们如今的学校教育确实培养了很对在业务上高水平的所谓的人才,然而道德方面的教育真的同步了吗?说到底,德育相比其他方面的教育还是有所滞后。不由地又想起了电视剧《虎妈猫爸》里面的90后黄俐,人如其名,确实是能说会道,拥有骄人的学历,然而,道德品质败坏,丧失了诚信和作为一个起码的道德尊严,这样的人真是现代教育衍生的败类渣滓。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用一些讨巧甚至有失良心和尊严的方法,这是十分可怕的。孔子是怎样教育他的弟子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他提倡“仁”与“礼”,然而整本论语里,“仁”出现的次数大大超过了“礼”出现的次数,由此看来,“仁”是孔子道德主张中最核心的部分,“无用”是大于“有用”的,“礼”的功利色彩被“仁”掩盖。“恭宽信敏惠”可以说是孔子对自己道德教育内容的最精准的总结了。“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五种品德用白话讲就是:庄重、宽厚、守信用、勤快、恩惠。庄重就不受侮辱,宽厚就得到大众的支持,守信用就得到人们的信任,勤快就能做事情有效率,对人们施加恩惠才可以更好地使用他们。毋庸置疑,孔子之五德,几乎全面详尽地点明了一个人成其为人应该遵守的而道德规范,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才能真正地活出作为一个人的精彩和充实。

“君子贵讷于言而敏于行”是我比较推崇的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我们如今提倡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有相通之处,《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服,非言大”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这里告诉我们言与行必须统一。《论语》体现的很多德育思想是我们应该延承的精华。

三、从《论语》与《弟子规》反观今日的儿童教育

《论语》历来被很多人当作经典膜拜,当今社会也更加注重国学的弘扬和发展。但是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论语》中的很多观念是针对成年人的,如果让儿童过早接触,可能会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有一次,经过一所小学,孩子们站成了整齐的方块队伍,老师喊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们便跟着喊一声,学生的声音嘹亮而又带劲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不禁觉得可笑。“匹夫有责”,“责”指的是什么?处在童年时期的他们对这一概念几乎是空白的,即使知道答案,也是虚妄。再说,这个年龄的孩子真的需要承担这份家国情怀吗?

梅铁芳教授说过,一个人0到7岁的成长正是决定整个人生幸福感的时期,并不在于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个算术,这阶段的教育要立足于整个人生,切不可急于求成,“教育是慢的艺术,要学会等待”,这里的“等待”不仅指孩子知识上的积累,还有品德的提升。我们丢弃了老祖宗留下的对教育的美好构架,但也没有跟上最先进的教育,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一定程度上,孩子成了父母为了完成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尊严和虚荣心的工具,他们根本没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想要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只是急切地想要看到孩子成长的成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真是让人痛心。当然,我并没有由此否认父母对子女的爱。这半年我有了一定的家教经验,同时也被当下的初级教育惊诧得无法言表心里的苦涩和无奈。《虎妈猫爸》播出到现在,剧中赵薇扮演的妈妈,一味地要求自己的孩子上所谓的第一中学,不惜为此放弃富裕的生活,去购买天价学区房,不惜让孩子暂时放弃上学的机会,去忍受童年本不该有的孤独。这些剧情的设置,我不认为有什么夸张化的处理,它确实是当下教育的真实写照。都在说还孩子一个童年,然而孩子们天然拥有的快乐天真的越来越少。这是谁的过错呢?

《论语》中的一则是这么说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他们;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爱人民,亲近有仁德的人。实行了这些以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可以去学习技艺。孔子所说的而这句话被引用到了《弟子规》中:“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后面的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论述的。一定程度上,《弟子规》是《论语》的衍生物,教育的受众群体具体到了儿童。《弟子规》里的德育观和智育观都很明确,很具体,比如“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具体到了少儿日常的服饰卫生方面。但是不得不提出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弟子规》中有的等内容需要稍加删改,比如“孝悌”方面的准则,“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点是不符合我们现代化的平等教育观的,孩子与父母应该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不应该为其套上等级枷锁。《弟子规》作为国学热下复兴起来的儿童热读经典,修改完善亟待实行。

孔子及《论语》所执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思想是中国教育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精华,以上只是很小的而一部分,就像郭初阳说的,我们要做的除了探索和批评,更重要的是建设,真正地将好的思想和理念付诸实践,一声“救救孩子,救救学生!”的呐喊后,让我们都重新振作,作为教育者,担起那份责任,从经典中寻找共鸣,从实践中探求光明!

(责任编辑:赵蕴欣)

上一条:公益——不再是云顶之美

下一条:明妃小传

关闭